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Internet IP地址简介IP怎样实现网络互连IP地址(IP v4)IP地址的分类特殊的IP地址IPV6发展及其特点IP的其他概念IP认证Internet IP地址简介IP怎样实现网络互连IP地址(IP v4)IP地址的分类特殊的IP地址IPV6发展及其特点IP的其他概念 IP认证 [编辑本段]Internet IP地址简介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通俗的讲:IP地址也可以称为互联网地址或Internet地址。 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 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标识自己。 就很类似于我们的电话号码样的。 通过电话号码来找到相应的使用电话的客户的实际地址。 全世界的电话号码都是唯一的。 IP地址也是一样。 网络协议(IP)是网络上信息从一台计算机传递给另一台计算机的方法或者协议。 网络上每台计算机(主机)至少具有一个IP地址将其与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区别开。 当你发送或者接受信息时(例如,一个电子邮件信息或一个网页),信息被分成几个小块,称为信息包。 每个信息包都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网络地址。 网关计算机读到了目的地址,信息包继续向前到下一个邻近的网关照例读到目的地址,如此一直向前通过网络,直到一个网关确认这个信息包属于其最紧邻或者其范围内的计算机。 最终直接进入到其指定地址的计算机。 因为一个信息被分成了许多信息包,如果必要,每个信息包能够通过网络不同的路径发送。 信息包能按照与它们发送时的不同顺序到达。 网络协议(IP)仅仅是递送他们。 另外一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才是能够将它们按照正确顺序组合回原样。 I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这就意味着在通信的终点之间没有连续的线路连接。 每个信息包作为一个处理过的独立的单元在网络上传输,这些单元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 (信息包能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是因为TCP,明了信息中信息包顺序的面向连接协议。 )在开放的系统互连(OSI)通讯模式中IP协议位于第三层——网络层。 如今最广泛应用的IP版本是IPv4。 然而,IP版本6(IPv6)也已经开始使用了。 IPv6为了更长的地址作准备,因此可以满足更多网络使用者的需要。 IPv6包括了IPv4的功能,任何支持IPv6信息包的服务器同样也支持IPv4信息包。 [编辑本段]IP怎样实现网络互连IP是怎样实现网络互连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技术上称之为“帧”)的格式不同。 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它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包”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那么,“数据包” 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数据包也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 “包”,再传送出去。 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包”。 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包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 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每个数据包都有报头和报文这两个部分,报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包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 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 在实际传送过程中,数据包还要能根据所经过网络规定的分组大小来改变数据包的长度,IP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可达 个字节。 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 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千千万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 现在电信网正在与 IP网走向融合,以IP为基础的新技术是热门的技术,如用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即VoIP)就很热门,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术的研究重点。 [编辑本段]IP地址(IP v4)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 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 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 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 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将IP地址分成了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设计者就必须决定每部分包含多少位。 网络号的位数直接决定了可以分配的网络数(计算方法2^网络号位数);主机号的位数则决定了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计算方法2^主机号位数-2)。 然而,由于整个互联网所包含的网络规模可能比较大,也可能比较小,设计者最后聪明的选择了一种灵活的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具有不同的网络号位数和主机号位数。 IP地址是IP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依据,它标识了IP网络中的一个连接,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 IP分组中的IP地址在网络传输中是保持不变的。 (一).基本地址格式 (IPv4)现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或 IP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是因特网协会的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分配的,下有负责北美地区的InterNIC、负责欧洲地区的RIPENIC和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 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主机地址是由各个网络的系统管理员分配。 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二).保留地址的分配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 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编辑本段]IP地址的分类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A、B、C三类I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1. A类地址(1)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2)A类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3)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范围(10.0.0.0-10.255.255.255)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2. B类地址(1) 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2)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3)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 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 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 3. C类地址(1)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2)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3)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192.168.X.X是私有地址。 (192.168.0.0-192.168.255.255)4. D类地址(1)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2) D类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5. E类地址(1) 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1。 (2) E类地址范围:240.0.0.1—255.255.255.254IP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牌、商标、版权,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商业秘密、商业模式、商业标准等。 IP拥有量的多少,是区分制造与创造的最主要标志,一个国家拥有的IP太少,它的产业或者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就只能扮演初级加工者的角色。 [编辑本段]特殊的IP地址在IP地址空间中,有的IP地址不能为设备分配的,有的IP地址不能用在公网,有的IP地址只能在本机使用,诸如此类的特殊IP地址众多:受限广播地址广播通信是一对所有的通信方式。 若一个IP地址的2进制数全为1,也就是255.255.255.255,则这个地址用于定义整个互联网。 如果设备想使IP数据报被整个Internet所接收,就发送这个目的地址全为1的广播包,但这样会给整个互联网带来灾难性的负担。 因此网络上的所有路由器都阻止具有这种类型的分组被转发出去,使这样的广播仅限于本地网段。 直接广播地址一个网络中的最后一个地址为直接广播地址,也就是HostID全为1的地址。 主机使用这种地址把一个IP数据报发送到本地网段的所有设备上,路由器会转发这种数据报到特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注意:这个地址在IP数据报中只能作为目的地址。 另外,直接广播地址使一个网段中可分配给设备的地址数减少了1个。 IP地址是0.0.0.0若IP地址全为0,也就是0.0.0.0,则这个IP地址在IP数据报中只能用作源IP地址,这发生在当设备启动时但又不知道自己的IP地址情况下。 在使用DHCP分配IP地址的网络环境中,这样的地址是很常见的。 用户主机为了获得一个可用的IP地址,就给DHCP服务器发送IP分组,并用这样的地址作为源地址,目的地址为255.255.255.255(因为主机这时还不知道DHCP服务器的IP地址)。 NetID为0的IP地址当某个主机向同一网段上的其他主机发送报文时就可以使用这样的地址,分组也不会被路由器转发。 比如12.12.12.0/24这个网络中的一台主机12.12.12.2/24在与同一网络中的另一台主机12.12.12.8/24通信时,目的地址可以是0.0.0.8。 环回地址127网段的所有地址都称为环回地址,主要用来测试网络协议是否工作正常的作用。 比如使用ping 127.1.1.1就可以测试本地TCP/IP协议是否已正确安装。 另外一个用途是当客户进程用环回地址发送报文给位于同一台机器上的服务器进程,比如在浏览器里输入127.1.2.3,这样可以在排除网络路由的情况下用来测试IIS是否正常启动。 专用地址IP地址空间中,有一些IP地址被定义为专用地址,这样的地址不能为Internet网络的设备分配,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因此也称为私有地址。 若要在Internet网上使用这样的地址,必须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或者端口映射技术。 这些专有地址是:10/8 地址范围:10.0.0.0到10.255.255.255 共有2的24次方个地址172.16/12 地址范围:172.16.0.0至172.31.255.255 共有2的20次方个地址192.168/16 地址范围:192.168.0.0至192.168.255.255 共有2的16次方个地址[编辑本段]IPV6发展及其特点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小组(Internet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现行的IP)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我们知道,Internet的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地址用一个32位二进制的数表示一个主机号码,但32位地址资源有限,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因此Internet研究组织发布新的主机标识方法,即IPv6。 在RFC1884中(RFC是Request for Comments Document的缩写。 RFC实际上就是Internet有关服务的一些标准),规定的标准语法建议把IPv6地址的128位(16个字节)写成8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每个整数用四个十六进制位表示,这些数之间用冒号(:)分开,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IPv6特点: 扩展的寻址能力IPv6将IP地址长度从32位扩展到128位,支持更多级别的地址层次、更多的可寻址节点数以及更简单的地址自动配置。 通过在组播地址中增加一个“范围”域提高了多点传送路由的可扩展性。 还定义了一种新的地址类型,称为“任意播地址”,用于发送包给一组节点中的任意一个;简化的报头格式一些IPv4报头字段被删除或变为了可选项,以减少包处理中例行处理的消耗并限制IPv6报头消耗的带宽;对扩展报头和选项支持的改进IP报头选项编码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转发效率,使得对选项长度的限制更宽松,且提供了将来引入新的选项的更大的灵活性;标识流的能力增加了一种新的能力,使得标识属于发送方要求特别处理(如非默认的服务质量获“实时”服务)的特定通信“流”的包成为可能;认证和加密能力IPv6中指定了支持认证、数据完整性和(可选的)数据机密性的扩展功能。 [编辑本段]IP的其他概念1.在电子产品中,IP另一种意思为防水防尘等级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 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 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 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一个标示数字 : 0 无防护 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之防护 IP0- 1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物体侵入 ,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灯具内部之零件。 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IP1- 2 防止大于12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灯具内部之零件。 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于12mm,长度大于80mm)的外物侵入 IP2-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之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的内部零件 IP3- 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之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的内部零件 IP4- 5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 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的灰尘的量并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操作 IP5- 6 尘密 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IP6- 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二个标示数字: 0 无防护 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之防护 IP-0 1 防止滴水侵入, 垂直滴下的水滴(如凝结水)对灯具不会造成有害影响 IP-1 2 倾斜15°时仍可防止滴水侵入 ,当灯具由垂直倾斜至15°时,滴水对灯具不会造成有害影响 IP-2 3 防止喷洒的水侵入,防雨或防上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之方向所喷洒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坏 IP-3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 ,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坏 IP-4 5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 ,防止来自各方向由喷嘴喷射出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坏 IP-5 6 防止大浪的侵入 ,装设于甲板上的灯具,防止因大浪的侵袭而浸水造成损坏 IP-6 7 防止浸水时的水侵入 ,灯具浸在水中一定的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IP-7 8 防止沉没时的水侵入 ,灯具无限期的沉没早指定水压的状况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IP-8 表示Ingress Protection(进入防护)等级的第一标记数字如IP6_ 表示防尘保护等级 (6表示无灰尘进入,参见下表) 第二标记数字如IP_5 表示防水保护等级 (5 表示防护水的喷射,参见下表) 防止固体物质入侵第一个数字定义描述 防止液体入侵– 第二个数字定义描述 0 无防护。 无专门的防护。 0 无防护。 无专门的防护。 1 防护50mm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物。 防护表面积大的物体比如手(不防护蓄意侵入)。 1 防护水滴(垂直落下的水滴) 2 防护12mm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物。 防护手指或其他长度不超过80mm的物体。 2 设备倾斜15度时,防护水滴。 垂直落下的水滴不应引起损害。 3 防护2.5mm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物。 防护直径或厚度超过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 3 防护溅出的水。 以60度角从垂直线两侧溅出的水不应引起损害。 4 防护1.0mm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物。 防护厚度大于1.0mm的金属线或条状物。 4 防护喷水。 当设备倾斜正常位置15度时,从任何方向对准设备的喷水不应引起损害。 5 防护灰尘。 不可能完全阻止灰尘进入,但灰尘进入的数量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5 防护射水。 从任何方向对准设备的射水不应引起损害。 6 不透灰尘。 无灰尘进入。 6 防护大浪。 大浪或强射水进入设备的水量不应引起损害。 7 防护浸水。 在定义的压力和时间下浸入水中时,不应有能引起损害的水量侵入。 8 防护水淹没。 在制造商说明的条件下设备可长时间浸入水中。 防水测试(IP_5)的测试方法和主要的测试条件定义如下: 测试方法 –喷嘴的喷水口内径为6.3mm,放于距离测试样品2.5-3m之处。 水流速率 – 12.5 l/min ±5% 测试持续时间 – 1 min/m2 但是 至少持续3分钟。 测试条件 – 从每个可行的角度对测试样品喷射3.在8088或8086中,IP(instruction pointer)指指令指针寄存器,是CPU内部的一个寄存器,用来存储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偏移量,可以通过JMP指令改变其值,如:JMP AX为用AX值改变IP,从而实现段间跳转。 Property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两部分。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 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 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厉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 本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治环境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 知识产权的三个特点1、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即独占性或垄断性;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只在所确认和保护的地域内有效;3、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即只在规定期限保护。 IPabbr.1. =Internet Protocol 【电脑】国际互联网络通讯协定5.香港警察的一种警衔ip就是督察(Inspector of Police)的简称:小队指挥官。 IP认证IP认证(Identity Preservation Certification)是对企业为保持产品的特定身份(如转基因身份)而建立的保证体系,按照特定标准进行审核、发 证的过程。 IP体系是为防止在食品、饲料和种子生产中潜在的转基因成份的污染,从非转基因作物种子的播种到农产品的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出口、加 工的整个生产供应链中通过严格的控制、检测、可追踪性信息的建立等措施,确保非转基因产品“身份”的纯粹性,并提高产品价值的生产和质量保 证体系。 IP体系的特点是:(1)可追踪性,为产品提供整个生产供应链的全方位信息(2)严格的隔离,杜绝一切非受控材料的意外混入(3)策略性的代表性取样和检测,验证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4)完善的体系文件和程序手册,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5)严格的内外控制,确保IP体系有效运行另:世界规模最大的纸产品和林产品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 简称IP什么是代理IP?代理IP就是代理服务器,英文全称是Proxy Server,其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 形象的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网络浏览器直接去连接其他Internet站点取得网络信息时,须送出Request信号来得到回答,然后对方再把信息以bit方式传送回来。 代理服务器是介于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一台服务器,有了它之后,浏览器不是直接到Web服务器去取回网页而是向代理服务器发出请求,Request信号会先送到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来取回浏览器所需要的信息并传送给你的浏览器。 而且,大部分代理服务器都具有缓冲的功能,就好象一个大的Cache,它有很大的存储空间,它不断将新取得数据储存到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如果浏览器所请求的数据在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已经存在而且是最新的,那么它就不重新从Web服务器取数据,而直接将存储器上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的浏览器,这样就能显著提高浏览速度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Proxy Server(代理服务器)是Internet链路级网关所提供的一种重要的安全功能,它的工作主要在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的对话层。 主要的功能有: 1.突破自身IP访问限制,访问国外站点。 教育网、169网等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代理访问国外网站。 2.访问一些单位或团体内部资源,如某大学FTP(前提是该代理地址在该资源 的允许访问范围之内),使用教育网内地址段免费代理服务器,就可以用于对教育 网开放的各类FTP下载上传,以及各类资料查询共享等服务。 3.突破中国电信的IP封锁:中国电信用户有很多网站是被限制访问的,这种 限制是人为的,不同Serve对地址的封锁是不同的。 所以不能访问时可以换一个国 外的代理服务器试试。 4.提高访问速度:通常代理服务器都设置一个较大的硬盘缓冲区,当有外界 的信息通过时,同时也将其保存到缓冲区中,当其他用户再访问相同的信息时, 则直接由缓冲区中取出信息,传给用户,以提高访问速度。 5.隐藏真实IP:上网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隐藏自己的IP,免受攻击。
网络地址由什么组成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 1、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2、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3、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例如在192.168.0.0这样的网段中,网络号是192.168.0.0,广播地址是192.168.0.255。 因此,在一个局域网中,能配置在计算机中的地址比网段内的地址要少两个,这些地址称之为主机地址。 在上面的例子中,主机地址就只有192.168.0.1至192.168.0.254可以配置在计算机上了。 扩展资料IP地址掩码:为了标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要和地址掩码结合,掩码跟IP地址一样也是32bits,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IP地址网络部分对应的掩码部分全为“1”,主机部分对应的掩码全为“0”。 缺省状态下,如果没有进行子网划分,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利用子网,网络地址的使用会更加有效。 有了子网掩码后,IP地址的标识方法如下:例:192.168.1.1255.255.255.0或者标识成192.168.1.1/24固定IP与动态IP基本上,这两个东西是由于网络公司大量的成长下的产物,例如,如果向中国电信申请一个商业型态的ADSL专线,那他会给一个固定的实体IP,这个实体IP就被称为『固定IP』了。 而若是申请计时制的ADSL,那由于IP可能是由数十人共同使用,因此每次重新开机上网时,这部计算机的IP都不会是固定的,于是就被称为『动态IP』或者是『浮动式IP』。 基本上,这两个都是『实体IP』,只是网络公司用来分配给用户的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名称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IP地址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IP怎么判断一个ip地址是否合法IP地址,用“.”分隔的4个十进制数,范围是0-255,超过范围就是无效的总的来说,ip地址分类由第一个八位组的值来确定,任何一个0到127间的网络地址均是一个a类地址。 任何一个128到191间的网络地址是一个b类地址。 任何一个192到223间的网络地址是一个c类地址。 任何一个第一个八位组在224到239间的网络地址是一个组播地址即d类地址,e类保留。 扩展资料:IP地址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 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IP规定网络上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就好比是邮件上都必须注明收件人地址,邮递员才能将邮件送到。 同理,每个IP信息包都必须包含有目的设备的IP地址,信息包才可以正确地送到目的地。 同一设备不可以拥有多个IP地址,所有使用IP的网络设备至少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IPip地址是由什么组成ip地址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的。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 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 其中A、B、C3类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容纳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 A类IP地址地址范围1.0.0.1到126.255.255.254[2]。 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有个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1]。 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台。 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有209万余个网络。 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C类IP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1]。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D类IP地址D类IP地址在历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即组播地址。 在以太网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组应该在这个网络中应用接收到一个分组的站点。 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10”,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特殊的网址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开头的E类IP地址都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于回路测试,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用“”就可以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 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ip地址的三种编制方式ip地址是四段式10进制数字表示的,但是他实质上是一串32位的二进制码,每段从0-255,例如:192.168.1.2,掩码的格式跟IP地址差不多,但是他更多的时候表示为255.255.255.0,由于二进制的关系,她是不连续的,只是用来划分网段的,最后一节的0表示这个网段有255台主机,如果最后一段是240,那就是15台主机了如今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IP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是因特网协会的ICANN分配的,下有负责北美地区的InterNIC、负责欧洲地区的RIPENIC和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主机地址是由各个网络的系统管理员分配。 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 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网络号ip分类编址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A、B、C三类I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A类地址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它的第1个字节的第一位固定为0.A类地址网络号范围:1.0.0.0---126.0.0.0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10.X.X.X是私有地址。 范围②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B类地址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两位固定为10.B类地址网络号范围:128.0.0.0---191.255.0.0。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②169.254.X.X是保留地址。 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 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 191.255.255.255是广播地址,不能分配。 C类地址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C类地址网络号范围:192.0.0.0---223.255.255.0。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192.168.X.X是私有地址。 D类地址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D类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E类地址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 E类地址范围:240.0.0.0---255.255.255.254IP地址如果只使用ABCDE类来划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一个有500台主机的网络,无法使用C类地址。 但如果使用一个B类地址,6万多个主机地址只有500个被使用,造成IP地址的大量浪费。 因此,IP地址还支持VLSM技术,可以在ABC类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子网。 无类地址除ABCDE以外的IP地址段划分方式,如:192.168.1.0255.255.255.252等分成C段划分的地址网络地址定义1、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2、网络地址则是互联网上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可对节点进行寻址。 IP地址是在互联网上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为每个计算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这样不但能够对计算机进行识别,还能进行信息共享。
河南移动常用DNS服务器地址,首选和备用分别是“211.138.24.66”、“211.138.30.66”。 各省存在差异,具体可以联系当地了解。
1、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2、网络地址(Networkaddress)则是互联网上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的逻辑地址,可对节点进行寻址。IP地址是在互联网上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为每个计算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这样不但能够对计算机进行识别,还能进行信息共享。
使用ip地址寻址。 网络层是第三层,完成从源到达目标节点的数据包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ip地址是标识每一个节点的网络层地址,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目标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目标网络地址,然后根据目标网络地址进行寻址。 经过的每一个路由器都是根据最佳路由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据转发直至到达目标网络,目标节点采用二层地址寻址到目标节点,从而实现到达目标节点的数据转发。
一、IP地址的概念 我们知道因特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联为一体而构成的通信网络的总称。 联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都会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 象这样,人们为了通信的方便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该标识地址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IP地址。 根据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范围内是唯一的。 例如,某台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IP地址为: 很明显,这些数字对于人来说不太好记忆。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将组成计算机的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变成了:210.73.140.2。 二、IP地址的分类 我们说过因特网是把全世界的无数个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个庞大的网间网,每个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其自身的IP地址而被唯一标识的,据此我们也可以设想,在INTERNET上这个庞大的网间网中,每个网络也有自己的标识符。 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很相像,例如有一个电话号码为,这个号码中的前四位表示该电话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的某个电话号码。 与上面的例子类似,我们把计算机的IP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标识;另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主机标识,也就是说某个网络中的特定的计算机号码。 例如,盐城市信息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73.140.2,对于该IP地址,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这样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写成: 网络标识:210.73.140.0 主机标识: 2 合起来写:210.73.140.2 由于网络中包含的计算机有可能不一样多,有的网络可能含有较多的计算机,也有的网络包含较少的计算机,于是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设成三种定位的划分方式,这三种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 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三、IP的寻址规则 1.网络寻址规则 A、 网络地址必须唯一。 B、 网络标识不能以数字127开头。 在A类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 C、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 数字255作为广播地址。 D、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0”,“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 2.主机寻址规则 A、主机标识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 B、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1”,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该机地址是广播地址,而非主机的地址。 C、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0”,如果各个位都为“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有任何主机。 四、IP子网掩码概述 1.子网掩码的概念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2.确定子网掩码数 用于子网掩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 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 定义子网掩码的步骤为: A、确定哪些组地址归我们使用。 比如我们申请到的网络号为 “210.73.a.b”,该网络地址为c类IP地址,网络标识为“210.73”,主机标识为“a.b”。 B、根据我们现在所需的子网数以及将来可能扩充到的子网数,用宿主机的一些位来定义子网掩码。 比如我们现在需要12个子网,将来可能需要16个。 用第三个字节的前四位确定子网掩码。 前四位都置为“1”,即第三个字节为“”,这个数我们暂且称作新的二进制子网掩码。 C、把对应初始网络的各个位都置为“1”,即前两个字节都置为“1”,第四个字节都置为“0”,则子网掩码的间断二进制形式为:“...” D、把这个数转化为间断十进制形式为:“255.255.240.0” 这个数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 掩码的标注 A、无子网的标注法 对无子网的IP地址,可写成主机号为0的掩码。 如IP地址210.73.140.5,掩码为255.255.255.0,也可以缺省掩码,只写IP地址。 B、有子网的标注法 有子网时,一定要二者配对出现。 以C类地址为例。 地址中的前3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后一个字节既表明子网号,又说明主机号,还说明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一个网段。 如果属于同一网络区间,这两个地址间的信息交换就不通过路由器。 如果不属同一网络区间,也就是子网号不同,两个地址的信息交换就要通过路由器进行。 例如: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5的主机来说,其主机标识为,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16的主机来说它的主机标识为,以上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说明这两个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区域中,这两台主机在交换信息时不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10.73.60.1的主机标识为,210.73.60.252的主机标识为,这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000与011不同,说明二者在不同的网络区域,要交换信息需要通过路由器。 其子网上主机号各为1和252。 2.掩码的功用是说明有子网和有几个子网,但子网数只能表示为一个范围,不能确切讲具体几个子网,掩码不说明具体子网号,有子网的掩码格式(对C类地址): 五、IP的其他事项 1.一般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分配IP地址时是按照网络来分配的,因此只有说到网络地址时才能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 2.在分配网络地址时,网络标识是固定的,而计算机标识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下面是三类网络地址的组成形式: A类地址:73.0.0.0 B类地址:160.153.0.0 C类地址:210.73.140.0 上述中的每个0均可以在0~255之间进行变化。 3.因为IP地址的前三位数字已决定了一个IP地址是属于何种类型的网络,所以A类网络地址将无法再分成B类IP地址,B类IP地址也不能再分成C类IP地址。 4.在谈到某一特定的计算机IP地址时不宜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但可以说主机地址是属于哪一个A类、B类、C类网络了。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对IP地址肯定有了了解。 有了IP地址大家就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了,并且可以获得Internet网上的其他信息,例如可以获得Internet上的WWW服务、BBS服务、FTP服务等等。 参考资料: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ADSL上网,有时会提示受限制或无连接,我们可以不要自动获取,手动设置IP地址和DNS来解除故障。
首先用右键单击桌面“网上邻居”—→属性—→本地连接—→属性—→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并双击,此时打开的窗口就是我们要手动设置的IP地址和DNS(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中,应该这样填写:
IP地址:192.168.129.21(此项的21可以使0—255之间的任意数字)
子网掩码:255.255.255.0(在空白处点一下就会自动出来)
默认网关:192.168.129.1(注意,如果这样上不了网的话,你将此项改成:192.168.129.1,IP地址相应地改为:192.168.129.254)
绝大多数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1.1,则电脑的TCP/IP设置按图所说的去填即可。少数路由器并不是上述地址,比如路由器的地址是:192.168.8.1,则电脑的IP地址须填为,默认网关为:192.168.8.1,其它部分不变。
下面为大家罗列了一些常见问题,供大家学习使用。
问:为什么要填IP地址、网关、DNS?
如果是单机拨号上网,是不需要填这些的。不填,或乱填,对上网都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局域网上网(用路由器就属此环境),就一定要正确设置(手工填写或接受自动分配)才可以上网。
问:自动获得和手动填写有什么区别?
所有路由器都有给电脑分配IP地址的功能,所以本地连接的IP地址和DNS都设为自动获取就可以了。但自动获取并不是百试百灵的,建议亲自填写。填了之后可以免去电脑每次开机搜索IP地址造成的迟钝现象。
这个是本地连接自动寻址,如果你可以上网。 那个标示你就不用管他,只是系统犯错了。 如果你一定要处理的话::(1)在托盘上右键点击网络连接图标,选择打开网络连接.如果没有这个图标,在资源浏览器中右键点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这时打开网络连接.(2)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选择属性,弹出对话框.(3)在常规->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选择属性.(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左键点击确定.(5)再确定.自动寻址的现象就会消失.这种方法的原因现在还有时间去琢磨,不过提示正在获取IP地址的现象可能还会发生.另一说法:控制面版——服务——将【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NLA)】此项服务设为自动,并点“启动”。 或者 设为手动获取IP也可以,自己可以试试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