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络攻击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文章编号:38030 / 分类:行业资讯 / 更新时间:2024-12-13 13:59:27 / 浏览:

工业控制系统 (ICS) 对于现代社会至关重要,它们控制着关键基础设施,例如电网、水厂和交通系统。随着 ICS 变得越来越互联,它们也变得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因此,进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至关重要,以识别和缓解网络安全风险。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的目标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的目标是:识别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和其他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ICS 安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改进 ICS 安全态势的建议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的范围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应涵盖以下方面:网络架构:审查 ICS 网络架构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例如未修补的软件、未加密的通信和开放端口。安全控制:评估 ICS 是否具有适当的安全控制,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IDS) 和访问控制机制。操作程序:审查操作程序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例如缺乏员工培训、不安全的配置和未经授权的访问。物理安全:评估 ICS 物理环境是否存在安全漏洞,例如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环境风险和自然灾害。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的方法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评估:审查文档、采访人员和观察操作,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测试:使用漏洞扫描器、渗透测试和合规性扫描来验证风险。分析:分析收集的数据,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和制定缓解措施。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的好处

进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可以带来以下好处:提高 ICS 安全态势降低网络攻击的风险满足监管要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户和利益相关者的信心

结论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是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络攻击的关键。通过识别和缓解网络安全风险,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可以帮助确保 ICS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除了进行安全审计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保护工业控制系统:实施多因素身份验证定期修补软件和固件加密网络通信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限制对 ICS 的访问为员工提供安全意识培训制定应急响应计划遵循这些指南并进行定期安全审计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业控制系统遭到网络攻击的风险。

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旨在通过等级划分、测评和相应的安全措施要求,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以下是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条目:1. 网络安全等级划分 根据网络系统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一旦遭受攻击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网络系统被分为五级安全保护等级,依次是一级到五级。 2.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 针对不同级别的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等级测评,以确定其安全性能和风险水平。 这一评估过程为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安全保护措施要求 基于网络安全等级划分,对每一级别的网络系统提出具体的安全保护要求。 这些要求涵盖了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及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措施、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和监控等。 具体到各个等级的安全保护要求如下:- 一级网络安全等级 一级网络系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安全保护要求极为严格。 必须实施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和物理安全措施。 - 二级网络安全等级 二级网络系统属于重要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较高。 需要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安全措施,以及适当的物理安全措施。 - 三级网络安全等级 三级网络系统是一般信息系统,其安全保护要求适中。 应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和物理安全措施,以保护系统安全。 通过这样的等级保护制度,中国能够对网络系统实施分层次、差异化的安全保护,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水平。

一文读懂 |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为实现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这一系统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通过人、机、物、系统的全面连接,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 工业信息安全作为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工业安全与互联网安全的深度结合。 广义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涉及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工业APP、数据等多个方面,核心任务是通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功能测试等手段确保工业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比于传统互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具有范围广、影响大、企业防护基础弱三大特点。 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覆盖了制造业、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一旦发生网络攻击、破坏行为,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件影响。 而我国广大工业企业安全意识、防护能力的薄弱,使得整体安全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从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标准规范等多个层面对工业互联网安全进行了工作部署。 自2017年起,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发布、《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联合印发等,都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工作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进入了法治化、制度化、专业化的新阶段。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作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核心,不仅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控制中心的角色,而且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业务系统的控制基础。 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包括工业主机漏洞、工业网络边缘防护不足、工业控制设备脆弱性以及工业数据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历史上,典型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如震网病毒、乌克兰电网停电、PLC_Blaster病毒、三一重工工程机械失联、台积电事件、委内瑞拉大面积停电等,凸显了这一领域的风险。 为解决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企业可以基于等保2.0工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提供覆盖“一个中心 三重防护”的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合规需求,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障企业免受网络攻击造成的重大损失。 具体措施包括边界管控防御、漏洞扫描挖掘、安全监测审计和全面态势感知等关键环节。 通过部署工控防火墙、网闸、网关等安全隔离设备,实施网络边界防护;对IT设备、工控设备、工控软件、工控系统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和未知漏洞挖掘,提供专业的修复建议;通过安全监测审计系统,实现网络流量监测与告警,实时掌握工控网络运行状况,发现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利用态势预测模型分析安全态势,对网络空间持续监控,实时发现异常攻击和威胁事件。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信息安全保护划分为()等级。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信息安全保护划分为五个等级。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信息安全保护划分为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五个等级。

知识扩展: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管理、法律和其他措施,对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以保障系统中的信息、设备和设施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或恶意攻击的威胁,从而确保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安全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技术、组织、法律等多个层面。 在技术方面,系统安全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以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和配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在组织方面,系统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流程。 例如,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等。

在法律方面,系统安全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规范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并遵守国际上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合规性和可互操作性。

系统安全还需要对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同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审计机制,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总之,系统安全是保障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 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和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相关标签: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络攻击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审计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8030.html

上一篇:关键词研究与社交媒体营销建立与目标受众的...
下一篇:深入浅出公众号内容优化秘诀大公开深⃚入⃚...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