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的分类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首先,服务器虚拟化是通过虚拟技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服务器,每个虚拟服务器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些虚拟服务器可以独立运行且互不影响。
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减少服务器数量,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VMware的vSphere就是一种常用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其次,存储虚拟化是通过将多个物理存储设备整合成一个或多个逻辑存储池,以实现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存储资源。
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简化存储管理,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存储成本,并提供更好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
例如,EMC公司的VPLEX就是一种典型的存储虚拟化技术。
再次,网络虚拟化是通过虚拟技术将物理网络资源抽象化,形成虚拟网络资源。
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高效利用,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思科的Nexus 1000V就是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
最后,桌面虚拟化是通过将桌面环境及其应用程序托管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用户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虚拟桌面。
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简化桌面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降低桌面维护成本,并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桌面访问体验。
例如,VMware的Horizon View就是一种常用的桌面虚拟化技术。
综上所述,虚拟化的分类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这些虚拟化技术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企业IT架构的转型和升级。
1、平台虚拟化,它是针对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虚拟化,又分成服务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服务器虚拟化是一种通过区分资源的优先次序,并将服务器资源分配给较需要它们的工作负载的虚拟化模式,它通过减少为单个工作负载峰值而储备的资源来简化管理和提率。
桌面虚拟化是为提高人对计算机的操控力,降低计算机使用的复杂,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适用的使用环境的一种虚拟化模式。
平台虚拟化主要通过CPU虚拟化、内存虚拟化和I/O接口虚拟化来实现。
2、资源虚拟化,针对特定的计算资源进行的虚拟化,例如,存储虚拟化、网络资源虚拟化等。
存储虚拟化是指把操作系统有机地分布于若干内外存储器,两者结合成为虚拟存储器。
网络资源虚拟化较典型的是网格计算,网格计算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来管理网络上的数据,并在逻辑上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呈现给消费者,它动态地提供了符合用户和应用程序需求的资源,同时还将提供对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访问的简化。
当前,有些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软件代理技术来实现计算网络空间资源的虚拟化,如Gaia,NetChaser,SpatialAgent。
3、应用程序虚拟化,它包括仿真、模拟、解释技术等。
Ja虚拟机是典型的在应用层进行虚拟化。
基于应用层的虚拟化技术,通过保存用户的个化计算环境的配置信息,可以实现在任意计算机上重现用户的个化计算环境。
服务虚拟化是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服务虚拟化可以使业务用户能按需快速构建应用的需求,通过服务聚合,可屏蔽服务资源使用的复杂,使用户更易于直接将业务需求映到虚拟化的服务资源。
现代软件体系结构及其配置的复杂阻碍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通过在应用层建立虚拟化的模型,可以提供较佳开发测试和运行环境。
4、表示层虚拟化。
在应用上与应用程序虚拟化类似,所不同的是表示层虚拟化中的应用程序运行在服务器上,客户机只显示应用程序的UI界面和用户操作。
表示层虚拟化软件主要有微软的Windows远程桌面(包括终端服务)、CitrixMetaframePresentationServer和SymantecPcAnywhere等。
时代虚拟化技术特点时代虚拟化技术是将底层物理设备与上层操作系统、软件分离的一种“去耦合”技术,利用该可以将计算、存储、网络等IT基础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享的虚拟资源池,把逻辑资源按实际需求同时提供给各个应用。
当前,时代虚拟化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三类:1.服务器虚拟化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建立多个虚拟服务器,在每个虚拟服务器中安装单独的业务系统,来实现服务器的优化整合。
即通过在软件级别上的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以虚拟服务器方式整合到一台或几台高端服务器上。
服务器虚拟化不是简单的把一台物理机分成几个虚拟机,而是还要在多台物理机上提供与保证服务器的高可用性相关的服务,包括配置、管理高可用群集,对群集及节点状态进行监控,并在发现问题时进行自动的服务器切换、服务接管等。
因此,在使用虚拟化之后,还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第三方软件和硬件的情况下,实现对虚拟机中的业务系统的不中断连续性保护。
2.存储虚拟化通过在存储区域网络里部署虚拟化网关来实现整个存储系统的统一出入口,为了保障存储网络链路的安全性,虚拟化网关通常部署2台或成偶数数量的多台。
虚拟化网关通过管理应用服务器与存储系统之间的I/O数据流,可以管理异构存储阵列,支持异构应用服务器环境,实现异构环境下的信息整合。
通过整合企业的存储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存储容量的利用率,可以根据性能差别对存储资源进行区分和利用。
对用户屏蔽存储设备的物理差异,实现了数据在网络共享的一致性,并简化管理,降低存储成本。
3.网络虚拟化通过交换机的虚拟化功能,将多个网络交换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虚拟交换机,在网络设计时,按照结构化、模块化、扁平化的设计原则,实现高可用、易扩展、易管理的目标。
在数据中心的网络核心交换机上实现虚拟化,在服务器接入区的交换机也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两台交换机合并。
在数据中心的网络设计中,我们把整体网络拓扑采用扁平化两层组网架构,从数据中心核心区直接到服务器接入,省去了中间的汇聚层。
时代企业虚拟化技术优势1、灵活易用通过我们对企业数据中心业务的理解,在整体设计方案上充分考虑了新老业务系统上线、测试、部署的灵活性,并对后期虚拟机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2、思路清晰根据我们对此企业用户业务的普遍要求,我们在整体设计上本着管理域和功能域清晰划分的设计思路,使得整个网络管理上更加简便,使故障排查更清晰,结合各管理区域和安全区域划分的一目了然,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以便快速解决故障,保证了网络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3、结构简单、易于管理基于项目网络拓扑结构和具体应用需求,由于整体拓扑分区明确,边界接入区域也明确,内部各个区域之间连通经策略路由来实现。
4、虚拟资源库功能分区明确在方案中为实现快速部署新业务系统,采用了虚拟化设计并明确划分各区的业务功能,使得物理设备的计算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由负载均衡设备实现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
负载均衡设备通过设置多虚拟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设备的资源共享。
存储设备通过虚拟化后的SAN,和NAS功能,实现存储资源的共享。
避免重复的投资。
5、资源的共享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充分发挥负载均衡与虚拟化软件的配合能力,实现计算资源的动态扩展和虚拟机灵活动态扩展。
网络设计按照业务分区进行,发生单个分区的网络资源需要增加或需增加分区的个数时,能够轻易实现扩展。
安全设备的部署紧随着网络资源,可随时在网络中增加和扩展。
存储的方式为虚拟化存储区域网的方式,容量的增加可以很平滑的实现。
6、网络可靠性、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坚持五个九的设计原则,保证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冗余的链路,冗余的部件,HA,DRS等技术,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
同时充分利用安全设备的自身特点,从病毒防护,到安全审计等,确保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