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HTTP 代理与人工智能 (AI):协同作用,打造智能化网络


文章编号:16063 / 分类:互联网资讯 / 更新时间:2024-06-01 16:54:42 / 浏览:

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领域也不例外,HTTP 代理正与 AI 协同起来,打造更智能、更强大的网络解决方案。

HTTP 代理

HTTP 代理是一种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中介的网络组件。它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包括转发请求、缓存响应和管理负载。

HTTP 代理通常用于以下目的:

  • 提高网站性能,通过缓存经常请求的资源
  • 防止恶意流量,通过阻止攻击和恶意软件
  • 控制网络访问,通过实施使用政策
  • 绕过地理限制,通过访问受限的网站和内容

人工智能 (AI)

人工智能是赋予计算机和机器“智能”的能力,使它们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化。该组合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改善网络性能、安全性、效率和整体用户体验的全新方式。

HTTP代理与人工智能AI协同作用,打

协同AI创作是什么?

将两个AI放在一起,一个负责创作,一个负责找茬,最终生产一个创作达人,这种方式可以被称为协同AI创作。

协同AI创作是指将多个AI系统或模型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任务完成。在这种方式中,各个AI系统或模型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在协同AI创作中,一个AI系统负责创作,可以基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训练,快速生成各种类型的作品。而另一个AI系统则负责找茬,即对创作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优化。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创作的质量和效率。

协同AI创作的方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创意设计领域,一个AI系统可以负责生成设计草图,而另一个AI系统则可以对草图进行优化和修改,最终生成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

AI创作的特点:

1、高效性和准确性:AI创作具有高效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内容。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AI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领域,减少人为错误,提供精确的信息和分析。

2、创新性和个性化:AI创作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学习和分析用户的喜好、行为和反馈,AI能够生成独特且创新的内容,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AI还可以探索新的创意和表达方式,推动艺术和文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3、持续性和适应性:AI创作具有持续学习和自我优化的能力。随着数据的不断输入和算法的更新改进,AI能够不断提升其创作水平和质量。同时,AI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创作策略和方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人工智能

CTO王海峰谈百度AI的2020:打造AI新型基础设施、云智一体加速产业智能化

转眼间,2020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有很多变化,也有许多不变的信念与坚守。12月30日,网络发布《网络AI的2020》,以一篇万字长文回顾与总结过去的一年。CTO王海峰总结网络AI在2020年的三大特色:持续 探索科技 前沿、打造AI新型基础设施、云智一体加速产业智能化。

王海峰表示:“世界的2020,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局之年;中国的2020,是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希望之年;网络AI的2020,是坚定信念,拥抱变化,践行“ 科技 为更好“的实干之年。

回望2020年,抗击疫情中,网络AI第一时间贡献了 科技 抗疫、保护生命安全的温度和力量;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中,网络AI是促进创新、构建新格局的新动能;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AI在你搜索的每一条信息和知识里、在地图导航的叮咛声中、在国际会议的同传字幕上、在工厂的无人质检设备上、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持续拓展的里程上……网络AI在我们身边每个角落,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便捷。

2020,网络AI的实干之年继续自己的特色之路:持续创新突破, 探索科技 前沿;自主可控、开源开放,夯实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打造AI新型基础设施;云智一体,使能行业,赋能生态,加速产业智能化。”

一些关键的数字可以窥见网络AI的成绩:在 CVPR、ACL、ECCV、NeurIPS、INTERSPEECH等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和权威竞赛上,网络AI问鼎冠军30多次,论文收录260多篇,持续彰显AI技术领军实力;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网络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中国第一位;今年,网络再次入选《麻省理工 科技 评论》“50家聪明公司”;截止目前,网络共获得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媒体等多方机构颁发的100多个奖项,例如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

除了这些最直接的数字,《网络AI的2020》还全面展现了其在AI新兴基础设施、产业智能化、AI服务 社会 和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的进展和成果。

AI 新型基础设施

2020年,网络AI的四个剪影,描绘出AI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成为坚实的AI基础设施。

第一个剪影,网络大脑6.0勾勒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2020年,网络大脑核心技术突破“知识增强的跨模态深度语义理解”,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场景。另一方面,网络大脑“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升级为AI新型基础设施,更高效地支持AI工业化大生产,帮助产业智能化发展提速。

第二个剪影,网络飞桨持续创新,繁荣的开源生态支持产业发展。飞桨是中国首个开源开放、功能完备、自主可控的产业级深度学习 平台。飞桨开源框架V2.0RC版本,带来“编程一致、动静统一”的全新开发体验,硬件生态伙伴达到20家,适配或者正在适配的芯片/IP型号29种,提供自主可控的坚实底座,加速AI产业生态构建。飞桨凝聚超过265万开发者,训练34万个模型,服务10万家企业。

第三个剪影,前沿技术描绘的未来蓝图。网络发布了国内首个云原生量子计算平台量易伏Quantum Leaf,提供QCompute等量子开发套件,缩短量子编程全生命周期,实现量子工具链闭环。网络超级链拥有链内并行技术、立体网络等425项技术专利,实现单链8.7万TPS 的行业领先网络性能,并作为国内首个项目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网络人工智能还与生物计算和病毒研究相结合,网络开源了线性时间算法Linearfold,可将此次病毒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此外,网络推出的全球首个mRNA疫苗基因序列设计算法LinearDesign,能在16分钟内大大提升疫苗设计的稳定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有效解决了mRNA疫苗研发中最重要的稳定性问题,加速疫苗研发速度。

第四个剪影,云计算铺设的智能经济“高速公路”。今年,网络智能云在业内率先提出AI-Native的云计算架构,发布新一代基础架构网络“太行”,自主研发的云原生数据库产品网络智能云Gaia(盖亚),便捷高效支持产业的智能应用。此外,混合/专有云平台ABC Stack全部支持国产化服务器和操作系统,ABC Stack行业版和企业版重点加持网络自研昆仑AI芯片,实现真正的国产化智能云。

四个“剪影”交叠,“网络AI新基建版图”逐渐清晰。网络正在依托包括网络大脑、飞桨、智能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型AI基础设施,推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能源、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

AI 描绘“万物智能”,产业智能化更加澎湃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也让 社会 各界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等新兴 科技 的重要价值。网络AI一方面通过搜索、地图、输入法、小度、Apollo等产品和平台服务大众,让生活更简单、更便捷;另一方面通过网络AI to B的重要承载者和输出者——网络智能云,为各行各业大规模输送网络的AI技术成果与平台能力,支持产业智能化升级,加快智能经济的到来。

网络AI助力 搜索体验持续优化,更好地连接信息与服务。 网络移动生态是中国领先的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移动生态,在AI技术的加持下,百家号、智能小程序和托管页三大支柱迅速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内容和服务接入平台。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音、视觉、深度学习等AI技术能力,网络搜索也在持续智能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网络地图让出行更简单。 2020年,网络地图坚守AI优势和创新能力升级出行服务,上线熟路导航模式、车道级导航功能、AI室内通和红绿灯倒计时等,已成为国民信赖的权威出行平台。目前,网络地图90%以上的数据生产环节实现AI化,全景地图覆盖全国95%以上的城市,覆盖里程超过300万公里; 语音交互场景也实现迅速增长,网络地图智能语音助手用户量已破4亿。

网络地图AI室内通

AI 全面赋能输入法,市场份额与活跃用户量跃居行业领先。 网络输入法市场份额与月活跃用户量增势迅猛,目前月活突破6亿;多项AI功能取得重大行业突破,其中语音输入能力持续突破,并成为业内首个日均语音请求量破10亿次大关的输入法产品,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8.6%,同时实现离线中英自由说升级突破,网络输入法目前已成为语音输入渗透率最高的第三方手机输入法;手写输入持续升级,手写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

小度“破圈”,拓宽智能助手的应用边界。 小度今年发布了搭载网络鸿鹄芯片的小度智能音箱2红外版、主打在线少儿教育的小度教育智能屏和小度智能早教机、以及超高性价比的智能屏入门级产品小度智能屏Air、随身场景首款新品小度真无线智能耳机和满足每一位家庭成员更多元细分需求的小度智能屏X10,让小度在更多场景和人群实现了“破圈”,加速人工智能硬件的市场普及,拓宽智能助手的应用边界。

Apollo 自动驾驶超过十项中国第一,技术实力领跑行业。 网络Apollo不断刷新智能出行领域的“高难度”。在“万物智能——网络世界2020”大会上,网络完成全球首次全无人驾驶直播,即人工智能系统在没有车内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独立驾驶。网络先后在长沙、沧州、北京开放Apollo G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智能车联产品 Apollo小度车载已进入上百万辆智能 汽车 。网络发布了国内外首个车路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ACE 交通引擎”,扎根中国智能交通新基建,目前已获近20个城市的智能交通新基建订单。

壮“智”凌云,网络智能云加速产业智能化。 2020年在疫情、全球经济局势变化的背景下,以 科技 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提升经济质量的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关键。网络智能云融合了云计算、网络大脑、大数据等网络核心技术,发布“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的全新战略,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成为新基建大潮中加速AI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力量。

网络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在北京海淀、重庆、成都、苏州、宁波、丽江等10+省市落地应用;智慧金融服务近200家金融客户,构建了超过30家的合作伙伴生态,跻身中国金融云解决方案领域第一阵营;网络智慧医疗“灵医智惠”已经服务300多家医院和1500家基层医疗机构,辅助数万名医生,惠及超过千万患者;智能制造覆盖14大行业,100多家企业,30多个合作伙伴,触达50多类垂直场景,在3C、 汽车 、钢铁、能源等行业已规模落地;网络智慧能源已覆盖电网、发电、新能源、清洁能源、石油、化工等场景,携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智能化升级;发布企业智能应用“网络如流”,构建 AI 时代办公流水线,打造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

服务 社会 与人才培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网络AI第一时间加入抗疫防疫的战斗中。网络AI出现在中国疾控中心,助力10个小时就完成了北京四个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出现在地铁高铁等公共场所,解决佩戴口罩及帽子情况下的体温检测;出现在基层随访的电话中,智能外呼平台一秒呼出1500个电话辅助排查及通知,让基层防控人员有时间坐下来吃一口热饭;AI问诊每日调用近万次,机器人战疫解决方案落地30多家医院、机构,网络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实时路况平台为国家防控部署提供参考,发热门诊地图、疫情小区地图、核酸检测机构查询等功能,从不同角度帮助抗疫防疫更快速、更便捷。

网络秉承“ 科技 为更好”的理念,践行企业公民的 社会 责任。网络最早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寻人,截止到2020年12月,网络AI寻人已经累计帮助了近个家庭团聚。网络AI持续支持文化保护、动物保护,例如网络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合作,推出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击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的平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智能化浪潮加剧了全球AI人才的紧缺。面向高校,网络提供了全套教学资源包、实训平台和亿元算力支持,并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目前已举办13期高校师资培训班,培养了1800多位AI教师,支持200余所高校开设AI学分课。前不久,网络飞桨的“大航海”计划公布,其中的“启航”部分面向高校AI人才培养:未来三年,网络飞桨将投入总价值5亿元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全国500所高校,重点培训5000位高校AI教师,与高校联合培养50万AI未来人才。

面向未来

2020年,世界格局不断变化。正如网络CTO王海峰所言:“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理念建新格局, 科技 创新是关键。网络AI的2020,与时代共前行。”

5G+AI催化物联网蝶变 创新应用惠及更多用户

物联网这一概念其实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其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并延伸和扩展到了各式各样的终端之上,简单来说就是实物联入网络,最终实现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而随着现在互联网应用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越来愈多的新模式、新业务不断涌现,也让人们生活、办公、出行的方式也迎来了变化。

5G+AI+大数据实现更智慧的万物互联

说到现在的互联网,5G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相较于其它蜂窝技术,5G 在物联网连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更快速的传输速度,还提供了支持海量连接的高带宽,相比4G,5G 连接密度提高了近十倍,能效密度提升近百倍。这也意味着在人口密度大、智能设备数量庞杂的城市街道、大型场馆和商场,5G的超大吞吐量能够完全胜任这些场景中大量设备的接入使用需求。

正因为5G的到来,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提供了基础。同时在更多设备接入网络之后,为了让设备之间的互联更加智能,大数据和 AI 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时,就会累积大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可用来整理这些数据,配合AI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算法实现不断优化,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物联设备在 5G、大数据和AI的支持下,从以人为主导的互联,逐渐变成了设备自我智能调节,看似都实现了互联的结果,但对于我们这些实际使用的用户来讲,设备之间能够更智能更简单的了解彼此,减少人为控制,体验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在不断推动万物智能互联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先行者企业可以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通信领域的领军人物高通公司。高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提供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5G的普及,高通更是携手合作伙伴,通过汇聚覆盖10大行业的多款产品应用和案例故事,展现了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各种创新,在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共同支持下,今天的物联网不再只局限于万物互联,而是向着万物智联迈进。

物联网创新推动生活场景数字化变革

近年来,得益于数字经济政策环境和创新应用落地土壤,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国内企业创造了增长空间,更多的实际用例将我们平时接触的购物、医疗等领域全部覆盖。更加智能化的互联也让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场景和深度超乎想象。

以医疗行业为例,企业可以利用高通全球化解决方案,将创新产品与医疗场景相融合。其中东集推出的高标准的智慧医疗手持终端,为海内外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了数据采集终端。通过高通骁龙5G移动平台的加持,东集的手持终端支持丰富的全球5G频段,并且同时支持Wi-Fi6 Ready通信技术,即便是在医院路由器高密度连接情况下,仍可保证畅快互联且支持WPA3加密技术,保证病患信息安全传输。加上高通Al引擎,可以让整个终端的算力加倍,承载更多高性能应用的高效运行,无论是输液、查房等临床场景,药房管理等内勤场景,还是检测标本、体检报告配送等外包服务场景都能够支持涵盖,并精确进行分类操作,便携和高效性让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不少,也让患者的就医体验变得更为简洁。

在以往传统的购物过程中,选购商品、排队结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大型商超收银台前,消费者对数米长的结账队伍早已司空见惯,这种形式不仅浪费消费者的购物时间,也影响商超整体的经营效率。

针对于此,超嗨科技通过采用高通的解决方案,在普通智能购物车的基础上,接入新零售领域的AI技术和通信技术,研发出全新智能购物车,搭载骁龙移动平台的购物车,支持Wi-Fi和无线网络、还提供了不错的图形识别性能。在AI算力支持下,消费者进入商场购物时,可以通过智能购物车直接自助扫描商品进行购物。通过网络内置传感器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在购物前支持账号注册/会员登录,购物中支持购物防损、生鲜称重、购物定位与导航等功能,购物后还能实现自助结算,解决了以往线下购物的诸多痛点问题,让用户拥有了全新的线下购物体验。

物联网引领全新工作方式

近年来疫情持续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不少人的工作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线上办公的形式让不少企业在特殊时期也依能够正常运作。而随着这种形式的推广,也诞生出了不少新兴技术和业务模式。通过线上公办模式的持续创新,催生了更高效、低成本和更协同的智能工作方式。

其中钉钉基于高通高性能物联网解决方案还推出了视频会议一体机F2,高通领先的视频技术让F2在10米距离内能实现全高清画面覆盖,高性能AI的加入让会议一体机拥有了自动取景、发言人跟踪、多画面自动导播等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远程音视频沟通、协同能力,更智能高效的会议形式也帮助企业节约差旅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远程高效办公带来不小增益。

加速城市管理和交通系统智能化

过去的十年里,传统意义上的车联网在发展,也努力开放,但不同的厂商、不同的企业都各成一套系统,这让车联网更多止步于“联网的汽车”,而并非一个真正的移动互联时代的产品。而随着现在更多规范和开放接口的出现,成功打破了各厂商之间的壁垒,让城市交通建设朝着更智慧、创新的方向发展。

在汽车领域,高通布局了车载信息处理和C-V2X、数字座舱、云侧终端管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通过配合国内的主机厂商和配件厂商,持续利用其移动通信、计算方面的能力,合作推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利用5G技术致力改善人们的交通出行,使未来的出行交通更加安全、可靠。

除了智慧出行之外,共享出行作为智慧城市的关键出行模式,在提升出行效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九号公司推出了智能共享滑板车S90L,同样也是利用高通平台提供的AI算力,滑板车可自主感知道路信息并检测停车环境,对提升用户骑行安全、规范骑行习惯提供了很大价值;同时该平台支持全球广泛频段,为滑板车在不同国家运营提供稳定、便捷的连接。

总结

今天,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场景和深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上面的一些用例,我们还能看到使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土壤和温湿度等环境数据;妈妈通过智能婴儿监护机的镜头看护自己熟睡中的宝宝;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手持设备高效管理仓库中的所有快递等等使用场景。

也正是通过这些成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我们已经能够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舒适,智能办公带来的企业变革以及共享出行带来的出行便捷,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推动下,物联网行业还将持续挖掘用户的需求,通过与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合,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让设备之间的智慧互联惠及更多用户。

面对这些机遇挑战,其实更需要高通这样的企业来扮演开拓者这一角色,凭借在物联网领域深厚积累和深远布局,各行各业也都愿意与高通合作,通过其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加速以及更多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产品面试,不仅推动了物联网终端普及,也进一步赋能下一代物联网生态系统创新。总之,相信在各类企业和高通的共同合作努力之下,物联网还将在众多领域创造出更大价值。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

人工智能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互联网的发展构建了地球村,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点亮智慧地球村。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叠加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快速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幅整体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速交叉融合发展,有效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成熟、产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应用。 一是确立了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以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发布和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发展目标,并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军民融合、智能化基础设施、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做出了系统部署,为了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把握未来科技发展主导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是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崛起,凭借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积累了庞大规模数据量和数据挖掘利用技术的进步,数据、技术和政策效应相互叠加,催生了一大批新型人工智能企业,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到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近25%,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累计超过项,位列全球第二,特别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智能机器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经处在与世界领先水平,处于与世界一流水平并跑和领跑阶段。 网络、腾讯、阿里、美团、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在搜索、驾驶、家居、人际交互、制造、交通等多个领域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型互联网企业都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业务作为驱动未来业务发展的新抓手,都期望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主导权。 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专业企业分别在智能语音技术、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电信、金融、电力等行业,相关智能技术多次斩获国际大奖。 大疆无人机、京东无人车、新松智能机器人等新型智能设备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和传统产业加速深度融合。 三是以人工智能推进智能经济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业、服务业、农业等经济发展各领域,推动经济快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智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阿里云ET工业大脑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深度挖掘工业大数据,输出“供、研、产、销”全链路智能算法服务,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全面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决策,全力助推中国智造发展。 浙江、广东等地大力推进制造业机器换人,将大量智能机器人“招进”了工厂,促进了智能制造发展和智慧工厂建设。 网络推出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围绕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打造了Apollo和DuerOS两大行业开放生态,加速推动我国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家居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滴滴出行、美团点评等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司机调度、餐饮配送、出行路线等服务优化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组织、运行、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促进了用户服务体验提升和绿色共享经济发展。 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平台金融监管领域,为整治洗钱、欺诈等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利剑,促进金融智能化发展。 海康威视等企业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的发展,促进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发展,无人仓库、无人物流正在快速发展。 四是以人工智能推进智能社会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社会发展领域,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交通等领域,正在深刻改变社会各领域服务模式,促进服务模式创新,人工智能已经点亮了智慧社会生活。 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等正在加速普及,快速精准医疗时代已经开启。 华大基因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基因测序,阿里ET健康大脑正在成为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医生的得力助手,微医集团构建开放式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为现有医疗服务体系赋能。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推动智慧教育体系构建,“未来教师”机器人、高考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正在重塑传统教育模式。 养老领域,“机器人+社区养老”智慧服务模式赋能健康养老服务业,帮助老人在社区或者家里就能享受365天全天候的星级健康养老及关爱服务。 交通领域,高德、网络、腾讯等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实时优化导航服务,让道路交通信息更加通畅,实现了大众出行的大规模协同,促进了社会绿色高效运转。 五是以人工智能推动社会治理能力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工智能发展正在促进了政府社会治理从现象治理向深度治理迈进,深刻改变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启了政府精准社会治理的时代。 城市管理领域,城市数据大脑让城市有了自我感知、自我判断和自我调控能力,城市运行更加智慧化。 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结合手机地图、道路线圈记录的车辆行驶速度和数量,公交车、出租车等运行数据,实现了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和公共资源自动调配,极大地提升了城市交通治理能力。 政务领域,智慧政务助力政务服务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腾讯AI政务基于腾讯微信、QQ等平台自身连接能力,提供智能核身、智能服务、智能分析和智慧应用等服务,满足了互联网实名认证、精准连接人与服务、勾勒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推送等各类政务服务需求。 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精心打造政务机器人,更好地为办事群众提供智能化咨询和引导服务。 安防监控领域,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企业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领域技术快速进步,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庭、小区和社会治安防控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治安防控能力。 环保领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助力智慧环保建设,构建起了在线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智慧环保监管模式,解决了环保监管痛点。 阿里ET环境大脑提供了全景生态分析、智能综合决策、智能环境监督等智慧环保服务,智慧环境大脑正在环保领域推广普及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支撑。 社会信用领域,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启社会信用春天。 芝麻信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处理、挖掘和模型构建,大大提高了经济违约概率预判,助力政府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 安全生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生产全过程安全保障,全面提升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生产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金属冶炼等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预判能力。 科技是国之利器,人工智能发展势不可挡,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窗口已经开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 发展智慧产业、培育智能经济、构建智慧社会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企业发展、产业变革、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和社会演进都将会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牢牢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的全局核心位置,率先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战略制高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联系方式

如何通过AI做智能化转型的一些思考

Jim Gray(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1988年图灵奖获得者)在《科学发展的四个范式》里提出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四个关键阶段 实验科学 —> 理论科学 —> 计算科学 —> 数据科学 实验科学:人类通过经验传承指导行动。 理论科学:人类开始从现象经验里总结理论,抽象出本质规律。 计算科学: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来对未来进行推演。 数据科学:计算机从海量数据中抽象出规律,指导现实行动。 而AI的本质是一种极限理性。 能够通过海量的数据和计算,总结出海量的科学规律。 跟人类决策不一样的是,AI的细粒度非常小,而人的决策一般基于相对有限的经验。 “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 ” ——Herbert Simon,1975年图灵奖、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利用AI的这种极限理性,我们如何影响业务? 1、用高维技术让决策的层级更下沉。 比如像新闻端app,原来的推送规则可能就几十条。 现在今日头条的推送规则”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推荐规则。 2、用实时技术让决策依据和触达更及时。 人的行为数据是实时变化的,而人是没办法实时去分析这些变化的数据。 而AI可以。 它能让决策的依据和触达可以做到更及时。 3、用闭环技术让决策进化永续不断。 AI的迭代速度很快,一开始它提供的决策可能不准确。 但因为它能时刻根据收到的反馈进行迭代。 很快它决策的精准度会超过人类。 当然不是说要抛弃人,而是要利用人的特长和机器的特长相结合。 人擅长感性的、判断的、非常复杂的决策,而机器擅长排程、协调、组织等类型的工作。 因为它不知疲倦,并且非常中立,所以企业转型,是从以人为中心的体系走向人机协同的AI决策体系。 了解了AI的作用,我们再来看,现在企业说的智能化转型说的是啥?其实说的就是如何通过AI帮助我们企业做决策。 AI支持企业经营中的三种决策:执行性决策、业务性决策、战略性决策。 执行性决策:场景决策,降本增效。 一线人员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服务用户。 比如应该给用户推荐什么商品,说什么话。 都属于执行性的决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场景决策。 AI比人更了解人。 所以在做场景决策,会更精准、更科学。 所以在提升效率上非常明显。 但如果只拿AI做场景决策,价值也只是在提升效率上。 并不能本质上改变企业。 业务性决策:业务的再造和创新。 业务性决策主要是针对整个价值链条,目的虽然也是降本增效,但是是通过AI在整个上下游一系列的点上进行优化,让整个供应链效率变得更高,提升企业的核心指标,最终实现业务的再造和创新。 不能在意一个点,要看全局。 业务再造一般是一个1+N的过程。 1就是企业业务中最重要的那个业务目标。 N是业务链条上其他各个环节的指标。 所谓的智能化转型就是通过AI改造这个1,达到极致的业务效果。 同时还要优化各个链条上的各个点。 最终实现整个业务的转型。 战略性决策:全面转型重塑,实现经营质变 战略性决策如果都依赖创始人来决策,这太难了。 主要是犯错的成本太大了。 尤其在转型中,不仅经营业务模式要变,甚至连管理模式也要跟着变。 而AI在这里能帮助创始人改变企业管理模式。 比如原来的实体店,都是金字塔型的经销模式,依赖于人的管理。 而通过AI可以细分管理到每一个门店,管理模式都改变了。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经常犯的两个错误 1、要以终为始地来看智能化转型。 而不是从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这种阶梯式的使用。 否则后期会面临大改大修,甚至重新设计架构。 2、智能化转型是持续经营的实践,非常依赖”对的方法“和”对的人“。 AI只是工具,如何用,谁来用基本决定了用的效果。 成功完成了智能化转型的企业,都做到了新方法、新组织、新工具。 一、新方法:顶层设计打破增长瓶颈,量变到质变 首先一定是通过创始人的顶层设计出发。 老板先得先清楚企业的瓶颈。 然后通过机器的智能去打破这个瓶颈。 二、新组织 CEO领导组织进行变革,并决定什么是质变。 然后新增新的角色CAIO(首席人工智能官) CAIO、业务负责人和CTO形成三元组,组成一个智能化转型的作战指挥部。 然后根据自己的企业的北极星指标进行细化。 在通过AI来改进这些细化的指标,最终通过量变引发北极星指标的质变。 三、新工具 用新型的AI工具降低企业的使用门槛。 数据可以买,算力可以买。 人才得自己培养,毕竟最了解业务的还是公司内部人员。 内容来源 - 混沌周六大课《AI如何帮企业做出更好的经营决策?》

人工智能作用有哪些

人工智能(AI)已经在许多领域和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AI应用场景:

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AI产品推陈出新的介绍?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今年以来,AI热潮不断涌现。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业界普遍认为,《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15日,业内再次推出了银行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监管、和智能运营四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了四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

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界认为,2017年开始,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已开始涌现,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将大大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平。

AI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据了解,目前,网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而联想、华为、京东等企业也已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积极布局。产业界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并不大,在不少细分领域还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15日,恒生电子推出了银行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监管、和智能运营四款人工智能产品,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智能投顾作为新兴的财富管理方式,近年来在券商行业渐渐兴起。不只像恒生电子这些为券商提供IT技术服务的企业,开始参与智能投顾的竞争,近期多家大型券商也相继推出了自家服务APP的智能化应用模块,如国泰君安证券的君弘灵犀、光大证券推出的智投魔方、平安证券的AI慧炒股。

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刘曙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投顾的发展已经有非常长的过程,用模型和策略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但因为现在有了投资者行为数据的收集,可以用机器学习来更好地了解风险偏好,即做用户画像,包括人脸识别、语义识别、语音识别,这样的人工智能手段使得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今年防风险、强监管的主基调下,多省市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恒生电子还推出了一款专门辅助地方金融监管的智能监管工具产品——“智能金盾”。

“该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预警、智能分析、综合监管三个模块,可以对金融监管需要的舆情、资金、产品、交易、企业信息,进行全流程、智能化的监控”,相关产品负责人还介绍道,由人工智能分析以往发生的金融风险案例数据,结合金融政策,可以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提供风险分析模型,帮助对监管对象的金融行为进行评分评级等风险预警措施,最终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近年来,在网络安全防御中出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一般来说,AI主要应用于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恶意软件检测、态势分析等领域。

1、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在网络入侵检测中。

入侵检测技术利用各种手段收集、过滤、处理网络异常流量等数据,并为用户自动生成安全报告,如DDoS检测、僵尸网络检测等。目前,神经网络、分布式代理系统和专家系统都是重要的人工智能入侵检测技术。2016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PatternEx联合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平台AI2。通过分析挖掘360亿条安全相关数据,AI2能够准确预测、检测和防范85%的网络攻击。其他专注于该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Vectra Networks、DarkTrace、Exabeam、CyberX和BluVector。

2、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预测恶意软件防御。

预测恶意软件防御使用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来发现恶意软件家族的特征,预测进化方向,并提前防御。目前,随着恶意病毒的增多和勒索软件的突然出现,企业对恶意软件的保护需求日益迫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系统。2016年9月,安全公司SparkCognition推出了DeepArmor,这是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Cognition”杀毒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和删除恶意文件,保护网络免受未知的网络安全威胁。在2017年2月举行的RSA2017大会上,国内外专家就人工智能在下一代防病毒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预测恶意软件防御的公司包括SparkCognition、Cylance、Deep Instinct和Invincea。

3、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在动态感知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利用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直观地显示和预测网络安全态势,为网络安全预警和防护提供保障,在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系统的防御水平。美国公司Invincea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旗舰产品X,以检测未知的威胁,而英国公司Darktrace开发了一种企业安全免疫系统。国内伟达安防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动态防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动态防御”六大“魔法”系列产品的整合。其他参与此类研究的初创企业包括LogRhythm、SecBI、Avata Intelligence等。

此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运行管理、网络系统安全风险自评估、物联网安全问题等方面。一些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应对物联网安全挑战,包括CyberX、network security、PFP、Dojo-Labs等。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是什么?这个领域才是最关键的》,近年来,在网络安全防御中出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人工智能安全的发展,可以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为实现与工智能(AI)的和谐共生,人类可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

为实现与人工智能(AI)的和谐共生,人类可以选择以下几条路:1. 加强对AI的监管和控制。 人类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AI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利益相一致。 人类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对AI的研发和应用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AI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2. 推进人机协同发展。 人类需要与AI建立更加紧密和深入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人机协同发展。 人类可以通过AI的辅助和支持,完成更加复杂和高效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AI也可以从人类的反馈和指导中不断学习和改进,提高自身的智能水平。 3. 强调人类的优势和特长。 人类需要强调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如创造力、情感、道德判断等,与AI形成互补关系。 人类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创造性和高度人性化的任务中,如艺术创作、情感交流等方面,让AI完成更加机械和重复的任务。 综上所述,为实现与AI的和谐共生,人类需要加强对AI的监管和控制,推进人机协同发展,强调人类的优势和特长,从而实现人类和AI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相关标签: HTTP代理与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化网络协同作用AI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6063.html

上一篇:阿里云服务器退款时间线预计退款到账时间阿...
下一篇:阿里云服务器退款申请从提交到审批阿里云服...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