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硬件、网络设施以及开发技术成为了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个人,在进行项目开发或系统建设时,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硬件配置成本、网络设施投入、开发技术因素和市场价格波动的考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四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硬件配置成本是指在项目或系统建设过程中,购买和配置计算机硬件所需的费用。
这些硬件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以及相关的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
硬件配置成本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硬件的品牌、性能、数量等。一般来说,硬件配置成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1. 确定项目或系统的硬件需求,包括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的需求;
2.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品牌和型号;
3. 查询并比较各品牌型号的价格;
4. 根据预算和需求进行选购;
5. 计算总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维护、升级等长期成本。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过度配置导致的成本浪费。
网络设施是项目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网络设施投入方面,需要关注网络架构、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建设。
只有建立稳定、高效、安全的网络设施,才能保障项目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网络设施的投入包括网络设备购置、网络布线、网络安全设备购置及网络安全服务等方面。
其中,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网络布线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等;网络安全设备和服务则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开发技术的选择对项目或系统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开发技术时,需要考虑项目的需求、开发团队的技能、开发成本等因素。
不同的项目或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开发技术,如Java、Python、C++等。
还需要关注前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挑战,如技术更新快速、团队协作问题、安全问题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
2.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沟通效率;
3. 注重安全防护,确保项目或系统的安全性。
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硬件配置成本的变动。
在购买硬件时,需要关注市场价格动态,以便在价格较低时购买,降低成本。
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在价格波动时获得更好的价格和服务。
1.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采购价格;
2. 多元化采购渠道,降低单一供应商依赖;
3. 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硬件配置成本、网络设施投入、开发技术因素和市场价格波动是项目或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项目或系统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策略和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或系统的成功实施和运营。
包括以下六项:一、新产品名称及说明□新开发□改良□取代旧产品二、销售计划:1.价格2.销售方式:(1)直接销售(2)间接销售(3)交中间商(4)零售商3.市场状况(1)顾客类别(2)竞争性(3)季节性(4)市场开发性(5)广告计划4.销售预测(1)预测方法(2)产销预测五、收益成本分析如项目第一年预计销售额预计销售额本期生产量本期产值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折旧薪金动力其他制造毛利 成品存货 销货成本 营业费用 工资 广告 利息本期净利 累计净利本期净利率六、获利分析(填定生产后)1.平衡分析平衡分析图月产量金额平均售价:变动费用:动力费 间接材料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固定费用: 折旧工资其他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成本:平衡产量估计每月销售量营业收入估计利润2.投资报酬率分析
系统软件的成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应反映软件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为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项开支的总和。
从财务角度来看,列入系统软件的成本有如下的项目:
(1)硬件购置费如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购置,不 间断电源、空调器等的购置费。
(2)软件购置费,如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和其它应用软件的购 置费。
(3)人工费,主要是开发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
(4)培训费。
(5)通讯费,如 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线路器材、租用公用通讯线路等的费用。
(6)基本建设费,如新建、扩建机房、购置计算机机台、机柜等的费用。
(7)财务费用。
(8)管理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
(9)材料费,如打印纸、包带、磁盘等的购置费。
(10)水、电、汽、气费。
(11)专有技术购置费。
(12)其它费用,如资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咨询费。
从系统软件生命周期构成的两阶段即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看,系统软件的成本由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构成。 其中开发成本由软件开发成本、硬件成本和其他成本组成,包括了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费用(含系统调研、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实施费用(含编程/测试、硬件购买与安装、系统软件购置、数据收集、人员培训)及系统切换等方面的费用;维护成本由运行费用(含人工费、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专有技术及技术资料购置费)、管理费(含审计费、系统服务费、行政管理费)及维护费(含纠错性维护费用及适应性维护费用)。
二、系统软件成测算
综上所述,系统软件的成本由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所构成,即: C=C1+C2 (1)
式中:C为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C1为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所构成;C2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成本。
1、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C1的测算。
我们认为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按其工作量及单位工作量成本来测算是可行的,具体测算方法为按系统软 件的软件规模(一般为软件源程序的指令行数,不包括注释行)、社会平均规模指数以及工作量修正因素来 进行。 尤其是CAD系统软件的实际测算,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专家咨询,软件社会平均生产率 参数和软件社会平均规模指数可分别确定为3.5和1.3左右;软件工作量订由八个因子、五个等级组成。
2、系统软件维护成本C2的测算。
系统软件的维护为修正现有可运行软件并维护欺其主要功能不变的过程。 系统软件在其交付使用后,其维护阶段在软件生命周期或生存期中占较大比重,有的可达软件生存周期的50-70%。 因此,系统软件的维护成本是软件成本测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系统软件的维护包括三类:A、改正、纠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美性维护。 其中C类是为扩充 功能、提高性能而进行的维护,在软件资产价值评估中一般不计入该系统软件成本,而A、B两类,则与软 件的开发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计入软件成本。
在系统软件维护阶段,对软件工作量的影响因素与开发阶段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是开发阶段影响因素 的后的影响。 因此,系统维护的可靠性越大,规模越复杂,隐错越难发现,纠错越难。 系统软件越复杂, 要使其适应软、硬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维护也越困难。 当然,可靠性大、复杂度高的系统软件,其可维 护性要求也越高,软件在运行中出错的可能性也会少些。 基于上述分析,系统软件维护成本的测算,可按 系统软件开发成本乘以一个该系统软件的维护参数来求取。 这一维护参数,可按系统软件的复杂度从简单 到一般、到复杂的顺序,分别取0.15、0.20、0.25及0.30、0.35、0.40等。
计算机系统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商品,也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的重要资产。 系统软件同其他计算机软件一样,具有如下的特点:
1、系统软件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高强度智力劳动的结晶,是建立在知识、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具有独 创性的产物。 系统软件的开发可以工程化,软件生产可以工厂化,因此,系统软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同时,系统软件具有独创性(即原始性),所以软件著作权人对系统软件产品依法享有发表权、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许可权、获取报酬权及转让权。
2、系统软件产品是无形的,存在于磁盘等介质的有形载体中,通过载体进行交易。 因此,带有系统 软件的磁盘交换价值,是磁盘自声价值与系统软件之和,而且主要是系统软件的价值。
3、系统软件产品的复制(批量生产)相应简单,其复制成本同其开发成本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 计。 因此,系统软件产品易被复制乃至剽窃。 为保护系统软件产品的著作权,必须依法登记。
4、系统软件产品一般没有有形损耗,仅有无形损耗。 系统软件产品的维护,一是由于系统软件自身 的复杂性,特别是为了对运行中新发现的隐错进行改正性维护;二是由于系统软件对其硬、软件环境有依赖性。 硬、软环境改变时,系统软件要进行适应性维护;三是由于需求的变化,要求增强系统软件功能和提高系统软件性能,系统软件要进行完美性维护。 因此,系统软件的维护在其生命周期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系统软件的维护过程是一个软件价值的增值过程。 由上述测算方法可知,系统软件的维护费用,即使不计入完善性维护费用也已相当昂贵。 不断的升级的新版本代替旧版本软件也是系统软件价值评估中应予考虑的一个特点.
.你要低到什么程度?随便买台二手的破电脑,2000元左右,只要跑得动win2000(D版的3-5块钱一个)就行了(相网站反应快点的话就买多条内存180元256M),再配置好IIS(系统自带),然后到电信部门装个宽带(600元一年左右)同时申请个固定IP(具体费用不详),再申请个域名(60元一年左右,可省),然后到信息产业部门进行网站备案(一般免费)设计开发基本上不要什么钱,只要你略懂网页设计知识就可以下载一些免费的网站系统来修改一下就可以使用了。维护费无非就是电脑或系统出问题时请师傅的钱,再有就是电费了,服务器要24小时开机的啊,一天一度电也用不上,一年下来也就300来块啊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22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