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测和复审。
1、风险识别:通过对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影响业务成功的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关键风险。
2、风险评估:将已识别的风险按其潜在影响程度和概率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3、风险应对:为控制和减轻风险的损失和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
4、风险监测和复审:对已经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识别和应对新的风险。 同时,对已发生的或预测的风险进行复审,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
风险流程管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风险识别和评估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如技术、环境、人员、法律等,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
2、风险控制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还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将控制措施纳入项目计划之中,确保实施。
3、风险监测和复审需要持续进行: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要及时对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以避免风险蔓延。
4、风险管理需要与项目的其他管理流程紧密衔接:如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以确保项目的整体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影响。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预见性和响应性: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项目经理预测潜在风险,并在事故发生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减少潜在的损失和影响,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组织收益最大化:通过识别和控制风险,项目经理可以确保对组织的利益最大化,同时通过中途回馈机制,不断优化管理和控制流程,进一步优化组织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3、提高管理质量:风险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降低漏洞、缺陷和错误的出现率,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推动项目成员不断进步,提升管理水平。
4、传递信任与信心:通过有力的风险管理策略管理,可以不断提升客户对项目的信任与信心,以稳定、高效的方式完成项目,增强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信心和忠诚度。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项目质量和成功率,同时有助于提升组织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发[2006] 76号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现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督促其遵照执行。 二oo六年十月二十日《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确保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等适用本指引。 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 合规涉及法律、规则和准则,银行活动需与此相一致。 合规风险指违反导致法律制裁、监管处罚、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的风险。 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合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合规是银行管理核心风险活动。 银行需综合考虑合规风险与其他风险关联性,确保风险管理政策一致性。 第五条 合规风险管理旨在通过建立框架,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六条 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确保全员遵守合规原则,合规是管理层责任,董事会需确定合规基调。 第七条 银监会负责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监管。 第二章 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合规职责第八条 商业银行需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包含合规政策、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和资源、风险管理计划、识别和管理流程、培训制度。 第九条 合规政策应明确所有员工和业务线需遵守的原则,包括管理部门功能、权限、合规负责人职责、确保合规独立性、部门协作原则。 第十条 董事会负责合规管理,审议合规政策,监督合规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合规风险得到及时解决。 第十一条 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合规职责履行情况。 第十二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合规管理,制定合规政策,确保合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第十三条 合规负责人全面协调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监督合规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提交合规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建立合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合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建立合规问责制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改进经营管理流程,修订政策和程序。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建立诚信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充分保护举报人。 第三章 合规管理部门职责第十七条 合规管理部门在合规负责人的领导下,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履行合规政策制定、合规性评估、合规风险评估、合规培训和教育、合规管理程序制定等职责。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为合规管理部门配备资源,确保其有效履行职责。 合规管理人员具备资质、经验、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 商业银行定期培训合规管理人员。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各业务线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对本线和本机构合规性负责。 根据经营范围和规模设立合规管理部门。 各业务线和分支机构主动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并报告给合规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职能与内部审计职能分离,合规风险定期接受内部审计评价。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报告路线、要素、格式和频率明确。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应加强合规管理职能,符合当地法律和监管要求。 第二十三条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外包合规管理负责。 任何外包安排受合规负责人监督,不影响银监会监管。 第四章 合规风险监管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及时向银监会备案内部制度,并报告合规风险管理计划和评估报告。 重大违规事件按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报告银监会。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任命合规负责人需按相关规定向银监会报告。 离任后十个工作日内报告银监会,说明离任原因。 第二十八条 银监会定期评价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有效性,作为分类监管依据。 第二十九条 银监会评价商业银行合规风险,主要内容包括合规管理体系、董事会和管理层作用、绩效考核、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合规管理职能。 第五章 附则第三十条 本指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三章:合规管理部门职责第十八条,合规管理部门在合规负责人的领导下,承担关键任务:持续监控法律与准则:理解最新发展,解读相关规定,评估对银行运营的影响,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及时的合规建议。 风险导向的合规计划:制定并执行计划,包括*实施、风险评估、合规测试、培训等,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与程序审核:审核各项*,协调各部门修订,确保其合规性。 员工合规教育:协助培训部门进行合规培训,成为员工咨询合规问题的内部平台。 合规指南制定:组织合规程序和手册,为员工执行法律提供指导。 识别和评估风险:审核新产品和新业务,识别业务拓展、客户关系变化带来的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监测:收集潜在问题数据,建立风险指标,评估并优先处理风险。 合规性测试与报告:通过现场审核,确保*和程序符合法律,风险报告按内部流程进行。 监管机构协调: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跟踪并评估监管意见的落实。 第十九条强调,合规管理部门需要足够的资源和资质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合规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条规定,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负责人需对本部门合规负责,设立相应合规部门并及时报告风险。 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三条分别涉及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协作、合规与内部审计分离、合规风险报告路线的明确,以及境外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 最后,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合规管理外包的法律遵循和监管要求,确保合规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