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备份灾备数据中心:确保关键数据免遭灾难 (备份灾备数据什么意思)


文章编号:24931 / 分类:互联网资讯 / 更新时间:2024-07-10 17:47:47 / 浏览:

什么是备份灾备数据中心?

备份灾备数据中心(简称 DRDC)是专用于备份和恢复关键数据的物理或虚拟设施。其目标是确保在发生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恶意攻击等灾难事件时,组织能够快速恢复其数据和系统。

DRDC 通常位于与主数据中心地理位置不同的远程地点,以便在发生灾难时提供冗余。DRDC 配备有备份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必要的软件,可以快速恢复业务关键应用程序和数据。

备份灾备数据中心的作用

>
  • 冷备份站点:一个不包含生产数据的副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启动。
  • 虚拟 DRDC:托管在云中的 DRDC,提供灵活性和成本效益。
  • 移动 DRDC:一个可以移动到不同地点的 DRDC,用于灾难恢复或远程备份。
  • 选择 DRDC

    在选择 DRDC 时,组织应考虑以下因素:

    • 恢复时间目标 (RTO):组织在灾难发生后可以接受的最长时间。
    • 恢复点目标 (RPO):组织在灾难发生前可以接受的数据丢失量。
    • 数据敏感性:要备份的数据的机密性或关键性水平。
    • 预算限制:DRDC 的成本,包括基础设施、维护和运营费用。
    备份灾备数据中心关键数据免遭灾难备份

    DRDC 实施

    DRDC 的实施是一个涉及以下步骤的多方面过程:

    • 需求分析:确定组织的 RTO、RPO 和数据敏感性。
    • DRDC 设计:选择合适的 DRDC 类型并确定其位置和容量。
    • 备份策略:制定一个备份策略,规定数据的备份频率、保留期限和存储位置。
    • 恢复计划:制定一个恢复计划,概述在灾难发生后恢复数据的步骤和程序。
    • 测试和演练:定期测试 DRDC 以验证其功能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论

    备份灾备数据中心对于确保组织的关键数据免遭灾难至关重要。通过快速恢复、数据保护、业务连续性和法规遵从,DRDC 帮助组织保持弹性和防止灾难性事件的负面影响。在选择和实施 DRDC 时,组织应考虑其特定需求,以创建最有效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


    灾备的定义

    指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前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应急方式,以应对灾难的发生。

    灾备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还是IT,各种主要业务都需要信息化来支撑。在很多企业中,最开始关注运行方面风险的是IT部门,所以很多企业、机构都是IT部门主导这件事。

    灾难备份宏观上来看,对国家经济、信息化建设和抵御灾难的能力都是有帮助的,需要国家的支持、推进和完善。同时,国家也应当加强规范和管理,防止产业中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

    扩展资料

    灾备选择注意事项:

    1、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一定是符合公司现有的环境的。因此,在制定解决方案之前,工程师与运维人员一定要明确公司现有的环境和资源。

    2、容易上手的中文操作界面的软件可以降低沟通的成本,不但方便工程师部署,也可以降低后期运维的难度。

    3、灾备方案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大,但所有的灾备方案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恢复时间、实施与维护灾备策略所需的投入等。灾备恢复时间的需求越短,所需的实施成本就越大,实施难度也就越高。

    什么才是真正的容灾与备份

    容灾和备份经常放在一起讲,但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容灾是为了在遭遇灾害时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是为了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 因此事实上容灾系统与备份系统是独立的(当然现在出现的一些灾备一体机会将两个系统融为一个)。 容灾备份产品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应对人为误操作、软件错误、病毒入侵等“软”性灾害以及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硬”性灾害。 但是目前很多用户会将容灾备份混为一谈,或者将容灾备份等同于数据复制或者高可用。 这里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容灾≠远程复制;容灾≠备份;容灾分为两大类:数据级容灾:也就是异地容灾系统有本地数据的一个副本,数据可以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实时复制,也可以比本地数据略微落后,一般使用复制或备份的方法实现。 目前实现数据级容灾的手段多种多样,技术成熟,更重要的是数据级容灾需要的软硬件投入较小,有着广泛应用。 应用级容灾:在数据级容灾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环境,包括主机、网络、应用、IP等资源均有配套,当本地系统发生灾难时,异地系统可以提供完全可用的生产环境。 大部分情况下应用级容灾要求容灾中心和生产中心之间有1:1的软硬件配置,相关的容灾软件价格也比较昂贵。 目前比较流行的集中容灾解决方案有:一对一灾备两地三中心多对一统一灾备

    备份和容灾的区别是什么?分别适合什么场合?

    备份:备份是容灾的基础,通常指在数据中心内,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容灾: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一般意义上,容灾指的是不在同一机房的数据或应用系统备份,备份指的是本地的数据或系统备份。 通常说的灾备是将容灾与备份结合,即本地备份结合远程数据复制实现完善的数据保护。 壹进制致力于容灾备份系统的革新,为客户提供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什么是数据灾备

    我们就说三个层次的灾备系统的标准:首先看国际标准SHARE78,这个标准将灾难恢复分成八个层次:那么从存储结构来看,SHARE78涵盖最简单的本地磁盘的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的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 那么从恢复的时间点角度来看,SHARE78涵盖几天级,几小时级、几分钟、几秒级,这是零数据丢失。 SHARE78它将异地灾备的定义为如下七个级别,我们国家六个级别,它是定义七级别。 第一个级别第0级容灾方案:这个时候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没有在异地备份,并且没有制定灾难恢复计划,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对吧,也是最便宜的一种。 第1级容灾方案,它将关键数据备份到本地磁带介质上,然后送往异地保存。 第2级容灾方案,就是在第1级的容灾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个热备中心。 那么从第0级,第1级,第2级这三种容灾方案,到目前来说,应该说对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已经不能再用了,已经被淘汰了。 被小的机构用是另外一回事。 大机构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3级以上的容灾方案,或者是容灾级别。 第3级,那么在这一级中,就通过网络将关键的数据进行备份,并且存放至异地,制定有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有备份中心,并且配备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及其网络通信系统。 第4级的容灾方案,那么这个时候增加了备份管理软件,自动通过通信网络将部分关键数据定时的备份到异地,这么一种功能。 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 第5级的容灾方案,增加了硬件的镜像技术和软件的数据复制技术。 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在应用站点与备份站点的数据多备份更新。 第6级容灾方案,这个时候利用专用的存储网络,将关键数据同步镜像至备援中心,数据不仅在本地进行确认,而且需要在异地进行确认,这个异地就是备援中心那个地方进行确认,实现零数据的丢失。 第7级也就是最高级的容灾方案。 那么这个时候当一个工作中心发生灾难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跨站点动态负载平衡和自动系统的故障切换功能,这是最高级的,这是SHARE78的情况。 灾备的7个层次据国际标准SHARE78的定义,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可根据以下主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分为七级,即从低到高有七种不同层次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可以根据企业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您需要恢复的速度和程度,来设计选择并实现您的灾难恢复计划

    什么是灾备?什么是容灾?

    灾备释义:指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前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应急方式,以应对灾难的发生。

    容灾释义: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灾备和容灾的规划、策略从相对简单和直接到复杂,无所不包,涉及很多内容,这取决于需要和适用的威胁。虽然可能威胁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通常都是一样的,但是从企业环境以及造成影响和破坏的相对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就被区分开了。

    扩展资料

    容灾备份的关键技术:

    1、远程镜像技术:远程镜像技术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用到。镜像是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产生同一个数据的镜像视图的信息存储过程,一个叫主镜像系统,另一个叫从镜像系统。

    2、快照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往往同快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备份,即通过镜像把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中,再用快照技术把远程存储系统中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的磁带库、光盘库中。

    灾备是什么意思 灾备是指啥

    1、灾备是指利用科学的技术提前建立系统化数据应急方式,以应对灾难的发生。

    2、其内容包括数据备份和系统备份,业务连续规划、人员架构、通信保障、危机公关,灾难恢复规划、灾难恢复预案、业务恢复预案、紧急事件响应、第三方合作机构和供应链危机管理等等。

    什么是容灾备份

    容灾和备份是行业内形影不离的两个概念,偶尔用户也会模糊这两个概念,不清楚目前的情况是做容灾还是备份,尽管他们有些相似但他们也有着诸多的不同。 首先,概念上容灾是指在上述的灾难发生时,在保证生产系统的数据尽量少丢失的情况下,保持生存系统的业务不间断地运行。 从广义上讲,任何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措施都可称之为容灾,它分为本地容灾、异地容灾、云容灾。 一个容灾系统的实现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而容灾系统的划分,由其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来决定。 备份是指数据或系统的备份,它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存储介质的过程。 其次两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备份是一个将线上的数据转移成离线数据的过程。 备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数据安全的问题,例如数据的丢失,或系统数据中的逻辑错误等等。 而容灾的建设目的则不是为了保护数据,而是为了业务的连续性和在线性。 也就是说,当生产系统出现了任何的故障,容灾系统都可以快速接管业务,使得生产业务不停顿,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灾备是什么意思

    双活数据中心指的是热备份数据中心和冷备份中心1在热备份的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承担用户的业务,此时备数据中心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的备份,备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主数据中心的业务,用户的业务不会中断,所以也感觉不。 支持海量核心业务数据的闪电恢复,极大缩短恢复所需时间,保障用户可用性数据达到秒级RTO分钟级RTO体验,目前UCache云灾备100G免费使用,数据压缩重删比例可达到71,实际700G的数据意思是经过加密切块压缩,及并行重删。 贵州大数据即贵州大数据中心2015年7月9日,首个国家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落户贵州,该大数据库灾备中心在贵州揭牌,这标志着大数据专项行动第一阶段任务顺利落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国家旅游大数据库灾备中心机房内,有着。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数据复制不占用主机资源,不足之处是需要灾备中心的存储系统和生产中心的存储系统有严格的兼容性要求,一般需要来自同一个厂家的存储系统,这样对用户的灾备中心的存储系统的选型带来了限制3基于光纤交换。 SHARE78它将异地灾备的定义为如下七个级别,我们国家六个级别,它是定义七级别第一个级别第0级容灾方案这个时候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没有在异地备份,并且没有制定灾难恢复计划,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对吧,也是最便宜。 灾备切换是在灾难发生之后,将源端业务切换到备端数据中心,从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灾备切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证RPO的前提下尽量减小RTO,英方的灾备软件能够实现灾后业务秒级自动切换,实现业务的高可用。 10操作方式一站式灾备数据管理WEB平台,一键管理 11备份功能设置定时备份增量备份永久增量数据备份 12数据压缩重删比例可达到71,实际700G的数据意思是经过加密切块压缩,及并行重删备份后实际在UCache。

    什么是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是两个概念,而通常意义上称的灾备是“容灾备份”的缩写。 灾备实际是指信息系统应对灾难的一整个流程,应该是既包含灾难前的备份,又包含灾难后的恢复。 容灾比较侧重灾难发生时的系统切换应对能力;备份主要用于灾难发生后的数据恢复。 在容灾备份一体化产品出现之前,容灾系统与备份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什么是数据容灾备份?

    容灾备份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从其对系统的保护程度来分,可以将容灾系统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数据容灾就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一个实时复制。 应用容灾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是互为备份),在灾难情况下,远程系统迅速接管业务运行。 数据容灾是抗御灾难的保障,而应用容灾则是容灾系统建设的目标。


    相关标签: 确保关键数据免遭灾难备份灾备数据什么意思备份灾备数据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24931.html

    上一篇:构建灾难恢复计划备份灾备数据中心的指南灾...
    下一篇:IDC数据中心就业机会技术领域的令人兴奋的...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