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公众号内容案例并分析它们的成功之处。
第一个问题,写一篇文章之前首先就要明确你的目标,你要做个什么事?
起码你得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这一点很重要,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要告知的核心是什么,需要怎么来写,这个关键点需要占多大比重,要例举什么样的案例等等。
我们说写文章比较怕什么?
怕读者看完你的文章就丢下一句:这TM到底是想说什么!
当然,这还不是最怕的,最怕的是你自己看完后,诡异的来了一句:我TM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要是连你自己都没想明白,读的人怎么会明白?下笔之前还是先想好你要传达什么吧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目标明确不只是说确定一个文章主题,而是你要确定你写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只有做辩论才需要逻辑,写文章同样是要有逻辑,特别是很多营销文案、干货分析,都是有很强的逻辑在里面。
刚开始写文章的人就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进去了,东一锤子西一棒看完了完全都不知道讲的什么,因为太乱了。
什么叫列提纲?这还得感谢小学初中语文老师教我们的概括段落大意——用简明的文字把一大段文字精准地表达出来。
列提纲与这个又有点不一样,概括段落大意是针对现有的文章,而列提纲就是提前概括文章,构思文章框架。
把一篇要写的文章围绕主题提前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要写什么用一小段话写出来,如果文章比较复杂,还可以继续拆分下一层级。
这样一层一层下去,逻辑就比较清晰,每一部分对应各自的内容,形成一个简单的文章框架。
对于新手,不至于跑偏也不至于收不回来。
而且,提前列好提纲,也会加快写作的速度,因为一旦文章框架搭好,你要做的就不是一口气写一整篇文章,而是细化到写好每一个部分。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这么注重“我”的感受和“我”的需求。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在做出选择时,更多地从人性最初的动因出发。
而其中一个从来都非常重要的关于“我”的动因就是情感。
现在写文章,大家都强调要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风格,该逗逼就逗逼,该恶骂就恶骂,这样更容易触碰到人的内心,而时间一长这种表达方法就会变成一种风格。
不过,在我看来,情绪这东西也未必一定是需要那么冲动,风格的体现也未必一定要用狂放的语言。
刚刚有说,写文章就是找对的人说对的话,就像和读者面对面的在沟通交流一样。
而开篇也说了,文章就应该是帮助其他人更轻松更方便的理解我的想法,所以你传达出去的信息应该是你的目标读者容易理解接收的信息。
所以不要多么华丽的词藻,不用多么各种秀文字功底,各种搬弄词语,可能一个词,你脑袋里面有千奇百怪的不同表达方式,你很牛,但是你的读者脑袋里面有吗?
微信公众号正文创编的方法主要包括明确目标受众与定位、深入研究与了解所写内容、提升文章质量的技巧和提高文章传播的技巧。 首先,明确目标受众与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公众号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定位,这决定了文章的风格、内容和语言。 例如,如果目标受众是年轻人,那么文章可能会采用更活泼、轻松的语言风格和时下流行的元素;如果定位是提供专业知识的,那么文章就会更加严谨、深入。 其次,深入研究与了解所写内容是撰写高质量文章的基础。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文章,都需要作者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深入的理解。 比如,如果要写一篇关于科技的文章,作者就需要对该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 在提升文章质量方面,有几个关键的技巧。 一是编写引人入胜的标题,例如使用“终极秘籍”、“全面解析”等吸引人的词汇,同时避免标题党,确保标题与文章内容相符。 二是打造独特的文章结构,比如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先点明主题,然后逐步展开分析,增加文章的层次感和可读性。 三是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例子,比如使用比喻、故事或实际案例来阐述观点,让文章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最后,提高文章传播的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 选择一张与文章内容相关且吸引人的配图,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同时,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排版功能,如调整字号、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也可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美观度,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号正文创编的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明确目标受众与定位、深入研究与了解所写内容、提升文章质量的技巧和提高文章传播的技巧。 这些方法需要灵活运用,以适应不同的读者和用途,从而创作出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微信公众号文章。
一、熟悉微信公众号\x0d\x0a做任何事,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学会了走才能跑。 经常碰到人问我怎么做微信运营,面试新媒体运营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但是自己却并不怎么关注微博微信,而且都从没注册运营过任何公众号。 微信运营切记需要沉下心来,微信的红利再在逐渐过去,更需要扎实的基础和耐得住寂寞的心。 \x0d\x0a第一阶段,你应该对微信公众号的申请注册、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栏、素材管理、消息群发和公众号设置这6个功能模块非常了解。 下面10个问题是初学者必须知道的:\x0d\x0a1如何注册微信公众号\x0d\x0a2订阅号和服务号有什么区别\x0d\x0a3公众号名称简介等内容的设置(尤其是公众号名称设定后就不能更改)\x0d\x0a4如何设置关键词回复\x0d\x0a5如何设置首次关注回复\x0d\x0a6如何设置菜单栏\x0d\x0a7如何群发消息\x0d\x0a8如何创建多图文的消息\x0d\x0a9如何添加素材(图片、文字、链接等)\x0d\x0a10公众号有哪些统计功能(比如用户、浏览量、关注等)\x0d\x0a对于我的实习生,我一般是让他们自己另外建一个微信公众号,然后熟悉整个流程体系,然后我会不定时抽查他们功能点,如果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点都不了解,又何谈运营好一个微信公众号?\x0d\x0a\x0d\x0a二、了解排版技巧\x0d\x0a再熟悉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后,就需要了解微信的排版技巧了,这也是所有新媒体初学者比较头疼的,因为微信自带的编辑器太渣了。 对于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排版,我们需要借助两个工具:WORD和微信编辑器。 \x0d\x0a\x0d\x0aWORD很好理解,我一般是建议新媒体运营者先把素材内容写在WORD上,这样就可以有一个备份,而且便于随时修改。 因为微信后台经常有BUG,内容稍有不慎就没保存好。 而且了解公众号排版之后,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编辑器,全部用WORD搞定。 \x0d\x0a\x0d\x0a微信编辑器,其实也就是一个网页编辑器,只不过上面有各种样式编排提供,并且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排版操作。 目前比较好的微信编辑器首推135编辑器和秀米编辑器。 但是很多人矫枉过正,把微信编辑器就当做神器,喜欢堆叠各种格式的内容,以为这样就很好看,殊不知,这样看着五颜六色,杂乱不堪。 最好看的永远是简单自然大方的排版。 \x0d\x0a\x0d\x0a关于微信排版,建议初学者,除了文章开头和文章的末尾的微信介绍内容,套用编辑器的固有格式外,其余的部分全部手动编辑。 一般的内容编排,有如下技巧:\x0d\x0a1.文字内容较多的图文,建议2-4行作为一段,这样整体阅读起来层次分明,不会很累;\x0d\x0a2.文字内容较少的图文,建议每到一个标点为一行,并且居中,就像公众号大望路日常的图文一样,这样看着非常简洁清晰;\x0d\x0a3.如果文字内容较多,建议文本全部左右对齐,注意,微信自带的编辑器无法左右对齐,可以利用微信编辑器进行操作;\x0d\x0a4.用字体舒适度来说,微软雅黑优于宋体;\x0d\x0a5.从字体大小来说,15号字体最佳;\x0d\x0a6.从阅读舒适性来说,中灰比黑色更适合阅读;\x0d\x0a7.从行距来说,如果是大段性文字,行间距与1.75倍较合适,如果内容较少,尤其是居中性的文字,行间距以2.0倍更合适。 \x0d\x0a\x0d\x0a微信图文的编排,其实就可以当做WORD一样在微信编辑器的文本框里面编辑,这样也更容易,不要总想着借助一些布局样式。 \x0d\x0a\x0d\x0a前面两部分更多是一些入门的过程,只是刚把脚踩进微信运营的大门,下面的3点才是一名决定一名微信运营水平的指标。 \x0d\x0a\x0d\x0a三、栏目建设\x0d\x0a从微信运营的角度来说,我属于比较遵循营销管理和传统的人群,讲究的是微信内容应该切合定位、栏目突出、内容交错。 \x0d\x0a\x0d\x0a无论是运营个人号还是企业的微信,都需要定位很明确。 不要总想着发鸡汤、段子和天气八卦,应该结合产品的特色或者自己的优势、技能、知识点,去确定产品明确的定位。 不然后面的栏目建设和内容宣传你肯定会没有头绪。 \x0d\x0a\x0d\x0a举个例子,我们产品是校园社交相关的,那么我微信的定位应该是校园交友。 围绕这个定位,我们微信公众号涉及的内容就要校园相关的新鲜事(大学排名、专业分析、考试资料、大学趣闻、考试技巧等)以及交友相关的内容(八分钟约会、校花推荐、聊天技巧、扑倒女神攻略等等),每天围绕这些选择素材就会得心应手。 \x0d\x0a\x0d\x0a如果只是有一个单纯的定位,其实实际运营起来,内容也会很杂乱,这时候就得讲究栏目建设。 你的微信其实就和电视台一样,粉丝就是观众,你也应该建设一些好玩的栏目去迎合观众。 栏目的建设重在:独特新奇以及可持续性。 一方面你的类目要和你的定位高度相关,另外一方面栏目不能太俗套,但是又必须有持续性,不然很难找到合适的内容。 \x0d\x0a\x0d\x0a栏目的建设包括五部分,常规性栏目、不定时栏目、栏目选材内容、栏目发布时间、栏目频率,适合初级阶段的人员套用。 \x0d\x0a\x0d\x0a四、运营推广\x0d\x0a运营推广,我觉得可以分成内功和外功两个阶段。 内功偏运营,主要指善于模仿、品牌形象、优质内容和良好互动四方面,外功偏推广。 \x0d\x0a\x0d\x0a内功层面1—善于模仿\x0d\x0a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最好的就是模仿。 可以多关注并了解一些运营的比较出色的微信公众号以及竞争对手们的微信公众号。 所有新媒体运营者,应该是非常活跃、关注面非常广的群体,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多了解一些好的微信公众号,看看他们怎么运营的。 做新媒体运营就应该多看多想。 \x0d\x0a内功层面2—品牌形象\x0d\x0a提到通过新媒体打造企业品牌形象,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杜蕾斯的官方微博。 就公众号来说,品牌形象展现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运营的内容,另一方面运营人员的风格。 前者是通过内容传递一种特色,后者是通过运营者个人传递一种品牌,只不过后者对于个人色彩要求比较高,需要比较激烈的人群,比如老罗、凤姐。 \x0d\x0a内功层面3—优质内容\x0d\x0a如何传播和增加粉丝,基本上最多的劝告还是好好做内容,其他一些手法都不是保险的,最后用户的留存和活跃以及传播还是得看内容。 内容又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要提供优质的内容,你的目标人群有什么特别,对什么感兴趣,哪些内容对他们有帮助,运营者应该去考虑这些问题。 \x0d\x0a第二方面就是如何编排好的内容?一是表现在人物的相关性。 即你的内容选取的对象应该是粉丝熟悉的群体。 二是内容的相关性。 内容应该是贴近粉丝生活的,而不应该是随便找的各种鸡汤、段子和八卦。 \x0d\x0a内功层面4—良好互动\x0d\x0a粉丝是活的不是死的,要让他们产生体验的满足感。 互动的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后台互动、评论回复、搭建微社区,深入一点的就是对外的互动传播,比如分享内容可以获得某个妹子的联系方式,投票后可以参加抽奖,邀请好友体验可以获得某个福利等等。 整个微信其实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要让你的用户玩的很嗨皮,他们才会热衷于推荐你。 \x0d\x0a\x0d\x0a外功主要就是推广了,目前推广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下面这几种:\x0d\x0a\x0d\x0a1硬推。 硬推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邀请周围的人关注你,求爷爷告奶奶,不过对于初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放得下脸皮。 \x0d\x0a2增加搜索权重。 增加网络的搜索权重,例如回答网络知道,知乎,网络文库,豆瓣等的各种问题或者发布相关的文章,比如“有什么校园类的微信推荐”、“2014年中国十大热门微信公众号”、“2015年最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推荐”等。 另外就是收录进一些微信公众号推荐的平台。 \x0d\x0a3抽奖活动。 活动的效果目前性价比已经较低了。 这样的活动对用户来说参与感很低,因为用户知道获奖的概率不高。 \x0d\x0a4红包法。 红包法听名字就知道什么意思,靠红包来吸引用户,比较知名的案例有海丁微名片、快红包。 一种是通过微信只带的支付接口和红包接口来发红包,单个用户红包金额也不用很高,主要0.1-2不等,普通用户群体都会很乐意,尤其是学生。 如果无法实现接口,那么可以通过支付宝红包来,每天定时通过公众号发支付宝红包图片。 \x0d\x0a5图片分享法则。 图片分享方式其实是参照微商,对于微信的关注,最快的还是直接扫二维码。 这种方法一般是做一张宣传图,也不用很精美,里面说到一个利益点(比如关注领话费、明信片、流量),然后带上微信名称和二维码,到朋友圈多分享这个图片,效果也不错,参考案例为美推。 \x0d\x0a6.资源分享。 这个目前是比较火的,不过可能受到腾讯打击,也就是朋友圈经常传的ppt模板免费领取、简历模板免费领取、3000本小说免费下载等,参考案例玩转大学,其实那些资源整合的都可以算。 \x0d\x0a7.投票抽奖。 投票抽奖类有的做效果好,有的做效果不好,核心在于候选人是否愿意和有动力去拉票。 一般文青、白领,都放不下面子去拉票,但是那些闲赋在家的年轻妈妈、三四线城市的青年男女,拉票动力则是杠杠的,他们才是核心增粉群体。 \x0d\x0a8.积攒奖励型H5。 积攒奖励性H5是去年开始特别火的一种推广方式,核心在于用户需要号召一部分好友帮他完成任务,这样他才能获得奖品,这样也带动了二次传播。 有个小诀窍就是,比如这个H5需要10人支持,当是你在页面上面提示关注微信可以免费获得5个支持,这样就能够隐晦的强制用户关注。 \x0d\x0a9账号互推。 能够有大号互推是很幸福的,但是没有大号互推也不用烦恼,你可以自己联系一些和自己粉丝接近或者稍微多一些的账号互推。 当然联系一些大号也不是特别困难的,尤其是一些公司账号,因为大家都有kpi。 \x0d\x0a10外部引流。 外部引流主要就是靠其他自媒体平台引流,比如网络百家、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平台等。 自己微信的内容也可以发到这些平台,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流量。 \x0d\x0a关于这些外功的部分,不一定适合所有微信,只是简单粗暴。 核心还是做好内功。 微信运营好比一场马拉松,没有足够的底子和坚毅的忍耐,很难做好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