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智能服务,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
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治理模式的转变,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全:通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实现人技融合;
两高:通过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实现创新应用;
一大:最终建成一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重塑教育生态。
”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三全两高一大“是一个专有术语,2018年4月13日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中正式提出,要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2.0平台在浏览器下载。 教育信息化2.0平台在浏览器下载,在浏览器里打开链接,下载此平台,成功后点击安装即可,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理解为时间维度的表象概念,将改革开放至今的教育信息化称为1.0时代,将开启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称为2.0时代;基于目标维度的内涵概念,教育信息化2.0是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通过颠覆性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终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基于教育变革维度的实践概念,包括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等三个转变。
指导思想在教育领域,构建智慧校园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打造一个更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环境,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与管理效率,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教学体验,关注个人发展需求,提高信息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智慧校园的最终贡献将在于培养出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建设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服务质量,为教师、学生、家长与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与资源。 强调以应用为核心,基于实际需求规划实施,深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作用,驱动各项建设。 推动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提升信息化效能,支持教学、管理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案例,推动整体提升。 建设内容智慧校园建设分为六大方面:一、智慧环境1.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覆盖高宽带、无线网络与多媒体应用。 智能设备自动化管理。 2.智能终端配置,支持教学、学习和交互。 智能卡系统服务,信息终端广泛分布。 3.智慧教室建设,融合多媒体交互设备与智能教学系统。 云端一体化教学。 4.强化信息安全建设,配备网络安全系统,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系统覆盖,与外部系统互联互通。 二、数字资源1.资源开发与整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2.资源应用与共享,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与网络课程提供。 三、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培养信息素养,能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交流。 教师提升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创新。 校长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化管理与教育治理。 四、融合创新智慧教学、管理与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智慧课堂教学、校园智能化管理与家校互动服务。 五、支撑保障形成完善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与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智慧校园建设顺利推进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6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