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房建设概述DC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工程,涉及电工学、电子学、建筑装饰学、美学、暖通净化专业、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等。
设计与施工需兼顾供配电方式、空气净化、安全防范、防静电、防电磁辐射、防干扰、防水、防雷、防火、防潮、防鼠等多方面,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随着技术更新,机房建设持续创新,采用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以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电气与电源安全、防水、抗震、防雷击、接地等要求。
设计上需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和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特点。
二:机房标准化建设必要性计算机机房、通讯机房、IDC机房、屏蔽机房等为电子设备机房。
内部安装了信息技术设备、低压配电、UPS、空调、安防、消防、监控等设备,环境需满足设备与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电气安全、电源安全、防水、抗震、防雷、接地等要求。
三:机房分级判定条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根据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适用于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情况;B级适用于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情况;C级则适用于不属A或B级的其他情况。
异地备份机房与原机房等级应相同,部分区域可按需设计不同标准。
四:机房环境建设等级保护二级要求机房环境建设需满足国家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包括防盗窃、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温湿度控制、电源稳定性、通信线缆隔离等。
配置包括机房装修、防盗窃报警、避雷设施、灭火设备、温湿度调节、备用电力供应等。
五:机房环境建设等级保护三级要求三级保护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管理方面涵盖安全制度、机构、人员、系统建设、运维等。
建设包括物理安全部分、网络安全部分、主机安全部分、数据安全部分及安全服务,通过安全域设计、风险评估、安全保障体系方案设计、安全建设与持续运维,形成整体等级化安全保障。
六:机房环境要求及解决措施机房环境要求关注“四度”: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通度。
机房对温湿度、空气含尘量、有害气体含量有严格要求,需配置空调、通风、净化、温湿度调节、防尘、防潮等设施。
装修需满足防尘、防水、防静电、保温、阻燃等要求。
七:机房系统建设内容机房建设内容包括装修、电源、照明、电磁接地、温湿度、洁净度控制等系统。
具体包括机房装修系统、供配电系统、UPS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微模块机柜系统、屏蔽系统等。
八:案例分析某中心网络机房面积66m²,改造为国家B级标准机房。
设计目标包括满足B级机房标准的装修、供配电、精密空调、安全系统、环境监控、KVM管理等需求。
九:注意事项在机房建设中,需关注环境因素,安装调控设备;选址应避免顶层或底层;装修应温和、亲近,避免视觉疲劳;设备应远离阳光直射和雨水区域;避免机架摆放不当;密封机架开口;校准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合理布局机架;密封机柜开口;避免CRAC互相牵制控制湿度;避免闲置机柜空间;优化冷却能力配置;重视冷却管理。
十:常见问题数据中心常见问题包括:过度开孔地板、隐藏泄漏、未密封活动地板开口、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校准问题、机架布局不当、机架密封性差、CRAC互相牵制、闲置机柜空间、冷却能力过剩、冷却管理忽视等。
解决这些问题可提高机房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包括:机房位置:远离易燃易爆品,位于建筑中部或底部,面积和高度合理。
环境要求:恒温恒湿(18-25℃,40-60%),精密空调,防尘措施。
供电系统:足够供电容量,ups(n+1冗余),配电柜(过流、过压、短路保护)。
网络系统:高可用冗余网络架构,合理线缆管理,安全防护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
其他要求:防火措施(火灾报警、灭火器、喷淋装置),门禁控制,监控管理(实时监测、告警数据中心 IDC 机房建设标准一、建设规范1. 机房位置远离高压线、易燃易爆品及噪声源;位于建筑物中部或底部,不易受外界影响。
2. 机房面积根据服务器数量及设备布局合理规划;一般每平米可容纳 1-2 台机柜。
3. 机房高度不低于 2.8 米,以便于设备安装、维护和散热。
二、环境要求1. 温度保持在 18-25 摄氏度之间;温度波动范围:±2 摄氏度。
2. 湿度保持在 40%-60% 之间;湿度波动范围:±5%。
3. 空调安装精密空调,确保机房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需具备 N+1 冗余。
4. 防尘设置防尘网或空气净化器,防止灰尘进入机房。
三、供电系统1. 供电容量根据设备功耗合理计算,设计足够供电容量。
2. UPS设置不间断电源 (UPS),提供断电保护;UPS 需具备 N+1 冗余,保障供电稳定性。
3. 配电柜安装配电柜,集中管理机房电源;配电柜应具备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功能。
四、网络系统1. 网络架构设计高可用、高冗余的网络拓扑结构;部署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
2. 线缆管理使用合理规整的线缆管理方案,防止混乱;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识区分不同类型的线缆。
3. 安全防护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扫描和漏洞检测。
五、其他要求1. 防火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和喷淋装置;机房内勿存放易燃物品。
2. 门禁控制设置门禁系统,授权访问人员;监控出入情况,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3. 监控管理部署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房环境、设备状态和安全信息;设定告警阈值,及时响应异常事件。
机房工程的建设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及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在设计与建设中,必须考虑建筑、电气、暖通空调、安防、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以满足计算机、电子设备及工作人员对环境的要求。
以下是从设计标准、安全设计思路、环境安全、物理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规划的详细步骤。
01设计标准和依据在建设企业数据中心机房时,需满足《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同时需遵守国家保密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安全保密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机房设计应符合分级保护测评和武器保密资格认证标准。
02企业数据中心机房安全设计思路机房建设包含装饰装修、电气、暖通、弱电、消防等多个方面。
在建设时,需根据涉密信息系统的密级确定机房建设等级,并参照要害部位进行设计与施工。
重点关注环境安全、物理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
2.1 环境安全机房内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过高温度会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甚至威胁人员安全。
因此,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需满足要求。
2. 1. 1 装饰装修选用不易燃、气密性好、不易变色、不易起尘、易清洁、耐腐蚀、变形小、有防静电、吸音和屏蔽效果的装饰材料。
防静电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静电问题,避免设备故障或硬件、软件问题。
2. 1. 2 暖通系统配置专用精密空调系统,考虑冗余设计。
合理规划空调系统,避免过高室内、外机高差。
给排水系统需采用保温材料,设置防水处理和排水地漏。
新风系统应提供新鲜空气,保持正压,防止有害气体进入。
2. 1. 3 电气系统供配电系统采用冗余结构,确保机房设备稳定运行。
配置稳压电源装置,保证设备正常供电。
防雷接地系统需全面规划,确保外部和内部防雷措施的统一,保护设备安全。
2. 1. 4 环境监控系统建立环境监控系统,实时记录电力、温湿度、漏水等参数,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设置应急照明系统,提供断电后照明,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2 物理安全设计机房入口控制、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措施需完善,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保护涉密信息。
2. 2. 1 视频监控系统在主要出入口和设备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7×24h监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视频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180天。
2.2.2 入侵报警系统设置双鉴探测器,实时监控入侵行为。
在设防时间内,一旦有人入侵,系统自动报警。
2.2.3 门禁管理系统采用双因子认证方式,根据防护要求分配用户权限,确保非授权人员无法进入机房。
进入机房时,禁止携带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需在电磁屏蔽柜内存放。
2.3 信息安全设计选择远离涉外机构的独立场所,考虑防水、承重等条件,建议机房位于二层或三层,周围无大量用水设备。
采用屏蔽壳体或机柜,防止信息泄露。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屏蔽双绞线或光纤,降低干扰风险。
2.4 消防安全设计建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减少经济损失和数据破坏。
设置紧急启/停按钮,控制气体喷洒。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3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