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服务器管理的艺术:提升您的技能到下一个层次 (服务器管理的核心芯片)


文章编号:38695 / 分类:行业资讯 / 更新时间:2024-12-13 17:58:47 / 浏览:

服务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形式,需要深入的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的自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管理的核心技能,并提供提升这些技能的实用建议,帮助您成为一名高技能的服务器管理人员。

服务器管理的核心技能

服务器管理的艺术提升您的技能到下一个层次
  1. 操作系统知识:扎实的操作系统知识对于服务器管理至关重要。这包括对 Linux、Windows Server 和其他服务器操作系统(如 FreeBSD、Solaris)的深入理解。
  2. 网络基础知识:服务器管理人员需要对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包括 TCP/IP、DNS、DHCP、FTP 和 HTTP。
  3. 脚本和自动化:脚本和自动化是现代服务器管理的基石。熟练使用shell 脚本、Python 或 PowerShell 等脚本语言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故障排除和诊断:故障排除和诊断是服务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服务器日志、性能指标以及故障排除工具有深刻的理解。
  5. 安全管理:服务器安全至关重要。服务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服务器安全最佳实践、漏洞管理和安全监测技术。

提升服务器管理技能的建议

  • 持续学习:技术领域变化迅速,因此服务器管理人员必须持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阅读技术博客、参加会议和完成在线课程可以帮助您保持走在时代前沿。
  • 实践:没有比实际操作更好的学习方法了。搭建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或使用云服务提供商来练习不同的服务器管理任务。
  • 认证:认证是一个证明您技能和知识的好方法。考虑获得 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 (LPI)、CompTIA 或 Microsoft 的认证。
  • 加入社区:加入服务器管理社区,例如 Linux Foundation、ServerFault 和 Stack Overflow。通过与其他服务器管理人员交流和合作,您可以学习并扩展您的知识。
  • 自动化您的任务:使用脚本和自动化工具可以大幅提升您的工作效率。花时间研究和实施自动化解决方案。

总结

服务器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回报性的职业。通过掌握核心技能并持续提升您的知识和经验,您可以成为一名高技能的服务器管理人员。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和社区参与,您可以提升您的技能到下一个层次,并为您的职业生涯创造新的机会。

谁能把目前cpu的档次按照低到高介绍一下

你好:英特尔公司的主要 CPU 系列型号有: 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III Pentium 4 Pentium 4EE Pentium-m Celeron Celeron II Celeron III Celeron IV Celeron D Xeon 等等 而 AMD 公司的主要 CPU 系列型号有: K5 K6 K6-2 Duron Athlon XP Sempron Athlon 64 Opteron 等等 接口类型 我们知道,CPU 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才能进行工作。 CPU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 而目前 CPU 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 CPU 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上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混用接插。 1) Socket 775 Socket 775 又称为 Socket T,是目前应用于 Intel LGA775 封装的 CPU 所对应的接口,目前采用此种接口的有 LGA775 封装的 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 等 CPU。 与以前的 Socket 478 接口 CPU 不同,Socket 775 接口 CPU 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而代之以 775 个触点,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 通过与对应的 Socket 775 插槽内的 775 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 Socket 775 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 Socket 478 的逐渐淡出,Socket 775 将成为今后所有 Intel 桌面 CPU 的标准接口。 2) Socket 754 Socket 754 是2003年9月 AMD 64 位桌面平台最初发布时的 CPU 接口,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低端的 Athlon 64 和高端的 Sempron,具有 754 根 CPU 针脚。 随着 Socket 939 的普及,Socket 754 最终也会逐渐淡出。 3) Socket 939 Socket 939 是 AMD 公司2004年6月才推出的 64 位桌面平台接口标准,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高端的 Athlon 64 以及 Athlon 64 FX,具有 939 根 CPU 针脚。 Socket 939 处理器和与过去的 Socket 940 插槽是不能混插的,但是,Socket 939 仍然使用了相同的 CPU 风扇系统模式。 因此,以前用于 Socket 940 和 Socket 754 的风扇,同样可以使用在 Socket 939 处理器。 4) Socket 940 Socket 940 是最早发布的 AMD 64 位接口标准,具有 940 根 CPU 针脚,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服务器/工作站所使用的 Opteron 以及最初的 Athlon 64 FX。 随着新出的 Athlon 64 FX 改用 Socket 939 接口,所以 Socket 940 将会成为 Opteron 的专用接口。 5) Socket 603 Socket 603 的用途比较专业,应用于 Intel 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采用此接口的 CPU 是 Xeon MP 和早期的 Xeon,具有 603 根 CPU 针脚。 Socket 603 接口的 CPU,可以兼容于 Socket 604 插槽。 6) Socket 604 与 Socket 603 相仿,Socket 604 仍然是应用于 Intel 方面高端的服务器/工作站平台,采用此接口的 CPU 是 533MHz 和 800MHz FSB 的 Xeon。 Socket 604 接口的 CPU 不能兼容于 Socket 603 插槽。 7) Socket 478 Socket 478 接口是目前 Pentium 4 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接口类型,针脚数为 478 针。 Socket 478 的 Pentium 4 处理器面积很小,其针脚排列极为紧密。 英特尔公司的 Pentium 4 系列和 P4 赛扬系列都采用此接口。 8) Socket A Socket A 接口,也叫 Socket 462,是目前 AMD 公司 Athlon XP 和 Duron 处理器的插座接口。 Socket A 接口具有 462 插脚,可以支持 133MHz 外频。 9) Socket 423 Socket 423 插槽是最初 Pentium 4 处理器的标准接口,Socket 423 的外形和前几种 Socket 类的插槽类似,对应的 CPU 针脚数为 423。 Socket 423 插槽多是基于 Intel 850 芯片组主板,支持 1.3GHz~1.8GHz 的 Pentium 4 处理器。 不过随着 DDR 内存的流行,英特尔又开发了支持 SDRAM 及 DDR 内存的 i845 芯片组,CPU 插槽也改成了 Socket 478,Socket 423 接口也就销声匿迹了。 10) Socket 370 Socket 370 架构是英特尔开发出来代替 SLOT 架构,外观上与 Socket 7 非常像,也采用零插拔力插槽,对应的 CPU 是 370 针脚。 英特尔公司著名的“铜矿”和”图拉丁”系列 CPU,就是采用此种接口。 11) SLOT 1 SLOT 1 是英特尔公司为取代 Socket 7 而开发的 CPU 接口,并申请的专利。 这样,其它厂商就无法生产 SLOT 1 接口的产品。 SLOT1 接口的 CPU 不再是大家熟悉的方方正正的样子,而是变成了扁平的长方体,而且接口也变成了金手指,不再是插针形式。 SLOT 1 是英特尔公司为 Pentium Ⅱ 系列 CPU 设计的插槽,其将 Pentium Ⅱ CPU 及其相关控制电路、二级缓存都做在一块子卡上,多数 Slot 1 主板使用 100MHz 外频。 SLOT 1 的技术结构比较先进,能提供更大的内部传输带宽和 CPU 性能。 此种接口已经被淘汰,市面上已无此类接口的产品。 12) SLOT 2 SLOT 2 用途比较专业,都采用于高端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的系统。 所用的 CPU 也是很昂贵的 Xeon(至强)系列。 Slot 2 与 Slot 1 相比,有许多不同。 首先,Slot 2 插槽更长,CPU 本身也要大一些。 其次,Slot 2 能够胜任更高要求的多用途计算处理,这是进入高端企业计算市场的关键所在。 在当时标准服务器设计中,一般厂商只能同时在系统中采用两个 Pentium Ⅱ 处理器,而有了 Slot 2 设计后,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中同时采用 8 个处理器。 而且采用 Slot 2 接口的 Pentium Ⅱ CPU,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 0.25 微米制造工艺。 支持 SLOT 2 接口的主板芯片组有 440GX 和 450NX。 13) SLOT A SLOT A 接口类似于英特尔公司的 SLOT 1 接口,供 AMD 公司的 K7 Athlon 使用。 在技术和性能上,SLOT A 主板可完全兼容原有的各种外设扩展卡设备。 它使用的并不是 Intel 的 P6 GTL+总线协议,而是 Digital 公司的 Alpha 总线协议 EV6。 EV6 架构是较先进的架构,它采用多线程处理的点到点拓扑结构,支持 200MHz 的总线频率。 核心类型 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 CPU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PU 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 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 各种 CPU 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为了便于 CPU 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 制造商会对各种 CPU 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 CPU 核心类型。 不同的 CPU (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 Pentium 4 的 Northwood,Willamette 以及 K6-2 的 CXT 和 K6-2+ 的 ST-50 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 Northwood 核心就分为 B0 和 C1 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这些变化,普通消费者是很少去注意的。 每一种核心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制造工艺(例如 0.25um、0.18um、0.13um 以及 0.09um 等)、核心面积(这是决定 CPU 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核心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核心电压、电流大小、晶体管数量、各级缓存的大小、主频范围、流水线架构和支持的指令集(这两点是决定 CPU 实际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功耗和发热量的大小、封装方式(例如 S.E.P、PGA、FC-PGA、FC-PGA2 等等)、接口类型(例如 Socket 370,Socket A,Socket 478,Socket T,Slot 1、Socket 940 等等)、前端总线频率(FSB)等等。 因此,核心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 CPU 的工作性能。 一般说来,新的核心类型,往往比老的核心类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同频的 Northwood 核心 Pentium 4 1.8A GHz 就要比 Willamette 核心的 Pentium 4 1.8 GHz 性能要高)。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核心类型刚推出时,由于技术不完善或新的架构和制造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的核心类型的性能反而还不如老的核心类型的性能。 例如,早期 Willamette 核心 Socket 423 接口的 Pentium 4 的实际性能,不如 Socket 370 接口的 Tualatin 核心的 Pentium III 和赛扬,现在的低频 Prescott 核心 Pentium 4 的实际性能,不如同频的 Northwood 核心 Pentium 4 等等。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 CPU 制造商对新核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后期产品的性能,必然会超越老核心产品。 CPU 核心的发展方向,是更低的电压、更低的功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核心面积(这会降低 CPU 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 CPU 的销售价格)、更先进的流水线架构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内存控制器,等等)以及双核心和多核心(也就是一个 CPU 内部有 2 个或更多个核心)等。 CPU 核心的进步,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强的 CPU。 在 CPU 漫长的历史中,伴随着纷繁复杂的 CPU 核心类型。 以下分别就 Intel CPU 和 AMD CPU 的主流核心类型,作一个简介。 主流核心类型介绍(仅限于台式机 CPU,不包括笔记本 CPU 和服务器/工作站 CPU,而且不包括比较老的核心类型)。 (一)Intel CPU 的核心类型 1) Tualatin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图拉丁”核心,是 Intel 在 Socket 370 架构上的最后一种 CPU 核心,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封装方式采用 FC-PGA2 和 PPGA,核心电压也降低到了 1.5V 左右,主频范围从 1GHz 到 1.4GHz,外频分别为 100MHz(赛扬)和 133MHz(Pentium III),二级缓存分别为 512KB(Pentium III-S)和 256KB(Pentium III 和赛扬),这是最强的 Socket 370 核心,其性能甚至超过了早期低频的 Pentium 4系列 CPU。 2) Willamette 这是早期的 Pentium 4 和 P4 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 Socket 423 接口,后来改用 Socket 478 接口(赛扬只有 1.7GHz 和 1.8GHz 两种,都是 Socket 478 接口),采用 0.18um 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 400MHz,主频范围从 1.3GHz 到 2.0GHz(Socket 423)和 1.6GHz 到 2.0GHz(Socket 478),二级缓存分别为 256KB(Pentium 4)和 128KB(赛扬)。 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 Socket 423 接口的 Pentium 4 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 1.75V 左右,封装方式采用 Socket 423 的 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 和 Socket 478 的 PPGA FC-PGA2 以及赛扬采用的 PPGA 等等。 Willamette 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 Northwood 核心所取代。 3) Northwood 这是目前主流的 Pentium 4 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其与 Willamette 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 0.13um 制造工艺,并都采用 Socket 478 接口,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 128KB(赛扬)和 512KB(Pentium 4),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 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 400MHz),主频范围分别为 2.0GHz 到 2.8GHz(赛扬),1.6GHz 到 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 到 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 2.4GHz 到 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 3.06GHz Pentium 4 和所有的 800MHz Pentium 4 都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 PPGA FC-PGA2 和 PPGA。 按照 Intel 的规划,Northwood 核心会很快被 Prescott 核心所取代。 4) Prescott 这是 Intel 新的 CPU 核心,最早使用在 Pentium 4 上,现在低端的赛扬 D 也大量使用此核心,其与Northwood 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 0.09um 制造工艺和更多的流水线结构,初期采用 Socket 478 接口,以后会全部转到 LGA 775 接口,核心电压 1.25-1.525V,前端总线频率为 533MHz(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 800MHz(支持超线程技术),主频分别为 533MHz FSB 的 2.4GHz 和 2.8GHz 以及 800MHz FSB 的 2.8GHz、3.0GHz、3.2GHz 和 3.4GHz。 其与 Northwood 相比,其 L1 缓存从 8KB 增加到 16KB,而 L2 缓存则从 512KB 增加到 1MB,封装方式采用 PPGA。 按照 Intel 的规划,Prescott 核心会很快取代 Northwood 核心,并且很快就会推出 Prescott 核心 533MHz FSB 的赛扬。 5) Prescott 2M Prescott 2M 是 Intel 在台式机上使用的核心,与 Prescott 不同,Prescott 2M 支持 EM64T 技术,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超过 4G 内存,属于 64 位的 CPU,这是 Intel 第一款使用 64 位技术的台式机 CPU。 Prescott 2M 核心,使用 90nm 制造工艺,集成 2M 二级缓存,800 或者 1066MHz 前端总线。 从目前来说,P4 的 6 系列和 P4EE CPU,使用的是 Prescott 2M 核心。 Prescott 2M 本身的性能并不是特别出众,不过,由于集成了大容量的二级缓存和使用较高的频率,性能仍然有提升。 此外,Prescott 2M 核心还支持增强型的 Intel SpeedStep 技术(EIST)。 这种技术完全与英特尔的移动处理器中的节能机制一样,它可以让 Pentium 4 6 系列处理器在低负载的时候降低工作频率,这样,可以明显降低它们在运行时的工作热量及功耗。 (二)AMD CPU 的核心类型 1) Athlon XP 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 有 4 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 Socket A 接口,而且都采用 PR 标称值标注。 2) Palomino 这是最早的 Athlon XP 的核心,采用 0.18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 1.7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3) Thoroughbred 这是第一种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的 Athlon XP 核心,又分为 Thoroughbred-A 和 Thoroughbred-B 两种版本,核心电压 1.65V-1.7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和 333MHz。 4) Thorton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6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256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333MHz。 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 Barton。 5) Barton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6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512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333MHz 和 400MHz。 (三)新 Duron 的核心类型 AppleBred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64KB,封装方式采用 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 266MHz。 没有采用 PR 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 1.4GHz、1.6GHz 和 1.8GHz 三种。 (四)Athlon 64 系列 CPU 的核心类型 1) Sledgehammer Sledgehammer 是 AMD 服务器 CPU 的核心,是 64 位的 CPU,一般为 940 接口,采用 0.13 微米工艺。 Sledgehammer 的功能强大,集成三条 HyperTransprot 总线,核心使用 12 级流水线,128K 一级缓存、集成 1M 二级缓存,可以用于单路到 8 路 CPU 服务器。 Sledgehammer 集成内存控制器,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由于是服务器 CPU,当然支持 ECC 校验。 2) Clawhammer 采用 0.13um 制造工艺,核心电压 1.5V 左右,二级缓存为 1MB,封装方式采用 mPGA,采用 Hyper Transport 总线,内置一个 128bit 的内存控制器。 采用 Socket 754、Socket 940 和 Socket 939 接口。 3) Newcastle 其与 Clawhammer 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 512KB(这也是 AMD 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 64 位 CPU 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4) Wincheste Wincheste 是比较新的 AMD Athlon 64 CPU 核心,是 64 位的 CPU,一般为 939 接口,0.09 微米制造工艺。 这种核心使用 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512K 二级缓存,性价比较好。 Wincheste 集成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由于使用新的工艺,Wincheste 的发热量比旧的 Athlon 小,性能也有所提升。 5) Troy Troy 是 AMD 第一个使用 90nm 制造工艺的 Opteron 核心。 Troy 核心是在 Sledgehammer 基础上增添了多项新技术而来的,通常为 940 针脚,拥有 128K 一级缓存和 1MB (1024 KB)二级缓存。 同样使用 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 DDR 400 内存,并且可以支持 ECC 内存。 此外,Troy 核心还提供了对 SSE-3 的支持,和 Intel 的 Xeon 相同。 总的来说,Troy 是一款不错的 CPU 核心。 6) Venice Venice 核心是在 Wincheste 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 Wincheste 基本相同:一样基于 X86-64 架构、整合双通道内存控制器、512KB L2 缓存、90nm 制造工艺、200MHz 外频,支持 1GHyperTransprot 总线。 Venice 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使用了 Dual Stress Liner(简称 DSL)技术,可以将半导体晶体管的响应速度提高 24%,这样 CPU 有更大的频率空间,更容易超频;二是提供了对 SSE-3 的支持,和 Intel 的 CPU 相同;三是进一步改良了内存控制器,一定程度上增加处理器的性能,更主要的是增加内存控制器对不同 DIMM 模块和不同配置的兼容性。 此外 Venice 核心还使用了动态电压,不同的 CPU 可能会有不同的电压。 7) Sandiego SanDiego 核心与 Venice 一样,是在 Wincheste 核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技术参数和 Venice 非常接近,Venice 拥有的新技术、新功能,SanDiego 核心一样拥有。 不过 AMD 公司将 SanDiego 核心定位到顶级 Athlon 64 处理器之上,甚至用于服务器 CPU。 可以将 SanDiego 看作是 Venice 核心的高级版本,只不过缓存容量由 512KB 提升到了 1MB。 当然,由于 L2 缓存增加,SanDiego 核心的内核尺寸也有所增加,从 Venice 核心的 84 平方毫米增加到 115 平方毫米,当然价格也更高昂。 (五)闪龙系列 CPU 的核心类型 1) Paris Paris 核心是 Barton 核心的继任者,主要用于 AMD 的闪龙,早期的 754 接口闪龙部分使用 Paris 核心。 Paris 采用 90nm 制造工艺,支持 iSSE2 指令集,一般为 256K 二级缓存,200MHz 外频。 Paris 核心是 32 位 CPU,来源于 K8 核心,因此也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 CPU 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 CPU 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 使用 Paris 核心的闪龙与 Socket A 接口闪龙 CPU 相比,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 Palermo Palermo 核心目前主要用于 AMD 的闪龙 CPU,使用 Socket 754 接口、90nm 制造工艺,1.4V 左右电压,200MHz 外频,128K 或者 256K 二级缓存。 Palermo 核心源于 K8 的 Wincheste 核心,不过是 32 位的。 除了拥有与 AMD 高端处理器相同的内部架构,还具备了 EVP、CoolnQuiet;和 HyperTransport 等 AMD 独有的技术,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冷静”、更高计算能力的优秀处理器。 由于脱胎与 ATHLON 64 处理器,所以,Palermo 同样具备了内存控制单元。 CPU 内建内存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存控制器可以以 CPU 频率运行,比起传统上位于北桥的内存控制器有更小的延时。 (六)双核心类型 在2005年以前,主频一直是两大处理器巨头 Intel 和 AMD 争相追逐的焦点。 而且处理器主频也在 Intel 和 AMD 的推动下,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就在处理器主频提升速度的同时,也发现在目前的情况下,单纯主频的提升,已经无法为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带来明显的好处,并且高主频带来了处理器巨大的发热量。 更为不利是,Intel 和 AMD 两家在处理器主频提升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Intel 和 AMD 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多核心的发展方向。 在不用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将现有产品发展成为理论性能更为强大的多核心处理器系统,无疑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双核处理器就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即是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内核中。 事实上,双核架构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不过此前双核心处理器一直是服务器的专利,现在已经开始普及之中。 1) Intel 的双核心处理器介绍 目前 Intel 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有 Pentium D 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时推出 945/955 芯片组来支持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采用 90nm 工艺生产的这两款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使用是没有针脚的 LGA 775 接口,但处理器底部的贴片电容数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图18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号 Smithfield 的处理器,正式命名为 Pentium D 处理器。 除了摆脱阿拉伯数字改用英文字母来表示这次双核心处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 的字母也更容易让人联想起 Dual-Core 双核心的涵义。 图19 揭开外壳后的双核心 Pentium D 处理器 图20 双核心构架内部示意图 Intel 的双核心构架,更像是一个双 CPU 平台,Pentium D 处理器继续沿用 Prescott 架构及 90nm 生产技术生产。 Pentium D 内核实际上由于两个独立的 Prescott 核心组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 1MB L2 缓存及执行单元,两个核心加起来一共拥有 2MB。 但由于处理器中的两个核心都拥有独立的缓存,因此必须保证每个二级缓存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运算错误。 图21 MCH 协调两颗核心之间的相互调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ntel 将两个核心之间的协调工作交给了外部的 MCH(北桥)芯片。 虽然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存储并不巨大,但由于需要通过外部的 MCH 芯片进行协调处理,毫无疑问的会对整个的处理速度带来一定的延迟,从而影响到处理器整体性能的发挥。 由于采用 Prescott 内核,因此 Pentium D 也支持 EM64T 技术、XD bit 安全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 处理器将不支持 Hyper-Threading 技术。 原因很明显:在多个物理处理器及多个逻辑处理器之间正确分配数据流、平衡运算任务并非易事。 比如,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两个运算线程,很明显每个线程对应一个物理内核,但如果有 3 个运算线程呢?因此为了减少双核心 Pentium D 架构复杂性,英特尔决定在针对主流市场的 Pentium D 中取消对 Hyper-Threading 技术的支持。 同出自 Intel 之手,而且 Pentium D 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两款双核心处理器名字上的差别也预示着这两款处理器在规格上也不尽相同。 其中,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支持。 Pentium D 不能支持超线程技术,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在打开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双核心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处理器能够模拟出另外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被系统认成四核心系统。 2) AMD 的双核心处理器介绍 AMD 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分别是双核心的 Opteron 系列和全新的 Athlon 64 X2 系列处理器。 其中,Athlon 64 X2 是用以抗衡 Pentium D 和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的桌面双核心处理器系列。 图22 AMD 推出的 Athlon 64 X2 是由两个 Athlon 64 处理器上采用的 Venice 核心组合而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 512KB(1MB) L2 缓存及执行单元。 除了多出一个核芯之外,从架构上相对于目前 Athlon 64 在架构上并没有任何重大的改变。 图23 Athlon 64 X2(左侧)与普通 Athlon 64 的对比 双核心 Athlon 64 X2 的大部分规格、功能与我们熟悉的 Athlon 64 架构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是说,新推出的 Athlon 64 X2 双核心处理器,仍然支持 1GHz 规格的 HyperTransport 总线,并且内建了支持双通道设置的 DDR 内存控制器。 与 Intel 双核心处理器不同的是,Athlon 64 X2 的两个内核并不需要经过 MCH 进行相互之间的协调。 AMD 在 Athlon 64 X2 双核心处理器的内部提供了一个称为 System Request Queue(系统请求队列)的技术,在工作的时候,每一个核心都将其请求放在 SRQ 中,当获得资源之后,请求将会被送往相应的执行核心。 也就是说,所有的处理过程都在 CPU 核心范围之内完成,并不需要借助外部设备。 图24 AMD Athlon 64 X2 内部示意图 对于双核心架构,AMD 的做法是将两个核心整合在同一片硅晶内核之中,而 Intel 的双核心处理方式则更像是简单的将两个核心做到一起而已。 与 Intel 的双核心架构相比,AMD 双核心处理器系统不会在两个核心之间存在传输瓶颈的问题。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Athlon 64 X2 的架构要明显优于 Pentium D 架构。 虽然与 Intel 相比,AMD 并不用担心 Prescott 核心这样的功耗和发热大户,但是同样需要为双核心处理器考虑降低功耗的方式。 为此 AMD 并没有采用降低主频的办法,而是在其使用 90nm 工艺生产的 Athlon 64 X2 处理器中,采用了所谓的 Dual Stress Liner 应变硅技术,与 SOI 技术配合使用,能够生产出性能更高、耗电更低的晶体管。 AMD 推出的 Athlon 64 X2 处理器给用户带来最实惠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更换平台,就能使用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只要对老主板升级一下 BIOS 就可以了。 这与 Intel 双核心处理器必须更换新平台才能支持的做法相比,升级双核心系统会节省不少费用。

电脑服务器有哪些服务器系统有哪些

1. 服务器硬件有哪些

朋友,你好:服务器硬件包括:主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网线,不间断电源ups,键盘,鼠标,就可以搭建一个服务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快乐~~

2. pc服务器是什么

pc服务器是指电脑服务器,pc即为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

电脑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 电脑服务器可以比喻为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

人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电脑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电脑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2)电脑服务器有哪些:

电脑服务器的作用:

电脑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电脑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又或者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电脑服务器是否出现了问题。

3. 服务器有哪几种

机架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4.445CM)、2U、4U等规格。 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 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 对于信息服务企业(如ISP/ICP/ISV/IDC)而言,选择服务器时首先要考虑服务器的体积、功耗、发热量等物理参数,因为信息服务企业通常使用大型专用机房统一部署和管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机房通常设严密的保安措施、良好的冷却系统、多重备份的供电系统,其机房的造价相当昂贵。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署更多的服务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成本,通常选用机械尺寸符合19英寸工业标准的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也有多种规格,例如1U(4.45cm高)、2U、4U、6U、8U等。 通常1U的机架式服务器最节省空间,但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适合一些业务相对固定的使用领域。 4U以上的产品性能较高,可扩展性好,一般支持4个以上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大量的标准热插拔部件。 管理也十分方便,厂商通常提供人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具,适合大访问量的关键应用,但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 刀片服务器所谓刀片服务器(准确的说应叫做刀片式服务器)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实现高可用和高密度。 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 它们可以通过板载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块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因此相较于机架式服务器和机柜式服务器,单片母板的性能较低。 不过,管理员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 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并同时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 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而由于每块刀片都是热插拔的,所以,系统可以轻松地进行替换,并且将维护时间减少到最小。 塔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应该是大家见得最多,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类型,因为它的外形以及结构都跟我们平时使用的立式PC差不多,当然,由于服务器的主板扩展性较强、插槽也多出一堆,所以个头比普通主板大一些,因此塔式服务器的主机机箱也比标准的ATX机箱要大,一般都会预留足够的内部空间以便日后进行硬盘和电源的冗余扩展。 由于塔式服务器的机箱比较大,服务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冗余扩展更可以很齐备,所以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应该说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服务器就是塔式服务器。 我们平时常说的通用服务器一般都是塔式服务器,它可以集多种常见的服务应用于一身,不管是速度应用还是存储应用都可以使用塔式服务器来解决。 机柜式服务器在一些高档企业服务器中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内部设备较多,有的还具有许多不同机柜式服务器的 设备单元或几个服务器都放在一个机柜中,这种服务器就是机柜式服务器。 机柜式通常由机架式、刀片式服务器再加上其它设备组合而成。 对于证券、银行、邮电等重要企业,则应采用具有完备的故障自修复能力的系统,关键部件应采用冗余措施,对于关键业务使用的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高可用系统或者是高性能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4. 电脑服务器是什么

就像士兵一样。 大家都是一样的士兵。 但是执行特种任务的士兵就叫做特种兵。 同样大家都是主机。 但执行特殊用途的主机 就叫做服务器。

5. 电脑的服务器是什么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 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6. 服务器是什么有哪些

服务器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 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局域网中,一种运行管理软件以控制对网络或网络资源(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进行访问的计算机,并能够为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资源使其犹如工作站那样地进行操作。 服务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为此,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种类:web服务器,用来提供网站,也就是我们现在上网看的网站都是web服务器提供的。 dns服务器,提供网络dns,域名转换。 ftp服务器,和web类似,它提供的是文件传输服务。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装数据资料的,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dhcp服务器,提供动态ip转换。 主要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7. 电脑服务器指的是什么

电脑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电脑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 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电脑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电脑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电脑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电脑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电脑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8. 电脑服务器,是由哪些硬件组成的

和平常电脑主机构造是一样的,但是有的有磁盘陈列,就是多个硬盘组合!另外服务器的电源功率比平常大的多! 1.处理器(CPU) CPU对于服务器来说,就像人类的大脑。 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 目前,由于IA架构的服务器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因而受 到了国内外服务器厂商的青睐,并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Intel现在生产的CPU中主要分为3类,奔腾4(Pentium 4)系列、至强(Xeon)系列和安腾2(Itanium 2)系列。 其中:Pentium4 主要面向PC,对多处理器支持不够好,适用于入门级服务器。 [被屏蔽广告] Xeon作为服务器专用CPU,除了拥有超线程技术外,还集成三级高速缓存体系结构,Xeon支持两个CPU,Xeon MP则支持4以上,适用于工作组和 部门级服务器。 Itanium是与其他CPU完全不同的64位CPU,可用于处理大型数据库,进行实时安全交易等应用,适用于企业级服务器。 对于目前规模较小(如10个客户端)、服务器预算较低(如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选择CPU应该首先考虑Pentium 4。 如果服务器的 数据处理量较大,可以考虑双Pentium 4处理器或Xeon系列。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买日后能升级到双CPU,但现在标配是单CPU的双路服务器 。 因为CPU技术更新很快,当需要升级到双CPU时比较烦琐,而且同样费用下能买到性能明显比原来处理器高出许多的新一代的处理器。 除此之 外,CPU的主频越高,缓存数量越大,则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就会越快、性能就会越高,但必需从自身的应用需求出发搭配相关硬件。 2.内存(RAM) 用户在选购服务器时往往重视CPU,而忽视内存的大小和性能。 服务器内存比普通PC内存要严格得多,它不仅强调速度,还要求纠错能力和稳定 性。 目前服务器上也有使用SDRAM内存的,但大部分服务器都使用采用ECC专用内存。 内存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服务器本身所能配置的最 大内存来斟酌,因为服务器在工作时,会占用很多内存,所以应配置大一些,当然这也和资金投入有关。 特别是对于数据库服务、Web服务等而 言,内存容量尤其重要。 通常,入门级服务器的内存不应该小于512MB,工作组级的内存不小于1GB,部门级的内存不小于2GB。 3.磁盘阵列(RAID) 提升存储系统性能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RAID系统。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硬盘组,从 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 而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SCSI控制器、SCSI连 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 RAID卡可以有效地提升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并降低CPU占用率。 由于价格的限制,SCSI RAID卡在入门级 服务器中还是很少采用的,但入门级服务器可采用廉价的IDE RAID卡以实现相似的功能。 4.硬盘(DISK) 硬盘和内存都是以大为美。 现在的硬盘从接口上来说,主要可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 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 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SCSI硬 盘虽好但价格较高,因而较少在低端系统中应用。 目前,在小型服务器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支持S-ATA(串行ATA)技术的IDE硬盘。 这种IDE硬 盘与以往普通的支持P-ATA技术的IDE硬盘相比,由于采用了点对点而不是基于总线的架构,所以可以为每个连接设备提供全部带宽,从而提高 了总体性能。 但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选用SCSI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5.主板(MAINBOARD) 在服务器的主板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集成的设备和是否有充足的扩展插槽,像显卡、声卡、USB接口等是否是集成的,这样既可以节约开销,同时 也留下了更多的扩展插槽,散热空间也相对更大了一些。 还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在服务器厂商的配置资料中所注明的扩展插槽的数量可能包括 出厂时已经使用的插槽,如网卡、显卡等,所以这样的话,可供您使用的插槽数量已经打了折扣。 同时,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的整体 性能有所影响。 这里还要提到intel,因为它不仅是CPU制造厂商,同时也是重要的主板厂商,Intel主板严格遵照规范制作,并对Windows做了 优化,可保证产品的最大兼容性,加上对自己所生产的CPU最为了解,更容易释放和获得性能。 软件 操作系统(OS) 如果把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比作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服务器所选用的操作系统就是血液和脉络。 目前,服务器操作系统主要有三大类:第一 类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这类产品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得到,比较适合中小企业。 目前Microsoft的中小企业操作系统 是Small Business Server 2003(以下简称SBS)。 SBS是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一揽子”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容易安装,容易管理,容易使用 。 如:你现在只需要使用一个向导,就可以轻松地为网络、防火墙和电子邮件配置正确的设置。 目前SBS有两个版本: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和高级版(Premium Edition)。 第二类是Linux操作系统,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价格比Windows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便宜很多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导致它的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慎用,不要只图一时便宜而陷入后续无底的维护“梦魇”。 第三类是 UNIX,代表产品包括HP-UX、IBM AIX等,但这类服务器主要定位于高端,不适合中小企业。 数据库软件(DB) 数据库软件是服务器软件的另一个重点,它是维护企业核心信息的工具,数据库软件选择得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业务整合和信息 化的深入。 如果你选用了SBS高级版,那么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与其他的数据管理平台相比较,SQL Server 2000 与更多的中小企业应用程序兼容,同时各种数据库分析、监控工具有助于确保正常的业务运营。 如果你安装的是Linux操作系统,那你运行的数 据库软件就应该是MySQL了。 作为掌管企业核心信息的数据库,我们不太推荐MySQL。 因为MySQL是数据库领域的“中间派”,它缺乏一个全功能 数据库的大多数主要特征,但是又有比类似Xbase数据库更多的特征。 它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那样需要一个守护程序,但又不能象 它们那样消费资源。 MySQL可以在Linux世界里找到一个位置,但考虑到中小企业今后的业务扩展,应该选用一个更专业的数据库软件。

9. 服务器系统有哪些

服务器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流派:LINUX、WINDOWS、NETWARE、UNIX。

是不是所有电脑只有一个cpu,有没有多个的

不是所有电脑只有一个cpu,有多个cpu的电脑。

双CPU是指计算机系统拥有两块独立的物理CPU,整套系统靠主板协调两块同时工作,性能理论上是单CPU的两倍。

双CPU一般应用于服务器等高计算要求的系统上,由于高功耗和高成本,且两块CPU必须相互兼容,一般双CPU在个人电脑平台上很少见。

在运行性能方面双CPU>双核CPU>超线程CPU>单CPU;而在价格上也是双CPU>双核CPU>超线程CPU>单CPU。

扩展资料

双核与双芯区别:

双核与双芯(Dual Core Vs. Dual CPU)是AMD和Intel在双核处理器的物理构造不同之处。 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晶元)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

Intel则是将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

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

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客户可以利用其现有的90纳米基础设施,通过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双核心的系统。


相关标签: 服务器管理的核心芯片服务器管理的艺术提升您的技能到下一个层次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8695.html

上一篇:供应商评估框架优化供应商选择过程,提高竞争...
下一篇:10个让您的标题标签脱颖而出的万无一失的提...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