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中,数据保护至关重要。数据丢失可能会对组织造成毁灭性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阵列是使用多个硬盘驱动器来提供数据冗余和保护的流行存储技术。但是,RAID 并不是唯一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其他的选择,如备份、复制和快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RAID 阵列与其他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的比较,以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定。
RAID 是一种存储技术,涉及使用多个硬盘驱动器来存储数据。RAID 阵列使用冗余和条带化技术来提供数据保护和提高性能。
RAID 有多种不同的级别,每种级别都提供不同的冗余和性能水平。其中最常见的 RAID 级别包括:
备份是将数据从主要存储设备复制到次要存储设备的过程。备份可以是完全备份、差异备份或增量备份。
备份的主要好处是它可以提供数据保护免受各种威胁的影响,包括数据丢失、损坏和盗窃。
复制是创建主存储设备上数据的实时副本的过程。副本可以存储在本地设备或远程设备上。
复制的主要好处是它可以提供近乎实时的数据保护。如果主存储设备发生故障,可以立即从副本中恢复数据。
快照是存储设备在特定时间点数据的只读副本。快照可用于创建数据恢复点并保护数据免受恶意软件或人为错误的影响。
快照的主要好处是它们是创建和恢复数据的快速且简单的方法。快照也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下表总结了 RAID 阵列、备份、复制和快照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 解决方案 | 冗余 | 实时保护 | 恢复速度 | 成本 | 存储空间 | 复杂性 | |---|---|---|---|---|---|---| | RAID 阵列 | 是 | 否 | 快 | 高 | 低 | 低 | | 备份 | 是 | 否 | 慢 | 低 | 高 | 低 | | 复制 | 是 | 是 | 快 | 高 | 高 | 高 | | 快照 | 是 | 否 | 快 | 低 | 中 | 低 |在选择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时,有多种因素需要考虑,包括数据类型、预算和性能要求。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 RAID 阵列、备份、复制和快照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以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定。
对于需要高水平数据冗余和保护的应用,RAID 阵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需要近乎实时的数据保护的应用,复制是最佳选择。对于需要经济实惠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的应用,快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终,最好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是满足您的特定需求和要求的解决方案。通过仔细考虑在本文中讨论的因素,您可以选择一种能够保护您的数据并帮助您在数据丢失事件中快速恢复的解决方案。
1.读写性能上面:RAID1读和单个磁盘没有分别,写则需要写两边;RAID5读性能最好,写性能小于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适合多读少写的情景。
2.安全性能方面:RAID1最高,RAID5次于RAID1。
3.磁盘利用率:RAID1差,只能使用到50%,RAID5高于RAID1。
4.成本:RAID5次于RAID1。
5.应用方面:RAID1适合于存放重要数据,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方案。
一、RAID 为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t Disks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的缩写,最常用的四种RAID为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1)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
(2)要求至少两个磁盘。 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 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 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 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RAID1最少要两块硬盘才能实现。
0+1(RAID 10):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 RAID0+1至少需要4块盘。
5是校验方式。
(1)RAID 5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 至少需要3块盘。
(2)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
(3)因此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 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
扩展资料
一、概念
1.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2.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 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 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
3.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 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target=_blank>网络百科-磁盘阵列
组建Raid0很简单,LZ不用担心。 我目前使用的是SSDx2+ST500Gx2两个raid0,感觉很不错。
针对你的情况,你完全可以试试组raid0
一、优势。
1、目前1T的硬盘价格下降了不少,买2个1T的相比买2T的投资差不多。 但组了raid0之后,速度有提升,特别是读写大文件时,提升相当明显。
2、你的主板自带Raid,而且是Intel的芯片,组建简单的raid0,不用购买阵列卡,一样能获得极好的性能和兼容性。
二、缺点
raid0有一定风险。 如果lz需要存储重要资料,丢失数据的风险比单盘大1倍以上。
三、组建方式。
首先,你需要购买2块硬盘,最好是一样规格的,安装上并接通电源。 然后启动电脑。
华硕的板子步骤为:
1.在启动之后系统仍在内存的启动自我测试(Power-OnSelfTest,POST)时,按下按键进入Bios设置程序。
2.进入�菜单(Main)后,选择StorageConfiguration选项,然后按
3.将ConfigureSATAAs选项设置为[RAID]。
4.保存您的设置值并退出BIOS。
下一步操作也比较简单,我给你扫描了说明书,你对着来,几步就搞定了。
另外,组了Raid0之后,最好使用Win7
Raid 0:一块硬盘或者以上就可做raid0 优势:数据读取写入最快,最大优势提高硬盘容量,比如3快80G的硬盘做raid0 可用总容量为240G。 速度是一样。 缺点:无冗余能力,一块硬盘损坏,数据全无。 建议:做raid0 可以提供更好的容量以及性能,推荐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使用。 Raid 1:至少2快硬盘可做raid1 优势:镜像,数据安全强,2快硬盘做raid一块正常运行,另外一块镜像备份数据,保障数据的安全。 一块坏了,另外一块硬盘也有完整的数据,保障运行。 缺点:性能提示不明显,做raid1之后硬盘使用率为50%. 建议:对数据安全性比较看着,性能没有太高要求的人使用。 Raid5:至少需要3块硬盘raid5 优势:以上优势,raid5兼顾。 任意N-1快硬盘都有完整的数据。 缺点:只允许单盘故障,一盘出现故障得尽快处理。 有盘坏情况下,raid5 IO/CPU性能狂跌,此时性能烂到无以复加。 建议:盘不多,对数据安全性和性能提示都有要求,raid5是个不错选择,鉴于出问题的性能,盘多可考虑riad10 Raid10:至少需要4快硬盘。 raid10是2快硬盘组成raid1,2组raid1z组成raid0,所以必须需要4块硬盘。 优势:兼顾安全性和速度。 基础4盘的情况下,raid10允许对柜盘2块故障,随着硬盘数量的提示,容错量也会相对应提升。 这是raid5无法做到的。 缺点:对盘的数量要求稍高,磁盘使用率为一半。 建议:硬盘数量足够的情况,建议riad10. 不过raid最重要的指标是可靠性: 4盘的raid5,只允许单盘故障, raid10,允许对柜盘2块g故障,可靠性高于raid5,且raid10 可随盘上升提高容错,raid就不行,而且IO和CPU的额外开销还涂增,从可靠性和冗余角度,达到同样的可靠性,raid10写能力高于raid5. 特殊情况下:有坏盘,无热备 radi5 CPU和IO性能狂跌。 因为数据不完整,在某特殊软件下,实现即时重构数据进驻内存,保障业务运行,但此生raid5的性能已经烂到无以复加。 raid10 是条带化+镜像,坏盘影响读性能,不影响写性能,而且无需重构。 此时的raid10完爆raid5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4569.html
上一篇:光纤通道与NVMeoverFabric比较和对比光纤通...
下一篇:RAID阵列在企业环境中的应用提高数据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