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服务器可以用于数据中心吗可以。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设施,是许多下游数据应用产业的基础,数据中心在成为庞大信息产业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了碳排放大户、能耗大户,液冷技术凭借其在节能降碳的突出优势,可以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部署数以千计的服务器变得越来越普遍,液冷服务器以液体作为热量传导媒介,通过冷却液与服务器发热部件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换热,能提供更好的散热能力,使解决数据中心降低能耗和成本,适用于高密度功率的数据中心。
液冷数据中心是什么意思液冷数据中心,顾名思义就是应用液冷技术和液冷服务器等设备的数据中心。
传统的数据中心是以空气作为冷媒,为散热部件发热的,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大量的算力需要海量服务器来支撑,而受限于数据中心建设面积和环保规定,增加单机柜功率密度成为调和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和有限的数据中心承载能力的关键解决方案,面对功率密度高的数据中心,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了,对比风冷,液冷在热换介质、驱动部件、散热能力、节能降耗、噪音、建设成本和选址上优势也更为明显。
液冷数据中心的优势有哪些基于液冷制冷技术,建设液冷数据中心,可以不用精密空调等高能耗设备实现数据中心全年自然冷却,将PUE值降低到1.1内,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节高效环保目的,其主要优势有:1、节能降耗:散热能耗降低90%-95%,IT设备能耗降低10%-20%。
2、节约成本:建设成本TCO低于传统数据中心。
3、易于选址:环境限制条件较少,PUE更好符合环境及低碳要求。
4、安全可靠:冷却液可以改善IT设备运行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5、低碳绿色:解决电力资源,节能降耗PUE可接近1.0。
随着数据量爆发增长,高功率密度服务器的应用推动了液冷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可达25kW,超过30kW的服务器需采用液冷技术,20kW左右时,液冷成本已具有经济性,PUE小于1.2时,液冷优势显著。
互联网、金融、电信等行业对液冷需求增长,2025年互联网行业占比达24%,金融行业占比达25%。
国家政策及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将加速液冷发展和普及,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液冷技术分为直接式(浸没液冷)和间接式(冷板式液冷),按冷却介质是否发生相变分为单相和多相。
单相液冷通过温差换热,多相液冷利用汽化潜热带走热量。
冷板式液冷通过在CPU旁边设置冷板传热,芯片热量传递至室内流体,流体带热至室外。
冷板式液冷分为全液式和风液式,后者结合风冷方式,还需设置风冷空调。
全液式系统中,服务器内所有发热元件通过液体冷却换热,可采用冷板式或设置液冷背板门。
冷板式液冷系统架构包含CDU,其能调节温度,提高系统安全性。
CDU设置方式增加中间换热环节,但降低能耗、节省空间。
无CDU方式能耗较高,但系统洁净度提升成本增加。
冷板式液冷冷却介质选择水基或非水基,相变浸没式液冷利用IT设备沸腾吸热,非相变浸没式液冷通过冷却液在换热过程中气液转换放热。
浸没式液冷适用于高海拔或沿海地区数据中心,喷淋式液冷精准局部制冷,但流量控制和液体兼容性是难点。
液冷系统余热回收利用高温度冷却液,实现供热、热水供给,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
冷板式液冷热回收系统通过换热器与用户侧负荷或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输出热水。
并联与串联方式根据改造难易程度和控制复杂性选择,同时考虑余热回收系统与二次侧水系统洁净度的处理成本。
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系统效率和经济性,同时兼顾环境友好。
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激增,面临功耗和散热挑战。
英特尔推出的G-Flow浸没式液冷技术,为千瓦级芯片提供高效散热方案,成本极低。
相比风冷,液冷在降低PUE、提高散热效率方面优势明显。
风冷通过提高风扇转速实现散热,但能耗增加、噪音和震动影响服务器可靠性,而液冷通过直接带走热量,实现更佳散热效果。
随着技术发展,更高TDP处理器和AI加速器的出现,数据中心散热需求日益增长,转向液冷成为趋势。
业内预测,液冷市场将在2023年进入技术验证阶段,新建数据中心将大量采用液冷技术。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主要包括浸没式和冷板式,每种又分为单相和双相。
浸没式液冷可采用合成油或氟碳化合物,双相浸没式仅使用氟碳化合物。
冷板式则以水为导热介质,单相方案环境友好,双相方案散热能力更强,但技术更复杂。
英特尔支持环保,倾向于使用合成油,避免氟化液的使用。
合成油冷却液在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有显著优势。
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因其简单、可靠和成本低而受到欢迎。
但散热能力有限,提高液体流量效果不明显。
G-Flow浸没式液冷技术通过建立连通管道,利用重力或泵的吸力加速流体通过散热器,显著提高流速,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该技术改动小,易于部署,适用于现有冷板散热方案的服务器和机柜。
英特尔联合服务器合作伙伴、液冷技术提供商和液冷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进行验证工作,与新华三、中兴通讯等服务器厂商合作改造服务器,与埃克森美孚等液冷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确保冷却液兼容性。
与绿色云图和立讯技术等合作伙伴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首台样机在实验室运行两个多月,测试结果符合预期。
G-Flow技术将基于合成油的单相浸没式液冷散热能力提高1-2倍,满足千瓦级芯片散热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