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对于蛋白质的需求和摄取量也产生了诸多疑问。
本文将围绕究竟需要多少蛋白质来维持人体健康运行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对于人体健康具有诸多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如肌肉、骨骼、皮肤等。
蛋白质参与体内各种生化反应和代谢过程,如酶、激素等。
蛋白质还具有维持免疫功能、传递营养和运输物质等重要功能。
因此,保持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因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蛋白质需求量可以通过体重来计算,每公斤体重需要约0.8-1.2克的蛋白质。
具体需求量还需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运动员、孕妇、病人等特定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会相对较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率会逐渐下降,对蛋白质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根据营养学家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0.8-1克的蛋白质。
这一推荐摄入量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实际摄入量还需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安排膳食时,应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类、禽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
虽然蛋白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摄入过多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影响肾功能。
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因此,在摄取蛋白质时,应适量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
1. 均衡膳食:在安排膳食时,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同时兼顾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尽量选择多种食物搭配,确保营养的均衡性。
2. 优质蛋白质来源: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类、禽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适量控制摄入量: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减少高盐、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4. 关注特殊人群:对于特定人群(如运动员、孕妇、病人等),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膳食安排。
适量摄取蛋白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个体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膳食,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过量摄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安排,我们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约占1/3,成年人体内平均约含蛋白质16.3%,皮肤和骨骼肌中约占80%,胶原约占25%,血液中约占5%,其总量仅次于水分。 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所组成,其中一部分可以由人体自己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另外约有八种氨基酸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食物中如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而且数量又多,这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就高。 如牛肉、鸡蛋、鱼、典豆等,其含完全蛋白质较丰富,所以营养价值就高。 而米面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为不完全蛋白质,所以营养价值就低些。 因此,饮食单调就会造成营养失调。 平时注意各种食品的搭配,就可以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 有实验表明,营养价值最高的食品是35%鸡蛋白和65%土豆蛋白的混制品。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1) 构成酶、激素、抗体以及机体组织。 (2)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3)维持毛细血管渗透压。 (4)供给人体部分能量。 人体每天需要通过食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用以常机体生长、更新、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 也就是说,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人体的神经、肌肉、血液、骨骼、甚至毛发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一个几公斤重的婴儿长成为一个几十公斤重的大人,体内各种组织成分的自我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通过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酶能在正常体温下,广泛参加人体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如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 如果没有酶的参加,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而这些具有各种各样特异作用的酶,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一些激素一样,本身也是蛋白质。 由此可见,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无处不存在的,而且具有多种多样的重要功能。 生物体一旦失去蛋白质,那么一切生命活动即将停止,生命终结。 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一个人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情况而定,并因食物来源而有所不同。 例如,一个体重65公斤的健康成年男子,根据其体力劳动强度的不同,每天约需要蛋白质75—100克。 一般成年女子略微少些。 而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以及妇女怀孕和授乳期间所需要的蛋白质便多些。 至于人在生病的情况下,如烧伤、骨折、感染、肾炎等,患者的蛋白质需要量可根据病情作相应增减。 一个体重65公斤,从事较轻劳动的成年男子,可以从他每天所吃的主副食(粮食500克,肉100克,蛋一个,豆制品50克,蔬菜500克)中获得所需要的75克蛋白质。 根据需要与可能,他还可以适当地调剂副食,如增加些乳、蛋、肉类、豆制品、花生等提高蛋白质的质和量。 如果调配得当,充分发挥各种植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少加甚至不加动物性食品也可保证蛋白质的需要。 其他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男女以及孕妇、产妇和病人可以此为参考,调剂每天的主副食,酌情增减蛋白质的摄入量。 我们选择蛋白质食物,首先应考虑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即使营养价值很高,也不能满足人体需要。 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15—20克,全蛋含13—1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 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能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利用的程度高低,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 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 (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 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叫完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种类齐全,便比例不适当,叫半完全蛋白质,在谷物中含量较多。 种类不全,叫不完全蛋白质,如肉皮中的胶质蛋白,平米中的平米胶蛋白。 将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含的氨基酸相互补充,能更好适合人体的需求。 多吃蛋白质也不好,会增加肾脏负担,增加额外的热能消耗,不经济。 所以,要合理食用蛋白质。 什么是蛋白质,它有哪些生理功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不仅是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更重要的是蛋白质本身不断地进行合成与分解。 这种合成、分解的对立统一过程,推动生命活动,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修补损伤的组织。 根据现代的生物学观点,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①蛋白质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如肌肉、骨骼及内脏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一切细胞的原生质都以蛋白质为主,动物的细胞膜及细胞间质也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②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 ③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④氧化供能。 1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供能约1.67×104焦耳。 ⑤其他功能。 如多功能血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余种,体内只能合成一部分,其余则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的氨基酸都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故又称为“必需氨基酸”。 体内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则不必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又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在体内合成蛋白质的许多氨基酸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须食物供给,即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 食物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越多,其营养价值越高。 动物蛋白如肉类、蛋、乳均含8种必需氨基酸,又称优质蛋白;植物蛋白如豆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是不全的。 但若把玉米、小米及大豆三种植物蛋白质混合组成的面食,其营养价值则明显提高。 这种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使其营养价值提高的作用又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人体需要的能量或叫热量,是从蛋白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获取的。 每克糖可生热4.1千米,每克蛋白质生热4千卡,每克脂肪生热9.3千卡。 每千卡的热量,可使一升水温度升高10C。 人的精神状态、肌肉运动、环境的温度,以及食物的成分,都会影响人体内能量的产生和消耗。 所以,为了昼消除外界影响,常把在清醒、静卧、空腹和20 0C左右的环境下,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叫作基础代谢。 体温每升高10C,基础代谢要增加13%。 所以,发烧的病人一定会消耗更多的热量。 人体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基础代谢会降低。 人体活动或劳动时,能量的消耗就会增加。 如以安静平卧为标准,则安静坐着时代谢增加12%,站立时升高20%,步行时升高50—100%,跑步时升高400%,非常剧烈的体力劳动,代谢能量需要增加10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的热量也逐渐增加。 一岁至十岁的儿童每天需要热量大约1100—2300千卡。 中等身材的成年男子,每天的基础代谢消耗能量约为1400千卡,一个轻体力劳动者每天需要2500千卡热量,而重体力劳动者,每天需要热量4000千卡以上。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构成、修补细胞和组织的主要元素,它还能调节生理机能,供给热能、促进新陈代谢,我们的肌肉、筋膜、骨头、皮肤、头发、血液和内脏每天要工作,缺它不可。 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蛋白质也不一样。 2002年一项研究显示,饮食中的蛋白质品质,较20年前提升,所以每天蛋白质的需求量,接近每公斤体重需0.9至1公克。 根据卫生署的国民营养调查:蛋白质平均摄取量男性成人/每天83公克(占总热量14.7%)女性成人/每天62公克(占总热量15.4%)成人建议蛋白质摄取量每人每天4份,每份相当于:肉或家禽或鱼类一两(约30公克)豆腐一块(100公克)豆浆一杯(240cc)蛋一个奶类中也有蛋白质和钙,正常人每天可喝1至2杯。 孕妇或哺乳妇,六大类食物都应增加,蛋白质更应多摄取,每天最好增加10到15公克的蛋白质。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23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