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演变:从物理限制到无缝扩展 (虚拟化数据中心)


文章编号:15831 / 分类:互联网资讯 / 更新时间:2024-05-16 21:22:26 / 浏览:

引言

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演变从物理限制到无缝扩展

数据中心是现代数字经济的命脉,为计算、存储、网络和应用程序提供基础设施。在过去,数据中心主要依赖昂贵的专用物理服务器来处理工作负载。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出现,数据中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虚拟化技术允许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VM)。

虚拟化的演变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 Type 1 虚拟化:也称为裸机虚拟化,直接在物理服务器的硬件上运行,无需安装无缝扩展。
  2. 超融合基础设施 (HCI)

    超融合基础设施 (HCI) 是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最新演变,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整合到一个单一的、可扩展的平台中。HCI 提供了额外的优势:

    • 简化管理:HCI 提供了集中的管理平台,简化了虚拟化环境的部署和维护。
    • 更高的性能:HCI 使用专用硬件,提供比传统虚拟化数据中心更高的性能和吞吐量。
    • 扩展性增强:HCI 使添加或删除节点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实现更好的可扩展性。

    混合云和多云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虚拟化数据中心与混合云和多云环境相结合,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率。混合云将本地虚拟化数据中心与公共云服务相结合,而多云涉及使用多个云提供商。

    • 混合云:混合云为企业提供了灵活性,可以将工作负载部署在最合适的环境中,无论是本地还是云端。
    • 多云:多云通过分散工作负载和利用多种云服务的优势,提供了额外的弹性和可靠性。

    结论

    虚拟化数据中心已经彻底改变了数据中心景观,提供了更高的资源利用率、灵活性、成本节约、灾难恢复和可扩展性。超融合基础设施、混合云和多云进一步增强了虚拟化数据中心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更具成本效益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虚拟化数据中心将继续演变,提供更多的创新和进步。通过拥抱虚拟化,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 IT 基础设施,加速其数字化转型之旅。


戴尔存储服务器 戴尔的存储梦

凭借直销和零库存,戴尔创造了PC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当年制造出的第一台设备并不是PC,而是存储。 也许在20多年前,迈克尔・戴尔的心中已经播下了存储的种子。 2011年,当戴尔存储不再依靠EMC这根拐杖,戴尔EqualLogic、Compellent等自有产品成了戴尔存储业务的中流砥柱,迈克尔・戴尔可以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的存储梦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如果有人问谁是2011年中国市场上最活跃的存储厂商,很多人可能会给出一致的答案:戴尔公司。 在经历了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之后,戴尔自有存储业务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流动数据”存储理念的提出也让戴尔在存储市场上独树一帜。 戴尔存储更具远见 戴尔201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戴尔自身的存储业务增长了15%。 以EqualLogic为例,该存储产品线持续获得高利润。 此外,Compellent存储业务收入实现了97%的增长。 2011年,戴尔存储表现出非常强的活力。 过去十年是全球存储市场快速发展的十年。 存储从服务器的附属发展到现在,已经能与服务器平起平坐。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累积,我们在短短几年之内就经历了从GB级时代到TB级时代再到PB级时代的飞跃。 存储产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用来存储数据的盒子,而是具有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成为IT基础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存储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让将存储业务重心转移到自有存储产品上来的戴尔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一系列成功的收购不仅让戴尔获得了全新的存储技术,而且使戴尔积蓄了多年的存储力量得以全部释放。 2011年上半年,戴尔公司曾预测,到2014年,其存储业务的收入将增加一倍,达到 40亿~50 亿美元。 戴尔全球副总裁、存储业务总经理Darren Thomas表示:“存储业务是我们的一项关键资产。 我们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销售存储产品的利润也相当丰厚。 未来,我们的存储业务将主要围绕自己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展开。 存储业务对于戴尔提高利润率和落实企业解决方案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戴尔201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括EqualLogic和Compellent在内的戴尔品牌的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 据记者了解,戴尔自己开发的存储产品的收入已占公司存储业务总收入的80%左右,利润的90%以上,而戴尔与EMC的联合品牌产品对利润率的贡献小于10%。 2011年,戴尔停止了与EMC多年的合作,曾经是戴尔存储中坚力量的Dell|EMC联合品牌的产品将彻底从市场上消失。 此次在许多人预料之中的分手并没有引来业界的扼腕叹息,反而被看成是戴尔存储走向成熟的新起点。 戴尔企业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Brad Andersen介绍说:“在中小企业市场上,戴尔自己的存储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其中EqualLogic仍然是iSCSI存储市场的领头羊。 Compellent已经在47个国家进行销售,自并购之后增加了 20 个新的国家和地区。 ”戴尔自有知识产品权存储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戴尔在存储方面的底气,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戴尔在中端和低端存储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 一次次成功的收购也增强了市场和用户对戴尔存储的关注度。 戴尔存储异军突起不仅得益于存储产品线实力的增强,而且得益于戴尔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整体实力的提升。 数据中心的演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理数据中心的优化,第二阶段是建设虚拟化的数据中心,第三阶段是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 ESG分析师王丛表示:“戴尔EqualLogic、Compellent等中端存储基于虚拟化、横向扩展等创新技术,因此在数据中心演进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 戴尔VIS(虚拟集成系统)的推出有利于戴尔在数据中心虚拟化管理层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齐全的产品线不仅可以让戴尔在存储层面实现横向集成,而且可以在数据中心层面实现纵向集成,从而帮助用户轻松实现系统的整合和资源的调配,达到戴尔‘流动数据’的目标。 ” “流动数据”曾经是Compellent倡导的存储理念。 在Compellent并入戴尔后,“流动数据”演变成了戴尔整个存储战略的核心。 戴尔企业级存储产品营销执行总监Travis Vigil表示:“所谓流动数据,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将数据以适合的成本存储到正确的存储系统中。 原来,‘流动数据’仅指Compellent系列解决方案。 现在,‘流动数据’涵盖戴尔所有的存储产品线,不仅包括模块化的存储系统,而且包括文件存储系统。 戴尔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处理块数据和并行文件系统。 ‘流动数据’理念与戴尔存储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以前,戴尔存储并没有一个鲜明、统一的理念做指导,“流动数据”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戴尔在存储市场已经自成一派。 存储只是数据中心整体架构中的一小部分。 如今,用户更倾向于站在数据中心的高度去考量IT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架构的角度看,戴尔存储都能与其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相适合。 这让戴尔存储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变得游刃有余。 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正在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以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存储创新将IT从一个僵化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一个灵活的生产中心。 构建‘流动数据’产品组合的目的是,让存储产品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能够不断搜寻客户的最大利益点,而无需等待客户主动采取行动。 ” 整合不是生拉硬扯 最让戴尔引以为豪的是,所有被收购的存储业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尤以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业务表现最为亮眼。 收购EqualLogic之后,戴尔在三年中让EqualLogic的收入增长了8倍。 近几年,存储市场上的并购事件层出不穷。 EMC进行的并购主要侧重于市场层面,目的是不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迅速增加公司的整体营收。 因此,EMC收购的厂商并不限于存储厂商,而是扩展到了与存储相关的服务器虚拟化、安全甚至是数据分析等领域。 NetApp在并购上比较谨慎,其收购侧重于技术层面,主要看有没有新的技术能弥补其现有方案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想增加业务收入。 戴尔在存储领域的收购策略是市场、技术兼顾。 2008年2月,戴尔完成了对EqualLogic的收购。 当时的市场是FC SAN一统天下,而iSCSI存储才刚刚兴起,用户对这种新兴存储技术还有许多疑问和争论。 IDC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亚太区外部磁盘存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戴尔以27.2%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国iSCSI存储市场第一。 今天,EqualLogic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戴尔在iSCSI存储领域领头羊的地位说明,戴尔别具慧眼。 戴尔整体存储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戴尔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如果把业务单纯建立在成本和价格之上,那种优势是不会持久的,因为迟早有人会推出比戴尔的产品更便宜的产品。 因此,维护客户以及员工的忠诚度才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上策。 在戴尔刚刚完成对Compellent的收购后不久,记者曾去过戴尔公司北京办公室,发现从前台到办公区的显眼位置都摆放着印有Compellent员工头像的易拉宝。 据戴尔公司的公关人员介绍,这些来自Compellent的同事已经成了戴尔办公室里的明星。 2011年8 月 22 日是戴尔并购 Compellent 公司6个月的纪念日。 在过去半年中,Compellent的客户增加了700多个,销售渠道的规模扩大了 4 倍,员工人数增长超过 60%。 戴尔对被收购公司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尊重人才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戴尔在进行产品线整合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被收购公司的特色。 在服务器领域,戴尔的一贯追求是标准化、通用化。 在整合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产品时,戴尔并没有一刀切,硬把收购来的产品往标准化、通用化的道路上拉,反而是保证了EqualLogic和Compellent血统的纯正,没有改变其架构,而是将虚拟化、横向扩展、动态分层、精简配置等技术继续发扬光大。 Travis Vigil介绍说:“每收购一个厂商,戴尔都会增加对被收购技术的研发投入。 比如,EqualLogic被收购后,其产品的研发人员到现在已经增加了一倍。 ”戴尔擅长将收购来的不同技术进行整合。 举例来说,最新推出的EqualLogic FS7500就是被戴尔收购的Exanet的并行文件技术与EqualLogic存储系统的结晶。 未来,戴尔还计划将通过收购Ocarina获得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加入到Compellent存储系统中。 Travis Vigil介绍说:“戴尔存储目前的策略是,让收购来的各条存储产品线保持相对独立,同时将研发的重点放在文件系统上。 戴尔已经将文件系统处理功能加入到PowerVault和EqualLogic两条产品线中,未来还将把文件系统处理功能引入到Compellent产品中。 ”戴尔现在的许多存储研发工作都是由多个实验室协同完成的。 比如,EqualLogic FS7500就是3个实验室协同工作的成果。 未来,将Ocarina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融入到所有存储产品线中的工作可能要由5个实验室共同完成。 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正逐渐成为存储市场上技术与理念的领导者。 这一点已为广大客户所接受。 Compellent和EqualLogic本身都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 因此,能够继承这些品牌的优良血统并继续前进,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对于客户来说,戴尔的‘流动数据’方案不仅包括一系列存储产品组合,而且涵盖了存储设备内部以及整个IT环境中的数据管理和移动。 戴尔的‘流动数据’解决方案是应客户需求而生的,旨在让数据在服务器、存储和云之间无缝、自动化地移动。 ” 戴尔存储是潜力股 在过去6个月中,戴尔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许多人看好戴尔存储,不仅仅因为戴尔存储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活力,而是更看重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若论存储产品线的广度,戴尔不比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弱。 戴尔存储覆盖了直连存储、SAN、NAS、iSCSI存储、统一存储、存储交换机,就连现在比较冷门的产品,比如磁带、对象存储等,戴尔也都在耕耘。 在云计算时代,那些曾经在FC SAN时代称雄的存储厂商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这些厂商虽然在金融、电信等领域拥有相当大的装机量,但其现在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客户旧有设备的升级改造。 为了维护现有的客户群,这些厂商只能在原有的SAN设备上进行扩展和改进,而不是采用革命性的技术。 现在,新兴的用户群主要来自于Web 2.0、富媒体等领域。 这些用户需要的是更具创新性的且能满足其灵活扩展需求的存储产品。 王丛表示:“与那些束手束脚的传统SAN厂商相比,戴尔不会背上历史遗留技术的沉重包袱,而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存储技术的创新中,因此其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 中端存储市场是戴尔的一个优势领域。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存储产品架构都是基于20年前的用户需求设计的,因此在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 戴尔EqualLogic存储采用的是革命性的横向扩展架构,并且充分利用了虚拟化技术,因此更受云用户的肯睐。 据戴尔公司的统计,一套FC SAN 系统5年的整体拥有成本是一套EqualLogic解决方案的3倍。 在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当中,iSCSI SAN已经渐渐成为主流。 ESG 对虚拟化用户的调研结果显示,55%的用户为服务器虚拟化应用部署了iSCSI SAN,46%的用户将10Gb以太网作为首选的存储网络。 iSCSI SAN正在成为云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端存储领域,戴尔还有一件利器,那就是Compellent存储。 以前,Compellent公司之所以没有向高端发展是因为受到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限制。 从技术架构的角度看,Compellent存储从现在的中端延伸至高端是不存在技术障碍的。 如今, Compellent已归入戴尔旗下,一切阻碍Compellent走向高端的限制条件都已不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戴尔公司愿不愿意向高端市场推进。 毕竟戴尔存储的主要优势还是集中体现在中端市场。 另外,从整个公司的层面看,戴尔还是致力于服务x86服务器市场,而高端存储主要以服务大型机、小型机客户为主,这不是戴尔业务的重点。 时至今日,并购似乎已经成了存储市场的主旋律。 12月12日,ASG Software Solutions宣布正式收购数据保护和归档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安腾普公司。 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的数据备份和数据保护软件厂商越来越少。 2011年,戴尔虽然在虚拟化管理软件和方案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存储管理、数据备份、数据保护软件方面一直按兵不动。 戴尔已经拥有了比较齐全的存储硬件产品线,按照“木桶理论”推断,戴尔下一步应该在其短板――存储软件上实现突破。 这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Darren Thomas表示:“戴尔将继续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加强对现有产品的集成,同时还将寻求新的收购机会。 业界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合作关系。 我们还将继续为戴尔和EMC共同的客户提供支持。 EqualLogic和Compellent是出色的解决方案,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我们将把业务重点转向提供使用戴尔自己技术的存储产品。 ” 虽然迈克尔・戴尔早就表示,戴尔公司已经不再是PC公司,而是转向企业级解决方案与服务领域,但是戴尔的直销模式及其在IT消费产品市场上取得的成功,让戴尔公司身上一直留有很深的销售型公司的印记。 在存储领域,用户更信赖那些专业性的技术型公司。 因此,除了继续发挥销售上的优势以外,戴尔还应该不断增强技术上的领先性,提升专业度,通过对软硬件以及服务的整合,树立一个专业顾问式的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象。 Darren Thomas表示:“通过收购EqualLogic与Compellent,我们可以向客户交付行业领先的存储技术及解决方案。 通过收购Exanet、Ocarina等,我们还在不断集成新的关键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戴尔的‘流动数据’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拥有比传统存储厂商更具优势的核心技术。 我们还将继续开发并推出能够在整体解决方案中始终保持一致性的数据压缩技术,并将通过加强存储与服务器、网络技术的紧密集成,为客户提供易用的且具有更高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的解决方案将更加完善。 ”

数据中心架构的变革 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

随着服务器虚拟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部署,企业正在经历数据中心的重大革新,以提高IT灵活性和有效性能。 企业正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1、如何应对管理数据的快速增长?企业在谋求进一步地降低成本与提高利润率的过程中,带来了数据以TB级别的增长速度,如何方便且快捷地管理大量的数据成了最头痛的问题。 企业采用的最普遍的做法是增加存储设备或者增加服务器来进行管理,但是这种做法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附带问题。 2、如何控制数据中心的能耗?企业增加设备的同时,必然需要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同时增加了数据中心的能耗。 而这样的情况,与“绿色存储”的概念是背道而驰的。 3、如何快速做好快速的备份和恢复?企业渐渐发现,传统的备份和恢复已不能满足要求。 磁带用来备份大量永久性数据还能发挥一些作用,但是用它来恢复数据其速度是让企业无法忍受的。 4、如何提高IT员工的工作效率?很多企业的劳动密集型的人工任务降低了IT员工的工作效率。 Gartner的研究也表明,如今的企业IT部门都希望能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这使得既要管理基础架构的复杂度、又要满足更严格的服务要求并提高员工生产力变得难上加难。 客户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部门要求,让劳力密集型工作变得更加自动化,使IT基础架构不断扩展、更加透明。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众多存储厂商一直都倾力打造完美虚拟存储平台,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设备利用率和数据中心的电力、空间及散热效率。 NetApp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NetApp的网络存储技术融合于VMware的全线数据中心虚拟化软件中,从而加快了数据中心的转型,为客户创造效益。 NetApp大中华区总经理柯志明向记者介绍了近期推出的这三款新软件的功能: SnapManager for VirtualInfrastructure它能够为虚拟机提供自动化数据保护和恢复,以保护用户的VMware虚拟环境,同时,该软件也极大地降低了手动备份和恢复造成的人为错误,消除了由传统主机服务器备份和恢复造成的中断和性能方面的影响,显著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使用户能够更放心地进行数据保护。 SnapManager Compabilitywith VMware Virtualization:所有运行于Windows的NetAppSnapManager产品都能够与VMware虚拟化软件进行整合,将其独特的应用管理功能扩展到虚拟领域,提供同时可用于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的通用数据管理工具。 Provisioning Manager:该软件通过政策主导的自动化功能,加快了现有存储的配置进程,改善了容量利用率、减少了因人为出错而造成的数据丢失。 虚拟服务器和物理服务器环境的存储配置中复杂的手动流程因此化繁为简,IT员工也得以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工作。

什么是虚拟化技术,为什么要虚拟化技术?

一.什么是虚拟化?简单来讲,虚拟化就是为一些组件创建虚拟(而不是物理)版本的过程。 虚拟化可以应用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设备、应用或网络。 但是,服务器虚拟化才是虚拟化的核心。 现如今的 x86 服务器的设计存在局限性,每次只能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和应用,这为 IT 部门带来了挑战。 因此,即使是小型数据中心也必须部署大量服务器,而每台服务器的容量利用率只有 5% 到 15%,无论以哪种标准来衡量,都十分的低效。 虚拟化使用软件来模拟硬件并创建虚拟计算机系统。 这样一来,企业便可以在单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系统,也就是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而这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以及提高效益。 二.为什么要虚拟化?虚拟化技术能为我们解决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技术:1、服务器整合技术:这个技术在没有虚拟化技术之前是很难完成的。 因为什么东西都是实际存在的,想把两个工作相对较少的服务器整合到一起是很困难的。 然而当有了虚拟化技术以后使这种服务器整合技术变得非常容易。 而这个技术需要借助我下面介绍的2、3条技术。 2、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技术是只在每台服务器上安装一个负载均衡器,然后设置很多的调度算法及临界值。 来判断此时此刻服务器的压力是轻还是重。 然后根据轻重来完成服务器的合并,而合并又依据了第三条技术。 3、动态迁移技术:这个技术是前两个技术的根基,但是却不只仅仅限于前两个技术。 它的目的是可以在服务器开启的状态下,把其上面的虚拟机迁移到其他的服务器上面。 工作原理大体是先将目标服务器上模拟出此服务器的硬件状态,然后迁移数据,最后释放此服务器的信息。 4、克隆技术:这个技术说起来和上面那个技术很像,但是却不一样。 克隆技术是把一台服务器的环境配置好了后可以通过克隆技术使其他的机子都达到和这台机子一样的效果,假如要配置100台甚至1000台服务器的话这种克隆技术是非常可观的。 它和动态迁移的区别是在服务器不停机的状态下,动态迁移要求迁移的彼此必须是共享内存的,但是克隆并没有这个限制。 5、灾难恢复技术:灾难恢复是所有大型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当一些意外发生时,比如:突然断电,硬件损坏,洪水,地震,等一系列情况是,如何把灾难所造成的数据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是不损失。 这要依靠第六条技术。 6、虚拟快照技术:虚拟快照技术是将虚拟机此时的状态像照片一样保存下来,当然我说的很容易,其实现原理需要非常复杂,包括cpu运行状态,内存中的数据等等。 这样保存下这些虚拟技术当发生灾难或者某些失误导致虚拟机出问题时,可以很快恢复。 7、改善系统可用性。 这里的可用性只得是零 down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可以使得效率最大化。 而零down机的前提是每台服务器必须要有一个镜像,在主虚拟机和次虚拟机之间有一条心跳线来维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心跳线停止时,次虚拟机立马启动,代替主虚拟机。 8、安全性:我们直到虚拟化在硬件层上都有一层VMM来时时刻刻侦测每台虚拟机的动向,包括捕获异常,解决门事件,完成调度等等。 所以当一些危险因素来临时由于VMM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非常快的侦测到这个问题并解决它。 这能比以前的硬件层上面直接是操作系统快速很多。

【DaaS描绘 新一代数据中心蓝图】新一代数据中心

当你的数据中心拥有一两万台服务器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对数据中心的看法和以前截然不同。 数据中心规模越大,对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可靠性、面向业务的灵活性等方面的体验就越深刻,对服务器托管、存储计算、网络带宽、能源消耗、数据安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为此,从本期开始,企业计算栏目将对全新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展开系列调查式报道,期待读者深入关注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变化。 第一期报道从世纪互联开始,在向DaaS(Datacenter as a Service)业务模式演变过程之中,世纪互联迈向了新一代数据中心。 世纪互联创建于1996年,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电信中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之一,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IDC)、互联网内容分发/加速服务(CDN)以及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和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 现在,世纪互联在国内已经部署了10个以上的绿色独立机房,全网处理能力超过250Gbps,在北京拥有超过一万平方米的电信级数据中心,在华南、华东及全国其他城市也拥有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大型电信级数据中心。 据记者日常接触的不少全球500强企业用户反映,他们中有不少企业把自己的数据中心托管在了世纪互联。 这些企业的业务需求是国际化的,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靠性、连续性等方面的要求还在不断提升。 因此,这一方面要求世纪互联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向国际看齐;另一方面,也要求世纪互联在绿色节能、虚拟化资源、自动化管理等方面提升应用水平。 DaaS的驱动力 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未来业务模式是DaaS,也就是数据中心向公用化发展。 这种业务发展模式要求数据中心必须走全面的资源虚拟化和管理自动化的技术路线,系统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高可用性和容灾设计,并且向大规模集中化发展。 虚拟化与自动化的技术路线 要实现DaaS模式下数据中心的公用化,必须利用虚拟化和自动化等技术整合网络、存储和计算等资源,并全面提供整个技术环境的IT资源公用化。 另外,互联网数据中心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利用虚拟化和自动化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也成为了互联网数据中心之间的重要竞争手段。 据世纪互联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早期的数据中心里,企业必须为很多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冗余的服务器资源、冗余的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用于应付企业应用系统的峰值现象,这就造成数据中心里服务器等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象。 现在,只要实现初步的服务器虚拟化,就可以打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隔阂,让不同应用共享虚拟化的冗余资源,应付峰值问题。 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层面,服务器和存储资源虚拟化了,就可以实现跨数据中心的资源冗余、资源调动和异地容灾,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中心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业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在世纪互联的客户中有不少“”公司,以这些公司的网站为例,网站的所有服务在虚拟化之后都按需使用、按需支付。 过去,网站新业务的开展往往意味着一系列资源(服务器、带宽、存储以及与之相关的外围设备等)的成本投入。 而在DaaS的业务模式下,构建在虚拟化和自动化等技术基础上的新一代IDC,客户无需关注资源的物理位置,无需对任何物理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和维护,只需通过统一接口根据自身需要提交各项“任务”即可获得快速的、可定制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非常接近IBM曾经提出的“On Demand”模式。 据世纪互联数据中心董事长助理任江介绍,世纪互联并不做单一服务器上的简单虚拟机业务,而看重跨数据中心的全面虚拟化。 目前,世纪互联正处于进入数据中心虚拟化阶段,也就是将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等虚拟化资源作为资源池,通过统一的接口供上层应用按需调用。 世纪互联基于虚拟化的ICS服务与云存储服务已经进入了规模测试阶段,在近期即将推出。 “这样就有效地屏蔽了数据中心的底层复杂性,客户只需去关心商业模式、网站的服务内容,而我们要做的是从技术上、资源上,包括资本投入方面来提供支持。 ”任江说:“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这可为用户实现业务的灵活性以及更短的应用部署时间;从IDC的角度来说,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而成本却明显降低。 ” 世纪互联在实现虚拟化方面已经积累了自己的独特经验。 任江指出,虚拟化的投入和回报并不是一条笔直的斜线,而是一条曲线。 虚拟化的规模有一个平衡数值,虚拟化的规模太小价值会有限,虚拟化的规模太大也并不经济,因为虚拟化是有性能开销的。 “抓住了虚拟化规模的平衡数值就可以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率,超过了这个数值,效率就会下降。 此外,实现虚拟化,也是在业务上实现SOA的基础。 就像SaaS的概念一样,DaaS是我们的业务目标,就是把服务器、存储和带宽资源虚拟化,把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服务来向用户提供。 ”任江在介绍虚拟化情况时说道。 容灾不如避灾 任何企业都不希望自己的关键业务系统宕机,也不希望自己的业务数据发生丢失。 在虚拟化基础上实现服务器的高可靠性并不困难,数据保护和快速恢复成为了业务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世纪互联要向托管的企业承诺服务质量,势必要在容灾和避灾方面下足工夫。 否则,一旦托管客户业务中断,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关于数据备份方面的服务,任江介绍到,世纪互联对于其关键业务引进了一套避灾系统。 一般来讲,初级数据备份和进一步的灾难备份是一般用户的备份手段,但是这些都是在发生了数据损失之后进行恢复。 因此,这些备份方法还是对业务的连续性有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世纪互联目前与供应商合作,运行了一套避免数据损失的“避灾”存储系统。 这套存储系统已经经过国外一些航空航天系统的运行测试,它把数据在存储的时候切分成碎片,以20%左右的冗余度分散存储在不同数据中心的多个存储服务器上,因而没有单点失效的问题。 这一技术进步源于网络带宽和存储成本的降低。 在目前数据中心非常发达、高速网络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这样把数据切碎后分散放置,既保护了企业的隐私,其成本上升也能接受,还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IDC能源问题凸显 在很多国外的企业数据中心里,管理维护成本居首位,设备采购成本是第二位,能源成本位列第三位。 在国内的大型数据中心,由于规模效益以及国内人员成本略低,管理维护成本退居第二位。 如果数据中心的设备以用户托管为主,那么设备采购成本也不是首位。 能源成本已经高居国内众多大型数据中心成本首位,世纪互联也是如此。 如今,在能源价格急剧攀升的严峻形势下,能源成本日益受到世纪互联的重视。 对于一般的企业数据中心而言,电力成本高低无关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在IDC行业,能源成本已经成为世纪互联树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从数据中心建设环节开始,世纪互联就格外注重绿色环保。 采用多项技术降低能耗 由于世纪互联的大量客户来自国外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对数据中心的标准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世纪互联数据中心的建设也严格遵循了国际上的相关标准。 近期全面投入使用的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是参照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美国电信产业协会)-942 T4级主要标准设计建设的,数据中心所在的楼为五层建筑,按抗震8级设计,其中一层和二层用于数据中心。 在供电方面,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采用双路冗余电力系统,同时,还采用了柴油发电机组,可在公共电网断电时支持机组满载运行24小时。 在制冷方式上,2号数据中心采用的是水冷式空调系统。 据统计,通常情况下,在一个6000平方米的机房中所需的总冷量约为6000kw,以此为基数计算,风冷空调系统的电源输入总功率比水冷系统的电源输入总功率高33%,也就是功耗高33%。 水冷式空调不仅单位冷量所耗费的电力比风冷空调要低,并且机房内的回风还会送回到空调重新进行冷却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当然,水冷式空调系统的结构要比风冷式空调复杂。 在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使用的水冷式空调系统中,包括冷冻水生产系统(冷水机组+冷却塔)和水冷型精密空调,以及监控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此外还有较为复杂的传送冷水的管路系统。 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还有另外一个节能秘笈――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利用冬天室外的冷空气为数据中心散热的。 在北京,每年冬天室外温度低于5℃的时间有3个月以上,这是板式换热器发挥作用的绝佳时期。 据测算,在6000平方米的机房中,如果使用板式换热器,在室外温度低于5℃时,可以关掉冷水机组,此时,风冷空调系统比水冷系统的电源输入总功率高215%。 此外,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还使用了湿膜加湿器。 精密空调当然可以为机房加湿,但代价要大得多,而湿膜加湿器的功率消耗仅是空调加湿器的5%左右。 根据使用经验,3000至5000平方米以上的机房用水冷空调较为合算;如果机房较小,用水冷式空调就不太划算了,因为其系统较为复杂。 设计和管理决定节能成败 机房设计和建造中的许多细节也可以对节能起到巨大作用。 例如,在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机房中就采用了冷热走廊设计,即机柜是面对面、背对背安装的,所有冷风从地板下吹出来,送到服务器的正面,经过服务器后的热空气吹到热通道,然后传输到天花板的热风口,最后经天花板上面的空间送到空调的回风口。 这就减少了冷热空气混合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制冷效率。 此外,世纪互联还自己设计机柜,增大机柜门上的通风网孔,以提高通风率;机柜的前后门和侧板均可快速拆卸,这样,在功率高于每机柜4KVA时,可拆除机柜的后门,并安装将空气水平吸入柜内的抽风组件(ARU)。 还有地板也是节能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 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机房的地板高度远高于我国2000年修订的机房建设标准中规定的300毫米,这就减少了空调冷风传送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其还使用了通风率可调节的高压铸铝地板,并且可以根据机柜负荷的高低来调节通风地板的面积。 除了在硬件上采购绿色节能的基础设施以外,在管理上世纪互联也充分考虑了如何提高节能效率、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使用机房监控系统,把机房管理带向精确化和自动化,也是节约机房运维费用的一个良方,因为数据中心的成本不仅包括电力,人员成本同样是重要的费用支出项目。 并且,使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更全面、更及时地监控机房中的各种安全因素。 世纪互联2号数据中心机房使用的机房监控系统,通过安置在热点上的传感器,可以对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布线和机房内各种设备(包括UPS、配电柜、PDU、发电机组、精密空调等)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包括漏水、漏油、温湿度、机柜电流、配电柜等各项参数的情况,这为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比如,机柜断电以前要靠人为巡视发现,现在监控系统会在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并会把信息发送到值班运维人员的手机上。 再比如,机柜需要的冷量和通过的电流成正比,使用带电流显示的PDU之后,可以根据电流大小来调节出风口的大小,以达到节能效果。 据了解,世纪互联的其他自有机房的绿化改造也在按照计划积极开展。 任江表示,从更长远来看,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是集中化,向大型规模化的数据中心发展才能实现更绿色,分散的数据中心将被淘汰。 IBM专家点评 世纪互联是我国较早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企业,存在典型的早期大型数据中心特性,这些数据中心的通病就是缺乏对绿色节能的考虑。 伴随着业务的高速扩展,电力消耗、机房散热和有效利用空间成为了企业越来越急需解决的严重问题。 具有国内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经验和水平的世纪互联,对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有着领先的认识。 “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理念在其新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是绿色设计的数据中心,也就是所谓的“Green by Design”。 世纪互联认识到数据中心的“绿色”是从设计到实施再到综合治理才能实现的。 他们采用了诸如水冷式空调、板式换热器、冷热走廊和提高机房地板等设备和设计,以此来有效地提高电能利用率,并降低散热效率。 IBM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方面,也有着全面的解决方案和领先的技术,尤其是绿色数据中心节能服务和高性能虚拟化技术产品引领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 其次,世纪互联在数据中心如何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并灵活和快速应用部署方面有着很高的认识和前瞻性,这与IBM不谋而合。 “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所谈及的未来虚拟化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机上的虚拟化,而是整个数据中心,乃至跨数据中心的虚拟化。 所有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均被虚拟化作为共享资源。 所有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不仅更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任何应用均被配置了相应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可以被快速地部署实施。 数据中心也因此转变为高效的服务实体(即所谓的公用化),以灵活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 不仅如此,世纪互联根据其自身的业务特点,兼顾到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性,利用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和方案,为实现“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世纪互联由于其领先的实践和高瞻远瞩的理念,其数据中心的建设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引领国内高端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

数据中心的虚拟化

企业级的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是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如能根据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变化,如何实现这些技术,虚拟化技术,或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创建等,都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快速变化的商业需求和有着大规模能耗和制冷需求的最新技术都在催生数据中心的改变,而这些则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巨额资金,举例来说,刀片服务器的问世彻底改变了每平米的能耗和制冷需求,因为刀片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大的能源及散发更多的热量。 市场咨询公司Gartner预计,刀片会在未来被更加灵活的服务器类型所代替,这类服务器的计算架构会把内存、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一起作为共享资源池看待,然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把这些资源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用户不用依赖硬件厂商来决定每台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而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购买资源,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和利用。 IT部门可以把32片刀片服务器和部分内存模块合并在一个大型服务器内,作为一个固定的计算单元来使用,这样的做法是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来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但是,刀片服务器是无法根据IT部门运行的应用软件来进行优化配置的。 Gartner认为数据中心的设计原理是很简单的,就是计算出当前的需求,再把未来15到20年的增长需求估算在内,就可以建设配套设施了。 最新建造的数据中心开放时通常会有大量的空置空间,整个数据中心都要依靠UPS,供水,供电和制冷系统的支持,但多数空间却是闲置的。 这就导致了硬件设备和供电系统的费用居高不下,这种模式是低效的。 而分散建造数据中心的方法是价格每个区域都是独立配置的,但这并不会意味着数据中心会被分散,分析预测,企业数据中心作为私有云运行,这种灵活的计算网络通过谷歌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共提供商进行模块化,然后在内部对企业自己的用户进行管理。 私有云会需要后操作系统来把所有的企业分布式资源作为单独的计算池来管理,分析师预测,虚拟化的日益普及是源于X86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故障,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每台服务器的功效,从而导致了无数能源的浪费,并且,虚拟机的配置是非常容易的,因此,虚拟化发展非常迅速。 当IT产业呼吁高效节能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并且能够根据应用软件的特殊类型进行自定义,从传统的功能型操作系统逐渐向整个数据中心的后操作系统时代过渡会成为必然。 后操作系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VMware公司最新的虚拟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就是如此,有分析师把整个概念描述为位于应用软件和分布式计算资源之间的虚拟化层,它能利用分布式计算资源来执行日程管理,负载,应用软件监管和错误处理。 所有这些最新的概念和技术诸如云计算,虚拟化,后操作系统,分散建造数据中心,更多自定义化服务器体系架构都在推动数据中心向未来迈进,IT部门能按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提供按需定制的服务,而不必担心空间或者能源的浪费和过度配置,目标就是创建操作便捷,适宜发展的数据中心资源。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的灵活性,为了更好的适应需求的变化。

虚拟化数据中心是什么?

VDC的意思是虚拟化数据中心。

VDC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整合,动态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部署,并将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VDC—Virtual target=_blank>

VDC的优势

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比如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需要新增一项业务,当应用设计完后,就需要在数据中心部署。若没有VDC,公司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网络,存储,服务器进行调整。但是如果有了VDC,那么互联网公司不再需要关心物理世界,而只需要通过软件模拟,将应用需要告诉VDC,VDC通过软件模拟,几分钟就会给出结果。

通过VDC,将数据中心的运维人员从枯燥的重复性的配置劳动中解脱出来,数据中心运维人员可以更加聚焦于应用层业务,不必关心底层物理硬件实现。在数据中心部署业务时也不再需要彻夜值守,调整配置。只需要通过VDC设定应用业务自动部署的时间。

VDC可以对物理世界设备之间的工作进行协作,最大程度的提升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是建造绿色数据中心最好的方式,节省能源。VDC将完全忽略物理硬件世界的存在,对于数据中心用户完全虚拟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虚拟化数据中心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主要有

服务器虚拟化是指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的技术。 常见的服务器虚拟化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完全虚拟化(Full Virtualization):完全虚拟化是一种基于软件的虚拟化技术,通过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软件(如VMware、Hyper-V等),创建一个虚拟化层(Hypervisor),来模拟硬件环境。 在完全虚拟化中,每个虚拟机(VM)运行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修改。 虚拟化层负责将虚拟机的请求转发到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上。 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半虚拟化是一种修改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 在半虚拟化中,虚拟机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修改,以便与虚拟化层进行通信。 虚拟化层提供了一组API,虚拟机通过这些API与虚拟化层进行交互,实现对物理服务器资源的访问。 相比完全虚拟化,半虚拟化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但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修改。 容器虚拟化(Container Virtualization):容器虚拟化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它通过在操作系统层面创建多个隔离的用户空间(容器),而不是在硬件层面创建虚拟机。 容器共享操作系统内核,每个容器运行在独立的用户空间中,拥有自己的文件系统、进程空间和网络接口。 容器虚拟化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快的启动时间,但容器之间的隔离性相对较弱。 点击了解更多信息

如何成功构建虚拟化数据中心

涉及虚拟化部署的项目往往包含了数据中心内的大量设备,从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到您的安全和管理软件。 本文讲述虚拟化部署项目中的九大步骤,来规范整个安装过程。 虚拟化方面的专家EricSiebert在他的文章:“VirtualizationDeployment:TheAssessmentandPlanningPhases”当中涉及了各种虚拟化的部署过程。 下面我将对他描述的每一步进行展开和描述,另外也加入了额外的一些考虑和需要明确的问题。 -建设虚拟环境。 在这一步骤中,安装服务器,装载选定的虚拟化管理程序(例如ESXServer或是Hyper-V),安装中央管理平台(微软的SCVMM或VMware的vCenter),最后把虚拟主机添加到管理平台中。 -配置虚拟环境。 在这一步中,配置服务器的静态IP地址,纠正网络系统的参数,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VLAN进行配置。 -虚拟环境的安全保障。 在这一步中,对所有的虚拟主机设置一个复杂的登录密码,在WindowsAD服务器中添加组,然后把新增加的、经过认证的VMware管理员添加到这个组中,接下来把该组认证为VMwarevCenter的管理员并且删除域管理账户。 如果您还有其他类型的一些用户需要对他们的虚拟机做管理(例如SQL管理员或是开发环境),请考虑增加额外的组和新的角色。 -虚拟环境的构建。 在这一步中,完成向虚拟架构中增加新的虚拟机,通过创建新的虚拟机和安装全新的操作系统,或者是借助于Vmware的ConverterEnterprise等工具(在第二部分有介绍),完成从物理机到虚拟机(P2V)的转化,以及从VMwareVirtualApplianceMarketplace中下载虚拟应用程序。 请选择您P2V迁移的转换方式。 -虚拟环境的监控。 在这一步,至少您会希望可以通过基本的管理工具监控到新的虚拟化主机,这可以借助免费的ESXiServer和vSphereClient中提供的简单图形界面实现。 进一步地,您可能还会希望使用一些由vCenter提供的高级性能管理监控。 通过设置可以实现在发生性能问题时通知到指定的管理员。 随着使用的深入,很可能您还会希望用到更加复杂的性能监控工具,如同我们在“管理工具的选择”中提到的那样。 -虚拟环境的维护。 在单台虚拟主机和一组虚拟机的环境中,维护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 但是如果您的系统架构扩展了,就会用到维护工具。 请不要跟虚拟环境监控的概念相混淆,在维护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补丁程序的管理。 幸运的是,如果您采购的是VMwarevSphere,在所有的商业化版本中包含了UpdateManager。 通过UpdateManager,您可以对现有ESX服务器的补丁升级做管理,包括可以涉及到一些操作系统和部分应用程序的补丁升级。 如果您还使用了VMware的DRS(DistributedResourceScheduler)功能,那么ESXServer可以实现在用户不停机的情况下升级。 -虚拟环境的备份。 如同使用物理服务器一样,为虚拟服务器建设备份机制也是极其重要的。 当您完成对物理服务器虚拟化的同时,有效的备份机制也需要在同一天建设完成。 虽然虚拟机备份也可以通过已有的传统备份软件实现,但这并不是虚拟环境备份的最佳选择。 通过采用为虚拟机定制的备份软件,它们可以掌握所有的虚拟机都在哪台物理主机上,然后可以识别出在什么时间需要把虚拟机迁移到新的主机上去。 这些备份软件可以支持微软的VSS(VolumeShadowCopyService),确保应用程序的持续备份以及提供一些特殊的附加功能,诸如文件级和镜像级的备份,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复制等等。 典型的虚拟化环境专用备份软件包括:VMwaresDataRecovery,VeeamSoftwaresBackup以及VizioncorevRanger。 -虚拟环境的故障诊断。 我们当然希望在新部署了虚拟化架构后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问题发生了,我们需要关于虚拟化环境的文档和图表。 而且还需要有所有设备——服务器、SAN、网络、存储和虚拟软件等——相关的,售后支持信息和联系人窗口。 -培训和文档。 尽管这最后一步在Siebert的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但是培训和文档也是完成成功部署的重要步骤之一。 所有好的部署计划都应该包含针对公司中其他管理员的培训和关于新虚拟化架构以及日常管理任务的文档。 虽然对于其他管理员而言,虚拟服务器可能用起来跟物理的区别不大。 但是对于虚拟机的管理和故障诊断是完全不同于物理机的。 因此,培训课程是必需的,以便于那些支持人员和主要的管理员可以理解他们面临的物理系统架构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在虚拟机环境中如何完成和之前相同的工作。 避免虚拟化部署中的陷阱虽然说只要遵守基于以上的安装步骤而制定的安装计划,就可以避免在虚拟化部署中出现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陷阱需要在安装时注意。 下面让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些类似的问题:-低估了虚拟化主机所需的内存数量。 尽管您使用了VMware的内存过分配技术,但是很有可能生产环境中的虚拟化主机会用到所有安装的内存总量。 很多用于生产环境中的虚拟化主机都安装了16GB甚至更大的内存。 -低估了所需共享存储的存储空间。 尽管新版的VMware提供了自动精简配置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减少虚拟化对存储空间的占用情况,但是虚拟机会迅速地占用共享存储中的大量存储空间。 如果可能的话,采用VMware的自动精简配置或者是通过SAN存储来降低硬盘空间的占用率。 您还可以通过使用Vizioncore的vOptimizerPro工具来回收过分配的存储空间。 -虚拟化的速度远远超过培训和文档收集的速度。 对一台物理服务器完成虚拟化是很容易的,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但是培训资深管理员和升级文档的时间要比虚拟化本身长得多。 所以一定要避免同时对所有的物理环境做虚拟化,然后面临漫长的虚拟机故障诊断过程。 以及对某些未经应用程序管理员许可的应用做虚拟化。 -过度分配。 在初始化安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虚拟机过度分配的问题,因为创建一个新虚拟机的过程看起来如此简单。 和物理服务器的管理一样,我们应该仅分配那些业务所需的虚拟机。 每一台新的虚拟机会占用额外的服务器资源以及带来附加的操作系统许可购买费用。 -缺少测试。 对于应用在虚拟机上的测试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做从物理机到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的迁移,然后在虚拟机里验证结果。 在我的经验看来,99%的应用可以在虚拟机上工作,但是请密切关注那些图像处理密集型的应用(例如运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在虚拟桌面),或者是需要购买额外软件许可的应用软件。 当验证完软件的兼容性之后,还需要考虑虚拟机架构的支持能力:能否满足应用程序的计算需求以及提供和物理服务器同等的性能表现。

什么是虚拟数据中心?

虚拟数据中心,英文全称是Virtual Data Center(简称VDC)。 VDC是将云计算概念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型数据中心形态。 VDC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对物理资源进行抽象和整合,动态分配和调度资源,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部署,从而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当前,虚拟化在数据中心的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扩展至台式机,统一通信和其他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服务器和网络的虚拟化。 它还包括IO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统一通信虚拟化等。 VDC是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的最高级别实现。 未来,虚拟化技术将在数据中心无处不在。 数据中心完全虚拟化后,该数据中心才可以称得上VDC。 VDC将所有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集成到一个逻辑资源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以及应用软件的可用性和可测量性。

浅析数据中心发展的四个阶段

浅析数据中心发展的四个阶段数据中心是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数据中心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a)数据存储中心阶段。 数据中心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以主机为核心的计算方式,一台大型主机就是数据中心,如IBM360系列计算机,其主要业务是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b)数据处理中心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需求的不断增加、计算机价格的下降以及广域网和局域网的普及、应用,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增大,数据中心开始承担核心的计算任务。 c)信息中心阶段。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应用多样化,客户端/服务器的计算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数据中心具备了核心计算和核心业务运营支撑功能。 d)云数据中心阶段。 进入21世纪,数据中心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器数量迅速增长。 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应用和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数据中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中心承担着核心运营支持、信息资源服务、核心计算、数据存储和备份等功能。 由于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多样性,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以及维护管理的巨大成本。 传统数据中心主要关注应用的稳定性、数据的安全性和运行的可靠性,而对资源的利用率、节能高效等问题考虑较少。 云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在硬件服务器上实现多个虚拟服务器,通过应用和故障隔离,提高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整合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并将它们动态地分配给虚拟机,实现数据中心资源的动态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耗。 与传统的数据中心相比,云数据中心具有资源共享、资源动态调整、绿色环保、高自动化和高可用性的特点。


相关标签: 从物理限制到无缝扩展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演变虚拟化数据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5831.html

上一篇:虚拟化数据中心的优势消除障碍,释放可能性虚...
下一篇:网站不备案有什么后果...

发表评论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