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其症状包括发烧、咽喉痛、厌食和全身皮疹。
手足口病的皮疹有以下特点: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会在7~10天内康复。但对于部分重症患者,需要及时规范用药。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及时发现症状并及时规范用药,有助于减轻病情,促进康复。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配合治疗。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是可以治好的,大约7-10天就能恢复正常,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春夏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又有哪些早期症状?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 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炎,病情较轻。 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面色苍灰、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1、如果家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还需对孩子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消毒,当孩子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最后的消毒。
2、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较为敏感,若有已受污染的用品,可采用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漂白水稀释后,采取浸泡或擦拭消毒。
3、餐具和水杯可采用煮沸或用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生活用具、玩具等则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5月病例明显增多,5-7月发病形成高峰。 对于手足口病,专家说了又说,但很多家长尤其是新晋爸妈还是有许多疑问。 在这个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再次认识这个疾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2008年起,手足口病纳入我国丙类传染病管理。 对于手足口病,家长经常会有以下疑问Q: 宝宝都没有出过门,没有接触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为什么宝宝还得了手足口病呢?A: 大儿童和成人感染上述肠道病毒,一般不发病,但会携带病毒,传播病毒。 Q: 一知道班上有手足口病患儿,我家宝宝就没有上幼儿园,为什么还被传染上了?A: 在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就可以传染给别人。 手足口病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但相关症状消失几周后仍可具有传染性。 部分患者,特别是成年患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但仍可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Q: 会通过家中宠物传染上手足口病吗?A: 不会。 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不会通过动物传染该病。 Q: 进入夏季,蚊虫叮咬能传染手足口病吗?A: 不会。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该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即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造成本病感染。 Q: 宝宝经常吃手,会被感染上吗?A: 可能如果宝宝的手接触了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的玩具、物品等,不洗手就“吃手”可能会染上本病。 Q: 为什么去年得过手足口病,今年又得手足口病?A: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患儿痊愈后,会对相应的肠道病毒产生抗体,对其它型别病毒感染无抗体保护,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因此,可反复感染发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Q: 口病皮疹有什么特点?A: 主要在手、足、口和臀等部位出现散在疱疹,疱疹里面的水少,米粒大小,周围有一圈红晕。 口腔黏膜疹出现的比较早。 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Q: 手足口病必须手、足、口同时发疹吗?A: 不一定。 有的时候只是单一部位出现皮疹。 需要结合整体表现,综合分析。 Q: 除皮疹外的其它伴随症状?A: 类似感冒症状: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Q: 家长怎样才能更早一点发现孩子发病的症状呢?A: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每天检查宝宝的口腔。 Q: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区别?A: 部分病例仅表现口腔疱疹,无手足疱疹,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与手足口病无区别。 Q: 手足口病、湿疹、水痘之间的具体区别在哪呢?A: 手足口病皮疹集中在手、足、口处,其它部位极其少见。 有流行病史。 湿疹:无流行性,无自限性,与过敏相关,好发面部。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皮疹集中在前胸后背)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冬春两季多发。 Q: 是不是疱疹越多,手足口病越严重?A:不是。 手足口病的皮疹多少与病情轻重无直接关系。 Q: 手足口病危险吗?A: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及重型。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皮疹及发热,预后好,无明显后遗症;重型患者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可遗留后遗症。 Q: 什么是重症手足口病?A: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 3 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 1-5 天左右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称为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率极高。 Q: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A: 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1)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 呼吸、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4)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高血糖,血糖大于8.3 mmoL/L。 Q: 手足口病需要住院治疗吗?A: 对于大多数轻型手足口病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重症手足口病需要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又来了,不想看着孩子遭罪,就要赶紧开始预防了,已经患病的小朋友家长也不必过于惊慌,了解一下什么是手足口病,再学习一下如何护理,孩子一定会很快康复的!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情况下,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会患病,一旦感染会引起很多不适症状,少数严重的孩子,还会引发很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能够导致死亡。 这种病的潜伏期有2~10天不等,普通患者一周左右可以自愈,目前缺乏有效对症的治疗药物!手足口病的症状1、急性起病,孩子会有发烧的症状,而且不容易退烧;2、口唇、舌头、口腔黏膜上出现疱疹或者溃疡,一般情况下是小红点上面附着小白点,是手足口病最直观的症状;3、手、足、臀部、腿部等地方出现斑丘疹,随后会转为疱疹;4、患病以后孩子由于口腔内的不适,还会食欲下降,表现出厌食的症状。 中医爸爸分享女儿患病治疗经验第一天,发现女儿口腔有红点,唇有溃疡,不欲食饭,而且手足皆有红点。 在手机上看了女儿舌相后,叫太太帮孩子给老师请假,便开出五味消毒饮加减,并嘱女儿该日要饮药三次,回家立即睡觉。 第二天,舌疮更多,但手足红点消退七成,体温在36.8至37.5之间徘徊,未有大便,所以在前面那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入栀子及玄参,另叫她当天用漱口水漱口二次,整日让她尽量休息。 第三天,口腔未见新增溃疡,手足红点已消失九成,体温在36.6至37.2之间,已有大便,但不成形,继续用昨天的药方,日饮三次,女儿当天有二小时是做功课及看书,其他时间以休息为主。 第四天,时手足红点已全消,口腔溃疡渐好,体温在36.2,口腔内溃疡已消一半。 第五天,女儿体温正常,口腔溃疡已愈九成,正常食饭已没问题,故原方继续在一日内饮三次。 第六天,女儿体温正常,口腔没溃疡,食饭正常,所以药方改为一日只饮二次。 第七天,停饮中药,改饮玉米须马蹄煲猪汤作为食疗以巩固疗效,女儿正常活动。 玉米须的功效为利尿消肿,平肝利胆。 马蹄的功效是清肺热丶生津润肺丶化痰利肠丶通淋利尿丶消痈解毒丶凉血化湿丶咽喉肿痛。 建议:治疗期间不宜增加小朋友消化系统的负担,所以初期建议食白粥,因白粥易消化吸收,比起其他固体食物,亦容易入口。 玉米须马蹄煲猪汤材料:玉米三条玉米须15g马蹄15粒猪800克(猪连骨更好味)制法:玉米及玉米须洗净备用,马蹄去皮,猪洗净氽水,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入10碗水煮,大火煮沸后调文火多煮一个半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注意:上述中药大多为苦寒之品,长期服用会败伤脾胃,切忌自行抓药煎服,一定要由注册中医根据患者体质处方用药。 手足口病的预防1、勤洗手这个好习惯,无论是否处于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都应该让孩子坚持,小孩子这摸摸那碰碰的,手上的细菌特别多,所以洗手显得尤为重要。 2、病从口入,所以必须得在吃的上面把好关,食物必须是全熟的,吃饭前后用淡盐水漱口,千万别让有害细菌钻空子,生冷的食物要远离;3、室内通风也非常重要,密闭的环境内最容易藏污纳垢,如果有人携带了细菌进来,孩子就容易感染,所以常常通风,更换室内空气,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4、晒太阳是最有效的杀菌方法,孩子的衣物、被子都拿到阳光下晒一晒,能够有效杀死各种细菌,尤其是容易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5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