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 分为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 区别:一、服务号功能。 公众平台服务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帐号类型,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 1、1个月(自然月)内仅可以发送4条群发消息。 2、发给订阅用户(粉丝)的消息,会显示在对方的聊天列表中,相对应微信的首页。 3、服务号会在订阅用户(粉丝)的通讯录中。 通讯录中有一个公众号的文件夹,点开可以查看所有服务号。 4、服务号可申请自定义菜单。 二、订阅号功能。 公众平台订阅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帐号类型,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 1、每天(24小时内)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 2、发给订阅用户(粉丝)的消息,将会显示在对方的“订阅号”文件夹中。 点击两次才可以打开。 3、在订阅用户(粉丝)的通讯录中,订阅号将被放入订阅号文件夹中。 三、企业号功能。 公众平台企业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帐号类型,旨在帮助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与员工、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内部IT系统间的连接,并能有效地简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的沟通和协同效率、提升对一线员工的服务及管理能力。 公众号最重要的粉丝量,涨粉可以选择运营指南做活动,是135编辑器自主研发的涨粉工具。
1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一年中某个月的月初了,首先恭喜那些还在做公众号的号主一路挺了过来。 当然,还有很多个时光需要去挺。 有时想想,曾经饱含激情要做的事,忽然没了动力,像不像是一阵又一阵的浪,逐渐开始回退。 前几天有个号主跟我聊天,说自己的公众号快撑不下去了,写不出文章,也发不起稿费,已经断更好几天了。 然后互相感慨一句,做公众号是真难。 从没有留言功能,到彻底成为一个封闭空间,到打乱推送的时间,再到许许多多的人对这个玩意儿彻底疲惫。 一步一步,无疑是把每一个号主往绝路上逼。 于是,很多大号也开始“求星标”,因为我见过一个粉的公众号阅读量才2000多点,这是个做了四五年的老号,点击率突然降至0.5%。 彻底傻眼了,可能想着呼吁一下会不会好点。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读者看都不想看,设个星标的可能性不大。 我就是那种,不管你的号做得再牛,也都会令人审美疲劳,更何况不牛的。 不去管星标不星标,翻到了就看,翻不到就算了,随缘。 每天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那些文章,这点儿时间,我读一本名著不好吗。 这不是针对个人,而是市场已经如此了。 掉入了滚滚河流中,你只能被湍流冲着走,很少有逆流而上的了。 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放肆的呐喊,去转发群,要求“再看”和“星标”,因为我看得还算透彻,大部分是靠着喜欢写文章的习惯在继续。 这个东西,要“死”大家一起“死”。 若真有光明,我也不会很差。 提到星标,可能这个是微信开发团队蓄谋已久的套路,因为这个在打乱了推送机制之前就有,说明不管我们怎么玩,一切都在他们的整盘棋中。 抱拳佩服。 2 我分析了很多做得还不错的公众号。 什么叫还不错?就是靠做这个一个月赚了大几千上万。 这些号绝大部分都是2018年之前注册的,甚至更早。 这说明什么? 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持久战斗,2年起步。 半年、一年把公众号做到月入大几千的,很少,我孤陋寡闻,没有见过。 或许有,但这类人至少也是在这个行业积累过相当多的经验和运营手段,真是如此。 这场马拉松战役中,我们一路挺过来,可以看到很多人倒下,他们一开始费尽心思,你追我赶,许久看不到终点,终究累了,又看到众多装备精良、体力充沛的选手超越了上来遥遥领先,于是,在一阵慌乱和匮乏中,还是选择了放弃。 要知道,马拉松的套路,从来都是先保存体力,摸清方向,再找机会一举迸发, 后来我发现,做公众号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人跑不到最后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就是太在乎输赢。 比起专职做自媒体的人而言,他们更应该每天担忧各种机制的压力。 那些以写公众号为乐趣的人,理应侥幸。 兴趣而已,做起来了属你走运,额外多点收入。 没有做起来,也便没有做起来罢了,纵使失败,但你会发现,原来那段时间,你是那么的会写啊。 所以,没有必要去羡慕和对比,你要做的,是先确保自己走得平缓,能存活下来。 3 最近各种公众号交流的群都安静了下来,可能觉得确实是没什么意思了,折腾了半年,似乎是每个号主的精力都开始分散开去,干“正事”去了,激情的减退,充满了残酷和无奈。 这跟“生活打了你一巴掌,你不可能还回去”是一个道理。 其实各行各业都很累,你每天在朋友圈里看到的那些忙碌和风光,背后都是为了安身立命的压抑与疲惫。 我知道,很多人是不想放弃的,但这种“不想”,说来也确实没有办法,有很多问题在一层一层阻拦,做公众号的大众也在这阻拦中一层一层被过滤掉: 心态问题:隔几分钟就去关注数据,涨粉、掉粉、阅读量都会影响心情,自我否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这个的料,看到别人做得好,会羡慕,也会焦虑。 发不出稿费: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公众号注册用户剧增,大都是学生党没有课了,在家里找点事情做而开了公众号,说是兴趣随便写写,结果一入公号深似海。 没有经济收入,百来块还好,长期征稿就扛不住了。 写不出文章:很少有人做到1-2天就能产出一篇好文,还要持续好几年。 即使我这种天天写稿的人,有时也顾及不暇。 更何况那些日更,还日更那么多文章,其实都是在边砸钱征稿,边放广告赚钱。 这种都是专职。 太操心了:除去写文章,还要审稿,要给回复,要排版,要和粉丝互动,做活动送福利,要想各种推广和运营策略,有些人学习或者上班都没这么操心过吧。 没有成就感:做了那么久,没有赚到钱,之前规划着如何变现,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记闷棍,就连现在看得人都越来越少了,像是没了盼头。 平台模式越来越奇葩:这个不用我说,每个号主都应该深受其害深有感触。 如果能避免以上这些问题,我觉得你的公众号终究能熬出头,熬到最起码能赚钱。 前提是,自媒体不崩。 倒也不用去担心公众号这个大的平台以后会如何,除非腾讯放弃这项业务,否则总会有一些“保命”的玩儿法出来。 因为,对于腾讯而言,这么大一块儿肥肉,我相信,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它臭掉的。 我们所有人都置身于不同的游戏当中,必须遵循不同的游戏规则,有利益便有厮杀,有规则就有束缚,要学会自渡,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雨和逆流中,缓缓而上。 说回到那一阵又一阵的浪,换个角度想,其实退了,也是一种解脱。 你觉得呢?
按照官方的说法,“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该帐号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实质上来讲微信公众号是为商家做宣传和营销的一种手段。
在运营号公众号之前,我们需要对公众号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如何定位,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你是做什么的?
1.你的公众号是干什么的?
2.公众号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3.和同类公众号相比你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优势?
4.一句话描述微信公众号定位吗?
我们搞懂了这几个问题,那么对于自己的公众号运营就有了基本的认识了。
所以在动手开干之前,先得搞清楚了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二、你的受众是谁?
就是你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比如他们的性别占比,年龄,收入,学历,居住城市,喜好,经常出没地点都有哪些等等?
清晰的用户画像有助于你后期推广方法展开,还关联到的盈利模式,所以这一点相当重要。
公众号做内容一定要和自己的定位相符,然后给用户带来价值,帮助解决问题。
一般情况下,做这些定位时,利用你的特长和用户画像进行发散思维,题主兴趣爱好特别广泛的人,歌曲推荐,绘画,配音,写作,英语,日语等均有涉猎,虽不精通,但是都有基础,那我们从中任选两个进行组合,做为你的切入点。
例如:你的用户是同龄的大学生,他们目前可能有兼职需要,你是语言专业的学生,能认识很多学习语言的同学,你可以做一个发布兼职类信息的公众号,利用自已的学生资源和有口语言翻译需要的兼职机构合作。
给用户带来价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满足用户需求,这是我们做公众号的核心,为用户带来价值,你才能从中赚取收益。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