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留存率是衡量公众号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高留存率意味着用户对公众号的内容感兴趣并愿意持续关注。本文将基于数据见解,探讨提升公众号留存率的有效策略。
根据腾讯发布的《2022 年微信公众号留存白皮书》,平均公众号留存率约为 40%。这意味着,平均每天约有 60% 的用户取消关注公众号。
关注时长 | 留存率 |
---|---|
7 天 | 70% |
30 天 | 50% |
90 天 | 40% |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众号留存率随着关注时长的增加而下降。这表明,在短期内吸引用户关注公众号相对容易,但维持长期留存更具挑战性。
公众号留存的关键在于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用户只有在觉得公众号的内容有价值时才会持续关注。以下是创建优质内容的一些建议:
与用户互动是建立关系并提升留存率的关键。以下是与用户互动的一些方法:
个性化体验可以让用户感觉与公众号更紧密联系。以下是提供个性化体验的一些方法:
数据分析对于提升留存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使用数据分析提升留存率的方法:
除了上述策略外,还有以下其他建议可以提升留存率:
提升公众号留存率是一项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优化和调整。通过基于数据见解制定和实施有效策略,公众号运营者可以提高用户忠诚度并打造一个蓬勃发展的微信生态系统。
1、明确客户群体
对于关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用户群体,必须有一个群面的分析,比如说男女关注比例、来自哪些地区,主要偏向于哪些内容等等,综合分析后作出方案的主题。
2、主题活动策划
一般微信公众号也不能够只有枯燥的内容存在,要想长期留存粉丝并且达到吸粉的目的,就必须做好一些主题活动的策划,只有具备吸引力的活动,才能够增加粉丝粘性。
3、忠实用户的培养与关系维护
对于一些长期关注的用户,一定要给予更高的重视,与他们建立好良好的关系,才是微信公众号内容大面积推广的前提。
4、转发分享福利设置
在运营方案中,应该将转发分享福利也要在方案中体现,方便领导审核通过后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这部分可以主要针对老粉丝,因为也只有他们最有主动权。
5、创意互动方式
对于一些经常的互动活动,一定要多撰写一些创意的互动方式,可以参照很多行业大号,然后再结合本行业特色,撰写运营互动方案。
6、运营部门人员配置
在运营方案中,对于方案的执行人员也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撰写,具备的工作分配与职责,需要参与的人员,都要详细撰写在方案中,以方便领导审核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数据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在维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拉新数据分析,以方便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作方向调整,吸引更多关注,另外需要注意目标人群数据分析,根据目标人群来进行系统的策划分析,将有效的内容信息推送给他们,并且吸引他们对公众号进行关注
我们最向往的,就是那些关注了我们账号的用户,能够永远留下来。
但这并不能100%实现。
从用户角度来讲,与一个账号保持长久的粘性,其实最关键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你的内容对用户来说有用,有价值。
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持续不断的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
还是那句建议,选择专一的某个你擅长的领域,这样除了保证我内容的统一和调性,对用户的认识和管理也会更方便。
除了上面讲到的内容,还有几个可以为此加分的项,也需要我们注意:
1)增加相应的互动内容,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如投票、评论功能等)
2)合理的策划一些活动,让用户感觉到有利可图;
3)科学合理的发布规划,包括内容更新的频次和时间等;
4)清晰的排版架构,做好排版真是一个能力活;
从微信这个角度讲,留存和促活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些相通的地方,即如果这个平台还在发展,那么留存在你的公众号上的用户,基本会活跃!
注意,这里我们不考虑微信平台没落无人问津的问题。
我们通常所指的不活跃可能是以下的三个分类:
1)用户不活跃(用户很僵尸或者没时间看你的内容)
2)用户看不到你的内容(你的内容被其它信息淹没了)
3)你的内容被用户忽略了(标题不吸引,直接被忽略。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内容一直很水,就会被用户取关,除非就是对方懒得取关了)
那么我们如何让用户保持活跃?
1、持续优质内容的产出
这是用户活跃的基础,如果你每期内容都能让用户做到尖叫,那长久以往,用户就会对你的内容充满期待,内容上线时,用户一定会第一时间关注。
2、阶段性的活动
可以定期的策划一些活动,回馈给用户一些好玩有用的东西,让用户惊喜。
3、搭建粉丝社群(会员体系)或者话题平台
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在微信菜单栏开创一个专门的板块,创建一个微社群。并引导用户在社群内积极发言,讨论相关的话题等;
这种情况是对用户来源分析、用户留存与活跃度分析。 1、 用户来源分析:对用户的增长,了解用户的来源,是直接通过微信搜索关注,还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是从其他公众号推荐来的,了解用户从何处来,可以帮助公众号更好地制定推广策略。 2、 用户留存与活跃度分析:除了关注数量,更重要的是用户的留存率,即关注后不取消的比例;活跃度分析则可以反映用户是否真的在使用这个公众号,如查看历史消息、参与互动等。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