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房等级分类根据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2008),数据中心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确保在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备不会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电源中断等原因导致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A级机房是最高级别,适用于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等关键领域。
B级为冗余型,其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会因设备故障导致信息系统运行中断,适用于医院、大学等机构。
C级为基本型,保证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子信息系统不中断,适用于除A级和B级以外的机房。
二、数据中心机房组成数据中心机房包括主机房和辅助房间。
主机房是放置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地方,辅助房间包括UPS电源间、空调控制室等。
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三、数据中心机房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
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很高,因此必须按照规范设计机房。
包括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等。
例如,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电力布线要求规范,确保供电稳定。
四、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如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等。
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独立接地体,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机房防雷体系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
五、空调系统用于保持机房内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照明系统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
消防报警系统和安防系统用于监控机房的安全运行。
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要有冗余,满足高速传输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包括:机房位置:远离易燃易爆品,位于建筑中部或底部,面积和高度合理。
环境要求:恒温恒湿(18-25℃,40-60%),精密空调,防尘措施。
供电系统:足够供电容量,ups(n+1冗余),配电柜(过流、过压、短路保护)。
网络系统:高可用冗余网络架构,合理线缆管理,安全防护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
其他要求:防火措施(火灾报警、灭火器、喷淋装置),门禁控制,监控管理(实时监测、告警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标准一、建设规范1. 机房位置远离高压线、易燃易爆品及噪声源;位于建筑物中部或底部,不易受外界影响。
2. 机房面积根据服务器数量及设备布局合理规划;一般每平米可容纳 1-2 台机柜。
3. 机房高度不低于 2.8 米,以便于设备安装、维护和散热。
二、环境要求1. 温度保持在 18-25 摄氏度之间;温度波动范围:±2 摄氏度。
2. 湿度保持在 40%-60% 之间;湿度波动范围:±5%。
3. 空调安装精密空调,确保机房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需具备 N+1 冗余。
4. 防尘设置防尘网或空气净化器,防止灰尘进入机房。
三、供电系统1. 供电容量根据设备功耗合理计算,设计足够供电容量。
2. UPS设置不间断电源 (UPS),提供断电保护;UPS 需具备 N+1 冗余,保障供电稳定性。
3. 配电柜安装配电柜,集中管理机房电源;配电柜应具备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
四、网络系统1. 网络架构设计高可用、高冗余的网络拓扑结构;部署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
2. 线缆管理使用合理规整的线缆管理方案,防止混乱;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识区分不同类型的线缆。
3. 安全防护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扫描和漏洞检测。
五、其他要求1. 防火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和喷淋装置;机房内勿存放易燃物品。
2. 门禁控制设置门禁系统,授权访问人员;监控出入情况,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3. 监控管理部署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房环境、设备状态和安全信息;设定告警阈值,及时响应异常事件。
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标准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tia-942、ansi/bicsi 002、uptime institute、iso ,并满足模块化设计、冗余基础设施、安全措施、环境控制、能源效率、可持续性等要求。
规划和设计涉及需求分析、场地选择、机房布局、基础设施设计。
施工和验收包括施工质量控制、系统测试调试、认证验收。
持续运营包括维护监测、容量规划、安全审计。
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标准引言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对实现企业目标、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IDC 机房建设标准对于确保数据中心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营至关重要。
标准和规范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主要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TIA-942:电信行业协会 (TIA) 制定的数据中心设计和建造标准。
ANSI/BICSI 002:建筑行业电信协会 (BICSI) 制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标准。
Uptime Institute:提供数据中心可用性和可靠性认证的组织。
ISO :国际标准组织 (ISO) 制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标准。
标准要求根据这些标准,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模块化设计:允许灵活扩展和重新配置。
冗余基础设施:包括备用电源、冷却和网络设备,以提高可靠性。
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入侵检测和防火系统。
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和气流管理。
能源效率:采用节能技术和最佳实践。
可持续性: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节水和可再生能源。
规划和设计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通常涉及以下规划和设计步骤:需求分析:确定空间、电源、冷却和网络要求。
场地选择:选择符合标准、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合适场地。
机房布局:优化设备放置、气流和可访问性。
基础设施设计:规划电源、冷却、网络和安全系统。
施工和验收施工和验收阶段确保数据中心 IDC 机房满足所有标准和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设计。
系统测试和调试:验证所有系统按预期运行。
认证和验收:由第三方专家验证数据中心是否符合标准。
持续运营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完成后,持续运营对于维护其完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维护和监测:定期维护和监测所有系统和设备。
容量规划:预测和规划未来的增长需求。
安全审计:定期评估和更新安全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