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定义:提供稳定、高效服务的电子计算机。
服务器用途:数据运算与存储,主要配合软件使用。
涉及数据查询、管理、存储等多个应用场景,如电费查询、身份证信息管理、保险数据存储等。
服务器种类:主要包括塔式与机架式。
塔式适用于无机柜环境,机架式则适用于有标准机柜的环境。
服务器品牌: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包括DELL、联想、惠普、浪潮、华为等。
选用服务器原因:服务器在确保数据处理速度的同时,更注重数据安全。
服务器主板支持RAID功能,而普通台式机或笔记本不具备此功能。
服务器硬件与软件关系:软件根据客户需求研发,基于服务器硬件运行。
医院挂号系统、中小企业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等不同行业应用,均依赖于服务器上安装的软件系统。
RAID:通过BIOS操作对硬盘数据存储模式进行阵列设置,实现数据备份。
RAID卡作为配件,用于实现RAID操作。
RAID模式:主要包括RAID1、RAID5、RAID6、RAID1+0。
RAID1需要两块硬盘,RAID5需要三块或以上硬盘,RAID6提供更高数据保护。
服务器特点:稳定性高、安全性好、扩展性强。
服务器采用高性能硬件,不易损害,支持RAID功能,提供数据保护。
服务器类型包括单路、双路、四路、八路,具有丰富的内存与硬盘扩展选项。
服务器硬件配置是确保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主板作为服务器的核心组件,集成了声卡、CPU显卡,通常还包括硬盘、内存、光驱、机箱、电源等基本设备。
这些是服务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主板设计上,除了基础硬件外,还可以添加摄像头、低音炮等扩展设备,以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需求。
例如,摄像头对于监控应用至关重要,低音炮则可能为多媒体服务器提供更佳的音频体验。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应根据具体业务需求量身定制,以确保性能与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
硬盘作为数据存储的核心,需要根据服务器的存储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容量。
内存则直接影响服务器的运行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因此,选择高容量、高速度的内存模块至关重要。
光驱虽然在现代服务器中不常用,但在需要读取特定格式的光盘数据时仍发挥作用。
机箱和电源为服务器提供物理保护和稳定的电力供应。
机箱的设计应考虑散热、维护以及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电源则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和足够的功率,以支持服务器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的需求。
显示器、鼠标和键盘作为人机交互界面,虽非服务器必备组件,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服务器维护和管理时,它们仍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服务器通常提供远程管理功能,但物理的输入输出设备在某些情况下仍不可或缺。
综上所述,服务器的硬件配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进行精心选择和组合。
从主板到扩展设备,每项硬件选择都应考虑到性能、成本、维护性和安全性等多个维度,以确保服务器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CPU:进行运算处理/进行硬件控制;CPU的路数:服务器的颗数(服务器可安装CPU的个数)CPU的核数:服务器CPU的核心数,核心处理服务器系统任务,核心越多并行处理任务能力越强; 内存:临时存储数据(可能会丢失,宕机或断电等) 用户存储数据 →CPU→储存数据指令→硬盘 缓冲:buffer 数据→内存(内存的缓冲区)→硬盘存储 #写缓冲 缓存:cache 读取←内存(内存的缓存区)←热点数据(被访问频率高的数据会提前存储到缓存区)←硬盘存储 #读缓存 硬盘:永久(除人为删除或损坏)存储数据 #保证数据不会丢失硬盘接口类型:IDE、sata、scsi、sas(服务器主流接口)、 PCI-E(服务器固态硬盘接口)硬盘的类型和材质等决定了硬盘速度的上限,硬盘的接口决定了硬盘的实际使用时的速度; 机械硬盘: 转速:家用5400/7200 企业用10K/15K 存储单位: B>KB>MB>GB>TB>PB>EB>ZB>YB>NB>DB 进制1024 #在计算机中是采用二进制,这样造成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是以每1024为一进制的,每1024字节为1KB,每1024KB为1MB,每1024MB为1GB,每1024GB为1TB;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为1MB,每1000MB为1GB,每1000GB为1TB,这二者进制上的差异造成了硬盘容量的“缩水”。 远程管理卡:在服务器关机状态控制服务运行/远程网络安装系统; 阵列(raid)卡: ①可以获得更高的磁盘容量 ②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 ③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配置不同raid级别: raid0:优点:提高存储效率缺点:数据安全性不高 #企业不会采用raid0因为安全性不高 raid1:优点:提高存储安全性缺点:数据存储效率不高 raid5:优点:存储效率高、安全性高缺点:磁盘容量上会浪费一块磁盘的容量 raid0\raid5:只能坏一块硬盘 电源: 供电功能服务器电源要有冗余能力:1.服务器上会有多个电源2.不间断供电系统UPS3.发电机 CPU-->内存-->网卡-->硬盘(固态)-->硬盘(机械) 企业中如何存储数据 大型企业:并发量大注重数据读写效率 用户数据 -写-> 保存到内存中(缓冲区)-定时定量->存到硬盘 用户数据 -读-> 从内存中读取(缓存区) <-热点数据- 存储硬盘中 中小企业: 并发量比较小 注重数据安全性用户数据 -写-> 存储到硬盘用户数据 -读-> 从内存中读取(缓存区) <-热点数据- 存储硬盘中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3905.html
上一篇: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什么云计算数据中心...
下一篇:speedway压力测试无法通过speedway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