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是强大的交流工具。它们可以传递信息、唤起情感并激发行动。它们能够以文字无法比拟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情绪。
图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我们的思维。
图片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
图片可以强烈地影响我们的情绪。
人们通常认为不幸和苦难是心理问题的根源,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增加问题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如积极情绪体验的力量。 让我们通过两个故事来理解这一点。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在高中毕业后遭受小儿麻痹病毒的侵袭,在卧病在床时,听到医生和母亲说他活不到明天早上。 但他并未被医生的宣判打败,而是坚持欣赏夕阳美景,战胜了病魔。 另一个例子是维克多·弗兰克,他在二战中被关进纳粹集中营。 每天早上,他都顶着刺骨的寒风,拖着肿痛的双脚上工时,但通过想象妻子的音容笑貌,让爱与思念的情感占据内心,度过了人生难关。 心理学家提出“心理韧性”概念,解释个体在面对严重威胁或创伤后仍能恢复良好适应能力的现象。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体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研究发现心理韧性较强的大学生不仅报告负性情绪,也谈到了积极情绪体验,如对幸存心怀感激,更加珍惜亲人,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关爱。 高心理韧性的个体能够对事件进行认知重构,从积极和幽默的角度看待问题,现实适应性更好。 改变看问题的视角,提升积极情绪体验,可能比执着于消极情绪效果更好。 面对妈妈的唠叨,有些孩子会感到温暖和亲近,母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快乐。 幽默和笑声不仅让我们感到平静和愉快,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帮助克服内心的阴霾。 积极情绪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和注意力,让人放松,增强自发的创造性,更好地解决问题。 消极情绪让人感到紧张,注意变得狭窄,容易陷入痛苦,忘记寻找方法和出路。 积极情绪让我们愿意接触新事物,与他人接近,消极情绪让我们封闭自己。 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也较少出现“自己吓唬自己”的情况。 研究表明,低心理韧性个体在面对可能的负面图片时,会激活前侧脑岛,而高心理韧性个体只有在之后呈现厌恶图片时才激活这个脑区。 这意味着高心理韧性的人会更精确地区分此时此刻的情况,根据情况调整心理情绪状态,而低心理韧性的人可能会将之前的负性情绪泛化到新的情况下。 在现代心理咨询中,越来越多地重视咨询中的积极因素,关注疾病和痛苦,同时也看到每位来访者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帮助他们意识到和接纳自身的力量。 心理咨询不再试图消灭痛苦,而是关注和体验生活中细小的快乐,增强心理韧性。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极为重要。 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因此,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影响:第一,情绪影响思维。 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 当我们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我们更加乐观、自信和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难题。 而当我们处于负面的情绪状态时,我们容易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甚至会出现自卑、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第二,情绪影响行为。 情绪还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 当我们处于愉悦和兴奋的情绪状态时,我们更倾向于积极地行动,勇敢地冒险尝试新事物。 而当我们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我们往往会变得沮丧和退缩,失去行动的积极性和动力。 第三,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情绪还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的人往往会出现身体上的问题,比如头痛、胃痛、失眠和消化不良等。 而长期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则更有可能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患病和提高免疫力。 总之,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地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以便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放松、沟通和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第一,让大脑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
多巴胺是一种让我们感到快乐的物质,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大脑大量分泌这种物质,我们的学习就会更有效率,我们也会学习得更好。
而当我们学会一个新的事物,或者成功解决了某个问题,这些行为都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
想一想,为什么你看某音刷视频会乐此不疲?因为刷出不同的视频,就是让大脑接触不同新奇事物的过程,这时大脑当然就会不断分泌多巴胺了,所以我们就容易投入进去,甚至学习视频上教导的一些技能。
研究证表明,多巴胺刺激大脑可塑性改变,会有以下步骤:
1,开始某个行为;
2,经过试错后终于成功;
3,获得成就感和奖赏;
4,多巴胺释放快感;
5,巩固该行为的神经回路;
6,尝试的动机不断被增强;
7;再次重复该行为。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流程。 按照这个流程去做,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强化学习,重塑大脑。
运用这个流程的关键点,就是保持动机,要挖掘出达成目标、得到报酬的欲望,这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
假如期间失去动力,通过观察目标成功者的行为,模仿他的一举一动,可以帮助自己振作起来。
因为有了激励的对象,大脑的镜像神经元也会活化,你会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到。
第二,通过运动让大脑吸收养分
有氧运动不仅强身健体,对大脑也大有裨益,它能够改善大脑功能,促进脑细胞生长。
同时,有氧运动能够促进大脑中激素的释放,比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这种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元树突的生长,并且增大轴突。
而树突和轴突是神经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树突越多,轴突越大,我们就越聪明。 有氧运动可以向大脑输送更多含氧的血液,而氧气有助于提高脑细胞的功能。
常运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能运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做作业,持续力较好。 一项英国研究显示,儿童在上课前做5分钟基本运动如手臂画圈摆动,学习动机及效率都会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觉得有点熬不住了,试着给自己安排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这样不但能纾解压力,更可以活化身体状态,不容易分心。
第三,学会如何大脑放松下来
如果你健身,你认为天天进行高强度的锻炼更好,还是训练两三天,然后用一天时间休息,这样锻炼效果更好呢?
你肯定知道是后者,因为后者的方法,可以让肌肉得到充分休息,有时间让它们撕裂生长。 同样,大脑也需要恰当进行休息,才能够更好发挥能力。
为什么经常熬夜工作的人,会容易变蠢?睡眠期间,大脑神经元会同步活动,让大脑血氧浓度呈现周期变化。
而当人没有处于睡眠中,大脑里的血液也不会大规模周期性流出,脑脊液(一种清除毒素的物质)没办法占领大脑,自然也无法对诸如β淀粉样蛋白等侵害大脑的毒素进行清洗。
所以为什么当你头昏脑涨的时候,好好睡上一觉,你就会觉得精神气爽?因为你大脑的毒素被清洗了一遍。 当然,你也不要睡得太多,这又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疲劳,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头晕,很容易一整天就没精神了。
所以,当你思考某个问题,或者长时间用脑而没有效果时,试着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做做其他事情放松一下,你会获得新的灵感的。
因为当大脑持续处理某个主题而过度使用时,会出现“餍足”的现象,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反应而被关闭。
这时候不能再钻牛角尖,要暂时放下去做别的事,出去走走、睡一觉,释放被关闭的神经细胞重新连结整理,过一阵子再回来或隔天起床,你就会有新的想法了。
第四,让大脑变得专注的做法
专注很重要,这是让我们把一件事做成的关键。 但人的注意力原本就有极限,脑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的注意力持续运用10分钟之后,注意力就会开始有游离的倾向。
要帮助大脑集中精神,维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划分段落:
不要奢望自己一次过就能够记下所有知识,尤其对于初次接触的新知识,要有时间让大脑消化。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工作汇报听起来更生动,尝试用金字塔原理去划分段落,例如最好从基本的概念开始讲解内容,循序渐进,效果会更好。
2,一心一用:
边吃饭边聊天这种自动化行为,对大脑并非难事,但边开车边讲手机这种双方都需要注意力的任务,就很容易出错。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不断被外界打扰,不仅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工作,而且也更容易出错。
3,利用情绪刺激:
大约每10分钟左右,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开始涣散时,拍一拍自己,以此让自己的精神重新“归位”,或者做一些引发情绪的事件,这样重新让我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
当然,训练自己冥想,也是一种非常有用学习专注的方法。 有空的时候,尝试冥想十五分钟,大脑放空什么都不想。
如果冥想期间,察觉大脑还在想东西,就要不断把自己拉回来,这样就可以训练持续专注了。
第五,运用理解和图像的方式提高记忆力
人的记忆系统很复杂,每个类型的记忆在大脑里处理储存的部位也会不同。 了解记忆系统特性,才能增加我们的记忆力。
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就是锻炼自己的大脑。 我们需要用更好、更新的方法法去记忆,那么大脑才会得到有效锻炼。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5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