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创建可靠的备份服务器,保障数据安全 (创建可靠的备份系统)


文章编号:15355 / 分类:互联网资讯 / 更新时间:2024-05-03 10:22:10 / 浏览:

在当今数字时代,数据是组织和个人宝贵的资产。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因此备份至关重要。备份服务器是备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安全存储和保护数据。

选择合适的备份服务器

选择合适的备份服务器对于创建一个可靠的备份系统至关重要。以下是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 存储容量:根据要备份的数据量选择具有足够存储容量的服务器。
  • 性能:备份服务器应该具有足够的性能来处理备份任务,而不会影响其他操作。
  • 可靠性:备份服务器需要是可靠的,以确保数据安全和可用。
  • 可扩展性:如果数据量不断增长,服务器应该能够轻松扩展。
创建可靠的服务器,数据安全创建可靠

配置备份服务器

配置备份服务器以满足特定需求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

  • 使用 RAID:RAID(冗余阵列独立磁盘)技术可提供数据冗余并提高可靠性。
  • 设置定期备份:安排定期备份以确保数据安全和恢复点目标 (RPO) 的遵守。
  • 测试恢复:定期测试恢复以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实施安全措施:实施安全措施(如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和访问控制)以保护服务器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监控和维护备份服务器

持续监控和维护备份服务器对于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监控服务器健康状况:监控服务器的健康状况,包括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和磁盘空间。
  • 检查备份日志:定期检查备份日志以查找任何错误或警告。
  • 更新软件和固件:保持服务器软件和固件的最新状态以提高安全性并解决任何问题。
  • 进行定期维护:计划定期维护以清洁服务器并检查任何硬件问题。

最佳实践

除了上述指南外,以下最佳实践有助于创建可靠的备份服务器:

  • 使用多个备份:使用多个备份(例如本地备份和云备份)以增强数据冗余。
  • 选择异地备份:将备份存储在异地位置以保护免受自然灾害或物理损坏。
  • 加密备份:加密备份以保护其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 制定恢复计划:制定恢复计划以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

结论

创建一个可靠的备份服务器对于保障数据安全并提高组织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威胁的抵御能力至关重要。通过遵循上述指南和最佳实践,组织可以创建一个保护其宝贵数据的可靠备份系统。


请问什么是系统备份,如何备份?

什么是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顾名思义,就是将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个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为自己家的房门多配几把钥匙,为自己的爱车 准备一个备胎,这些都是备份思想的体现。 数据备份的根本目的,是重新利用,这也就是说,备份工作的核心是恢复,一个无法恢复的备份,对任何系统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在实际情况中,厂商或集成商更多的是向用户吹嘘,自己的产品在备份过程中如何的巧妙。 然而,作为最终用户,一定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能够安全、方便而又高效的恢复数据,才是备份系统的真正生命所在。 也许很多人会以为,既然备份系统已经把需要的数据备份下来了,恢复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这就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无论是在金融电信行业的数据中心,还是在普通的桌面级系统中,备份数据无法恢复,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 就在日前,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级电信运营商还糟此劫难,系统数据遗失殆尽,该运营商的声誉和众多用户的利益都受到了重大损害。 这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者之一,就是一个全球知名的备份软件厂商,因为其提供的备份产品没能正常恢复系统数据。 当然,在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数据备份工作毕竟算是系统的一个“额外负担”,或多或少的会给正常业务系统带来一定性能和功能上的影响。 所以,架设数据备份系统时,如何尽量减少这种“额外负担”,从而更充分的保证系统正常业务的高效运行,也是数据备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一个相当规模的系统来说,完全自动化的进行备份工作是对备份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 除此以外,CPU占用、磁盘空间占用、网络带宽占用、单位数据量的备份时间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察的方面。 千万不可小觑备份系统给应用系统带来的影响和对系统的资源占用,在实际环境中,一个备份作业运行起来,可能会占用掉一个中档小型机服务器CPU资源的60%!而一个未经妥善处理的备份日志文件,可能会占用源数据量30%的磁盘空间!这些数字都是来源于完全真是的实际环境,而且属于普遍现象,由此可见,备份系统的选择和优化工作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选择的原则也并不复杂,一个好的备份系统,应该能够以很低的系统资源占用率和很少的网络带宽,来进行自动而高速度的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作为存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存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对一个完整的IT系统而言,备份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其意义不仅在于防范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且还是历史数据保存归档的最佳方式。 换言之,即便系统正常工作,没有任何数据丢失或破坏发生,备份工作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D?D为我们进行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以及重要信息归档保存提供了可能。 简单的说,一份数据备份的作用,不仅仅像房门的备用钥匙一样,当原来的钥匙丢失或损坏了,才能派上用场。 有时候,数据备份的作用,更像是我们为了留住美好时光而拍摄的照片,把暂时的状态永久的保存了下来,供我们分析和研究。 当然我们不可能凭借一张儿时的照片就回到从前,在这一点上,数据备份就更显神奇,一个存储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系统,完全可以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状态,或者重新“克隆”一个指定时间状态的系统,只要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数据备份。 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数据备份更多的是指数据从在线状态,剥离到离线状态的过程,这与服务器高可用集群技术以及远程容灾技术,在本质上有所区别。 虽然从目的上讲,这些技术都是为了消除或减弱意外事件给系统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其侧重的方向不同,实现的手段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集群和容灾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可用性,也就是说,当意外发生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不会因此而间断。 对数据而言,集群和容灾技术是保护系统的在线状态,保证数据可以随时被访问。 而相对来说,备份技术的目的,是将整个系统的数据或状态保存下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挽回硬件设备坏损带来的损失,也可以挽回逻辑错误和人为恶意破坏的损失。 然而,一般来说,数据备份技术并不保证系统的实时可用性。 也就是说,一旦意外发生,备份技术只保证数据可以恢复,但是恢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系统是不可用的。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中,备份技术、集群技术和容灾技术互相不可替代,并且稳定和谐的配合工作,共同保证着系统的正常运转。 着存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SAN和NAS这些新的存储系统结构中,传统的备份技术在结构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LAN Free备份到无服务器备份,这些备份领域里的新兴技术正在日渐成熟和完善。 另外,一些系统基本工作机制也在逐步更新。 例如,被各大备份产品供应商热炒的“块级增量”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底层技术变革。 这些新技术在今天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应用限制,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都将会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之中。 Windows98/me的稳定性大家都知道,系统崩溃随时的威胁着我们。 而重新安装Windows尤其Windows2000那漫长的过程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再加上驱动程序、应用软件、如此漫长的过程实在令人痛不欲生。 而Winme的系统还原实在是太浪费硬盘空间而且降低系统运行速度。 因此,一套操作简单 功能又强大系统备份软件实在必不可少,这里我向你推荐强力推荐Noton Ghost其现在的主要版本为5.0 6.0各地均有下载。 他能快速的备份操作系统 并准确恢复操作系统,实为备份佳品。 这里先向你介绍一下Ghost的基本功能:(Ghost 不能在Windows me Windows 2000中运行 me/2000的用户先做好启动盘附带DOS下的鼠标驱动程序,有软驱启动、运行鼠标驱动进入Ghost所在文件夹运行 最好不要放在C盘下)启动Ghost,立即进入DOS模式,首先是Ghost版本介绍,单击OK进入主界面可分为以下几项:Local 本地硬盘间的备份LPT 网络硬盘间的备份 Option 设置(一般不做调整,使用默认值)Quit 退出作为单机用户,我们只选择Loacl,其包括以下几选项:Disk 硬盘操作选项To Disk 硬盘对硬盘完全拷贝 To Image 硬盘内容备份成镜像文件From Image 从镜像文件恢复到原来硬盘Partition 硬盘分区操作选项To Partition 分区对分区完全拷贝To Image 分区内容备份成镜像文件From Image 从镜像文件复原到分区check 检查功能选项操作步骤:1.选择Loacl→Partition→To Image 将硬盘分区备份为一个后缀为的镜像文件。 2.选择要备份的分区所在的驱动器,单击ok3.选择要备份的分区,就是System分区,单击ok4.在Filename一栏键入镜像文件名称,如及存放位置(注:不能选正在备份的分区),然后按enter键。 5.选择是否压缩,No 不压缩, Fast 低压缩, High 高压缩。 一般选High 高压缩,速度慢点,但可以压缩50%6.现在就看着进度条慢慢的走了。 备份速度得快慢与内存又很大关系。 我得内存64M时传输率为40M每分钟。 而升级128M后,每分钟为70M,节省了不少时间。 7.备份完毕以后,就可以退出Ghost恢复镜像文件:(原硬盘分区大小一定不能更改)1.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从镜像文件恢复系统。 2.选择镜像文件要恢复的源分区,单击ok3.提示是否确定还原,当然YES恢复完毕,提示你重新启动计算机,回车,和你备份前一摸一样。 用Ghost备份恢复系统,比重新安装95%的时间,而且,桌面、菜单等等个人设置也不用重新调整,是不是很方便。 如果你再有Ghost Explorer(克隆幽灵管理)还可以用他打开GHO映像文件,就像使用winzip一样,单独提取,还原GHO映像中的某一文件。 GHOST有许多有用的命令行参数,你知道吗?好奇的话快来试试: 1、-rb 本次GHOST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REBOOT。 一个很有用的参数,特别是在复制系统时你可以放心离开了。 2、-fx 本次GHOST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回到DOS提示符(前提是你是以DOS命令的方式启动的GHOST)。 3、-sure 对所有要求确认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 此参数有一定的危险性,只建议高级用户使用,小心为妙! 4、-fro 如果源分区发现坏簇,则略过提示强制拷贝。 此参数可用来试着挽救硬盘坏道中的数据。 5、-fnw 禁止对FAT分区进行写操作,以防误操作(此参数对NTFS分区无效)。 6、-f32 将源FAT16分区拷贝后转换成FAT32(前提是目标分区不小于2G)。 由于支持FAT32的操作系统很少,所以除非你是复制98分区,否则此参数慎用! 7、-f64 将源FAT16分区拷贝后转换成64K/簇(原本是512K/簇,前提是目标分区不小于2G)。 此参数仅仅适用于WINDOWS NT系统,因为其他操作系统均不支持64K/簇的FAT16。 8、-fatlimit 将NT的FAT16分区限制在2G。 此参数在复制WINDOWS NT分区,且不想使用64K/簇的FAT16时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参数。 当空间不足时提示复制到另一个分区的另一个IMAGE FILE。 10、-auto 分卷拷贝时不提示就自动赋予一个文件名继续执行。 11、-crcignore 忽略IMAGE FILE中的CRC ERROR。 除非你拷贝的东西无关紧要,否则不要使用此参数,以防数据错误。 读了《挽救被Ghost毁掉的分区》一文,惊出一身冷汗,因为笔者正准备用一张宣称是Windows 98第二版正宗镜像的光盘进行克隆。 由此笔者总结了使用Ghost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1.为什么要用Ghost用Ghost进行备份、恢复耗时较长,不能像Pro Magic那样实时恢复系统,也不能像还原精灵那样开机即能还原系统,如果在不能进入系统的情况下使用,还需要一些DOS方面的知识。 但是Ghost有它的突出优点:还原彻底、可靠性高。 因此,Ghost适合在不经常还原,对数据不敏感,尤其是需要重装系统的情况下使用。 2.备份哪些文件备份的文件越多越大,镜像文件也越大,备份、恢复时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要尽可能地减少要备份的文件数目和大小。 通常情况下,只备份系统盘即可。 如果还有一些重要文件要备份,建议将它们存放到一个分区(非系统分区)中,然后进行整体备份。 3.什么时候备份建议在刚安装好系统和常用软件的时候备份系统盘,因为这时系统内废品最少,性能较佳。 当然,适当的优化能进一步减小镜像文件的体积。 4.在什么环境下备份虽然新版本的Ghost能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但笔者建议在DOS下进行备份或还原。 事先进行磁盘检查和碎片整理也很有帮助。 5.把文件备份到哪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在两个不同的硬盘之间相互备份。 如果是在一个硬盘下备份,必须备份到不同分区里,而Ghost程序文件本身不宜放在系统分区内,最好放在软盘内。 6.是否所有文件都需要还原有时,我们并不需要将所有的文件还原,可以用Ghost Explorer浏览镜像文件,只还原需要的文件,这样能节约不少时间。 最后要注意的是:使用Ghost进行备份或者还原时,一定要保证不能断电,否则很容易造成系统崩溃。

那位大侠能提供服务器备份方案给我?

一、使用Sybase的Backup Server(备份服务器),做Dump备份转储数据库(Dump的表)清空,命令格式:1> truncate table tablename2> go当然最好也是利用做bcpout脚本的做一个truncate脚本,通过执行此脚本将所有用户表清空。 然后的数据导入、处理索引和主键的过程与上面类似。 三、利用做bcp备份脚本的方法做数据库碎片整理Sybase数据库作为联机事务处理应用服务器,每天应用程序都对数据库做大量的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不可避免的在数据库的物理存储介质上留下页碎片和扩展单元碎片,从而影响数据库的存储效率和运行速度。 具体表现为:业务繁忙时出现死锁(dead lock),数据库的输入/输出资源被大量占用,业务处理速度慢。 其解决办法是:1、清空数据库中的所有表,命令格式:isql -Uusername -Ppassword -I -o 2、删除所有表的索引和主键:isql -Uusername -Ppassword -I -o 3、导入数据:./bcpin4、添加索引和主键:isql -Uusername -Ppassword -I -o 5、更新数据库状态1> update statistics tablename2> go上述操作都是针对数据库中的所有用户表进行的,利用做bcp备份脚本的方法做出相应的脚本,使繁琐的数据库维护变得简便易行,还克服了直接使用isql语句操作风险大、没有操作日志的毛病。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第一种方法对生产机做日常全量备份,日终通过unix的crontab定时批量作业(具体做法请参考《中国金融电脑》2001年第10期有关crontab的文章)bcp出全部数据。 使用高档PC server 搭建模拟运行环境,在需要的情况下导入生产机数据,处理运行中后台server的各种问题,待研究出解决办法后再在生产机上做相应调整,这样做风险小,效果好。

服务器备份该如何进行

【服务器备份进行方法】服务器备份是指针对于服务器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存储备份过程,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运行,从狭义上来看信息的价值在于其潜在用途,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数据管理和保护可攫取信息的最大价值,并规避因未按照监管法规保留信息而导致的风险。 企业应对当前和将来的信息使用方式进行评估,实施满足其全部需求的流程和技术。 1、完全备份。 每天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完全备份。 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 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 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 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 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 2、增量备份。 星期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 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 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 例如,系统在星期三的早晨发生故障,丢失了大量的数据,那么现在就要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二晚上时的状态。 这时系统管理员就要首先找出星期天的那盘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然后再找出星期一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一的数据,然后找出星期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 很明显,这种方式很繁琐。 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 在这种备份方式下,各盘磁带间的关系就象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 比如在上例中,若星期二的磁带出了故障,那么管理员最多只能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一晚上时的状态。 3、差分备份。 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上。 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 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灾难恢复也很方便。 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一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备份策略通常是以上三种的结合。 例如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或差分备份,每周日进行全备份,每月底进行一次全备份,每年底进行一次全备份。

win10正式版怎么备份系统?Windows10备份系统的方法

在Windows 10正式版中,您可以使用Windows内置的备份和恢复工具来备份系统。 下面是备份系统的方法:1. 打开控制面板。 您可以在开始菜单中搜索控制面板,然后点击打开。 2.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系统和安全,然后点击备份和恢复(Windows 7)。 3. 在备份和恢复窗口中,点击设置系统图像备份。 4. 接下来,您可以选择备份到外部硬盘、网络位置或者光盘。 选择一个合适的备份位置,然后点击下一步。 5. 在选择备份驱动器窗口中,选择一个可用的备份驱动器,或者点击在此创建一个系统映像来创建新的备份驱动器。 6. 在备份设置窗口中,可以选择要备份的内容。 默认情况下,系统保留了所需的系统文件,并且备份了所有可用的系统硬盘。 您也可以选择备份其他磁盘或分区。 7. 点击下一步后,您将看到一个备份汇总窗口,确认备份设置无误后,点击开始备份。 8. 备份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您的系统和备份的数据量。 请确保您的计算机处于稳定的电源供应状态,并保持不中断备份过程。 完成备份后,您可以使用Windows恢复环境来还原系统,或者在发生系统故障时使用系统映像进行恢复。 请注意,系统备份是重要的工作,请确保备份到可靠和安全的地方(如外部硬盘),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轻松访问备份数据。

想做一台备份服务器,谁知道怎么配置好?

数据备份服务器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用一个单路四核的配置就足够了。 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需要超大存储容量和数据安全性,因为容量小了,备份空间不足。 硬盘一般只有3年质保,一旦坏了,数据全掉,所以安全性也非常重要。 所以建议你考虑用多个盘组阵列。 你可以看看国产品牌正睿的这款服务器,标配一颗最新nehalem架构的至强四核处理器,2G DDR3 1333MHz内存,英特尔3420服务器芯片组主板,SATA2 160G硬盘,双千兆网卡,性能非常不错,做备份服务器绰绰有余了。 建议你把硬盘更换为3个1TB硬盘,价格大约在7500左右,组RAID5阵列,这样可用容量有2TB(2000GB),备份容量比较充裕了,而且安全性有保障,即使坏掉一个硬盘,既不影响使用,数据也不会丢失。 只需要把坏掉的硬盘更坏掉就可以了。 产品型号:IS-E 产品类型:单路四核塔式服务器处 理 器:Xeon X3430内存:2G DDR3硬盘:SATA2 250G机构:塔式价格:¥4999 银牌服务重庆五年免费上门服务,全国三年免费上门服务,关键部件三年以上免费质保。 给你推荐的是国产品牌正睿的服务器产品,他们的产品性价比很高,售后也很完善,3年免费质保,3年免费上门服务,在业界口碑很不错。

我该如何备份我的数据,以免在电脑崩溃或丢失时丢失宝贵的资料6?

以下是一些备份数据的常见方法:1. 外部硬盘备份:购买外部硬盘,将重要的文件复制到硬盘上,并将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2. 云存储备份:通过使用云存储解决方案(如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等),将文件存储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上,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访问。 3. 内部硬盘备份:使用内部硬盘或SSD备份整个系统,此方法还可以备份操作系统和所有文件。 4. 备份到光盘或U盘:通过在CD、DVD或USB驱动器上创建备份,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访问。 无论你选择哪种备份方法,都要确保定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放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例如,家里和办公室),以免一些灾害(如火灾、洪水等)摧毁所有备份。

怎么自己做系统备份?

使用ghost软件 Ghost 使用详解 ------------------------------------------------- 一、分区备份 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有整个硬盘(Disk)和分区硬盘(Partition)两种方式。 在菜单中点击 Local(本地)项,在右面弹出的菜单中有3个子项,其中 Disk表示备份整个硬盘(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备份硬盘的单个分区、Check 表示检查硬盘或备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区、硬盘被破坏等造成备份或还原失败。 分区备份作为个人用户来保存系统数据,特别是在恢复和复制系统分区时具有实用价值。 选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单,弹出硬盘选择窗口,开始分区备份操作。 点击该窗口中白色的硬盘信息条,选择硬盘,进入窗口,选择要操作的分区(若没有鼠标,可用键盘进行操作:TAB键进行切换,回车键进行确认,方向键进行选择)。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备份储存的目录路径并输入备份文件名称,注意备份文件的名称带有 GHO 的后缀名。 接下来,程序会询问是否压缩备份数据,并给出3个选择:No 表示不压缩,Fast表示压缩比例小而执行备份速度较快,High 就是压缩比例高但执行备份速度相当慢。 最后选择 Yes 按钮即开始进行分区硬盘的备份。 Ghost 备份的速度相当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备份的文件以 GHO 后缀名储存在设定的目录中。 二、硬盘克隆与备份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 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 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选择 Yes 开始执行。 Ghost 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和文件一步完成。 只是要注意目标硬盘不能太小,必须能将源硬盘的数据内容装下。 Ghost 还提供了一项硬盘备份功能,就是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件保存在硬盘上(菜单 Local→Disk→To Image),然后就可以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源硬盘上,这对安装多个系统很方便。 使用方法与分区备份相似。 三、备份还原 如果硬盘中备份的分区数据受到损坏,用一般数据修复方法不能修复,以及系统被破坏后不能启动,都可以用备份的数据进行完全的复原而无须重新安装程序或系统。 当然,也可以将备份还原到另一个硬盘上。 要恢复备份的分区,就在界面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还原的备份文件,再选择还原的硬盘和分区,点击 Yes 按钮即可。 四、局域网操作 LPT 是通过并口传送备份文件,下面有两个选项:slave 和 master, 分别用以连接主机和客户机。 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NetBios 和 LPT 相似, 也有 slave 和 master 两个选项, 作用与 LPT 相同。 先和平时一样将要 ghost 的分区做成一个 * 文件,再在一台 win98 上安装Symantec Ghost 企业版,重启。 1. 首先制作一张 ghost 带网卡驱动的启动盘。 Start > Programs > Symantec Ghost > Ghost Boot Wizard->Network Boot Disk 如果你的网卡在列表内直接选择它就可以生成一张带 PC-DOS 的启动盘。 (但 6.5版的生成的软盘经常有问题,不能成功启动)如果你的网卡不在列表内,你要建立专用的 Packet Driver。 ADD->Packet Driver (网卡的驱动程序中有)往下根据提示一步一步走,填入工作站的 ip(ghost 一定要 tcp/ip 协议)。 最后生成一张软盘,但此软盘仍不能使用,要改 文件在 net 后面加一个16进制的地址,如 0X75 等。 多台计算机只需改 文件中的 ip 即可: IP = 192.168.100.44 NET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92.168.100.1 2. 在 server 端运行 multicast server 出来的画面。 先给 server一个Session Name(别名)如:bb,再选择 image file 就是你的 gho 文件。 然后 ->Dump From Client->rtitions->More Options-> 在 auto start 的 client 中填入 50(如果你要同时复制50台)->accept client 就算完成了,当你的工作站数达到50台时,server就自动传送* 文件。 3.详述: 目前,相当多的电子教室都采用了没有软驱、光驱的工作站。 在没有软驱、光驱的情况下,当硬盘的软件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否实现网络硬盘克隆呢?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它是基于 TCP/IP、DHCP、TFTP 等 Internet 协议之上的扩展网络协议)技术提供的从网络启动的功能,让我们找到了解决之道。 下面,我们就来讲解怎样采用Ghost 7.0来实现基于 PXE 的网络硬盘克隆。 网络硬盘克隆过程简述 网络硬盘克隆过程为:在装有软驱的工作站上,用一张引导盘来启动机器,连接到服务器,使用 Ghost 多播服务(Multicast Server)将硬盘或分区的映像克隆到工作站,这样就实现了不拆机、安全、快速的网络硬盘克隆。 实现 PXE 网络启动方式 对于没有软驱、光驱的工作站,要实现PXE网络启动方式,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1、工作站的PXE启动设置 PXE网络启动一般要求在网卡上加装 PXE 启动芯片(PXE Boot ROM);对于某些型号的网卡,也可以将 PXE 启动代码(Boot Code)写入主板的 Flash ROM;而一些主板上集成了网卡的品牌机(例如清华同方的商用机),可直接支持PXE启动。 常用的 RTL8139 芯片的网卡,其 PXE 启动设置方式是:机器启动时根据屏幕提示按下Shift+F10,在启动类型中选择PXE,开启网络启动选项即可。 2、制作 PXE 启动文件 制作 PXE 的启动文件,推荐使用 3Com 的 DABS(Dynamic Access Boot Services)。 DABS 提供了功能强大的 PXE 启动服务、管理功能,但是,网上可供下载的是一个30天的试用版。 所以,我们只用它的启动映像文件制作功能,而由 Windows 2000 Server 的 DHCP 服务器来提供 PXE 启动服务。 DABS 可以安装在任何一台运行 Windows 的机器上。 安装后,运行 3Com Boot Image Editor,出现主界面图。 选择“创建TCP/IP或PXE映像文件(Create a TCP/IP or PXE image file)”,出现对话窗口。 为即将建立的映像文件命名,例如,其他采用默认选项,将经测试正常的网络启动盘放入软驱,选择[OK],创建PXE启动映像 文件。 在 3Com Boot Image Editor 的主菜单中,选择“创建PXE菜单启动文件(Creat a PXE menu boot file)”,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添加(Add)],加入我们刚刚创建的启动映像文件,在“选项(Options)”标签中可以设置菜单标题和等待时间。 选择[保存(Save)],给保存的PXE菜单启动文件命名为 。 3、服务器的PXE启动服务设置 Windows 2000 Server 的 DHCP 服务支持两种启动协议:DHCP 和 BOOTP。 我们可以设定以下三种选择:仅 DHCP、仅 BOOTP、两者。 如果我们的局域网中由其他的 DHCP 服务器提供动态 IP 地址分配,那么这里选“仅BOOTP”即可;如果需要这台服务器提供动态 IP 地址分配,则需要选“两者”。 接下来,设置启动文件名。 在DHCP服务器的作用域选项中配置选项“067:启动文件名”,字串值为我们创建的 PXE 菜单启动文件名 。 注意:文件名不包含路径。 DHCP 服务器只是将启动文件名通知给 BOOTP 客户机,客户机通过什么方式下载启动文件呢?答案是,需要 TFTP 服务。 3Com 的 DABS 包含了一个 TFTP 服务组件,当然,也可以下载一个免费的 TFTP 服务器软件长期使用。 在 TFTP 服务器的设置中,规定一个服务目录。 将制作的 PXE 启动文件 、 放到 TFTP 的服务目录中。 TFTP 服务器设置为自动运行。 用 Ghost 多播克隆硬盘 现在运行 Ghost 多播服务器,任务名称为 Restore。 设置完毕,按下[接受客户(Accept Clients)]按钮。 启动要接受硬盘克隆的无软驱工作站,如果以上步骤操作无误,应该能够实现 PXE 启动,加入到多播克隆的任务当中。 所有的目标工作站连接到本次任务之后,按下[发送(Send)]按钮,开始克隆任务。 五、参数设置 在 Options 中可以设置参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image write buffering:在建立备份文件时, 打开写缓冲; 2.sure:选择此项后, 不再会出现最终确认询问 (建议不要选择此项); 3.no int 13:选择此项后, 不支持中断 13 (缺省时不选择); 4.reboot:在对硬盘或者分区操作完成之后, 自动重启计算机; 5.spanning:通过多个卷架构备份文件 (选择此项时, 关闭 write buffering); 6.autoname:自动为 spanning 文件命名; 7.allow 64k fat clusters:允许使用 64K FAT 簇 (仅在 Windows NT 中支持); 8.ignore CRC errors:忽略 CRC 错误; 9.override size limit:如果出现分区大小不相配, 可忽略执行; 10.image read buffering:打开生成备份文件时的读缓存 (缺省时选中此项)。 六、软件特性 1.存贮介质 Ghost 支持的存储介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支持对等 LPT 接口、对等 USB 接口、对等 TCP/IP 接口、SCSI磁带机、便携式设备(JAZ、ZIP、MO等)、光盘刻录机(CDR、CDRW)等。 而这些特性不需要任何外带的驱动程序和软件,只需一张软盘就可以做到!特别是对光盘刻录机的支持,如今的刻录机和空白光盘都十分便宜,非常适合作备份的用途。 2.兼容性 Ghost 对现有的操作系统都有良好的支持,包括 FAT16、FAT32、NTFS、HPFS、UNIX、NOVELL 等文件存储格式。 同以前版本不同的是,Ghost 2001 加入了对 Linux EX2的支持(FIFO 文件存储格式),这也就意味着 Linux 的用户也可以用 Ghost 来备份系统了。 3.配套软件 浏览器 在以前的 Ghost版本中,我们只能对整个系统进行简单的备份、复制、还原,要恢复单个的文件和文件夹还要使用外带的 GhostEXP 软件。 现在,Symantec 公司已经将 Ghost 浏览器整合在软件中。 Ghost 浏览器采用类似于资源管理器的界面,通过它,我们可以方便迅速地在备份包中找出我们想要的文件和文件夹并还原。 使用Explorer可以备份整个硬盘或单个硬盘分区,点击工具栏上的圆柱形图标,弹出硬盘或分区选择对话窗口,然后再选择备份文件的储存目录并输入名称即可完成。 要注意的是,非注册用户不能使用备份这项功能。 在 Ghost Explorer 中管理硬盘备份文件就非常方便了。 首先选择打开一个备份文件(File/Open),这时备份中的文件就像资源管理器一样在程序界面窗口中列出,可以在其中非常方便地查看、打开文件,也可以查找文件,或者将某个文件删除(但不能删除目录)。 在 Ghost Explorer 中提供了多种还原硬盘备份文件的方法,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鼠标右键点击某个文件,在弹出菜单中选择 Restore,然后输入要还原到的目录,这样,单个文件就从整个磁盘备份中还原出来了。 当然,如果要还原整个磁盘备份,只需选择左面目录列表栏中最上面的带磁盘图标的目录项,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还原图标 (第二个) 就可以了。 GDisk 是一个新加入的实用工具,它彻底取代了 FDisk 和 Format,功能有: * 快速格式化。 * 隐藏和显示分区。 此功能允许一个以上的主 DOS分区,并且每个分区上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版本。 隐藏分区的能力使计算机习惯于引导到选定的可引导分区,忽略其他隐藏分区中相同操作系统的安装。 * 全面的分区报告。 * 高度安全的磁盘擦除。 提供符合美国国防部标准和更高安全标准的磁盘擦除选项。 与使用交互式菜单的 FDisk 不同,GDisk是由命令行驱动的。 这提供了更快的配置磁盘分区和在批处理文件中定义 GDisk操作的能力。 但与此同时,几十个参数会令普通用户头疼,因此笔者不推荐一般用户使用,Symantec 公司也应该推出相应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控制台以方便用户使用。 具体的参数说明可以用命令行 gdisk/? 了解。 Update Live Update 是 Symantec公司软件的一个通用升级程序,它能够检查当前系统中已安装的 Symantec 软件,并且通过英特网对软件进行在线升级。 在安装 Ghost 2001 时,安装程序自动升级了 Live Update 程序的版本。 七、命令行参数:(Ghost 的无人 备份/恢复/复制 操作) 其实 Ghost 2001 的功能远远不止它主程序中显示的那些,Ghost 可以在其启动的命令行中添加众多参数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命令行参数在使用时颇为复杂,不过我们可以制作批处理文件,从而“一劳永逸”(类似于无人安装 Windows 98 和Windows 2000)。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用的参数(了解更加详细的参数介绍可查看 Ghost 的帮助文件)。 1.-rb 本次 Ghost 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重启。 这样,在复制系统时就可以放心离开了。 2.-fx 本次 Ghost 操作结束退出时自动回到DOS提示符。 3.-sure 对所有要求确认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 此参数有一定危险性,只建议高级用户使用。 4.-fro 如果源分区发现坏簇,则略过提示而强制拷贝。 此参数可用于试着挽救硬盘坏道中的数据。 5.@filename 在 filename 中指定 txt 文件。 txt文件中为 Ghost 的附加参数,这样做可以不受DOS命令行 150 个字符的限制。 6.-f32 将源 FAT16 分区拷贝后转换成 FAT32(前提是目标分区不小于 2G)。 WinNT 4 和Windows95、97用户慎用。 7.-bootcd 当直接向光盘中备份文件时,此选项可以使光盘变成可引导。 此过程需要放入启动盘。 8.-fatlimit 将 NT 的 FAT16 分区限制在 2G。 此参数在复制 Windows NT 分区,且不想使用64k/簇的 FAT16 时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参数。 当空间不足时提示复制到另一个分区的另一个备份包。 10.-auto 分卷拷贝时不提示就自动赋予一个文件名继续执行。 11.-crcignore 忽略备份包中的 CRC ERROR。 除非需要抢救备份包中的数据,否则不要使用此参数,以防数据错误。 12.-ia 全部映像。 Ghost 会对硬盘上所有的分区逐个进行备份。 13.-ial 全部映像,类似于 -ia 参数,对 Linux 分区逐个进行备份。 14.-id 全部映像。 类似于 -ia 参数,但包含分区的引导信息。 15.-quiet 操作过程中禁止状态更新和用户干预。 16.-script 可以执行多个 Ghost 命令行。 命令行存放在指定的文件中。 17.-split=x 将备份包划分成多个分卷,每个分卷的大小为 x兆。 这个功能非常实用,用于大型备份包复制到移动式存储设备上,例如将一个 1.9G 的备份包复制到 3 张刻录盘上。 18.-z 将磁盘或分区上的内容保存到映像文件时进行压缩。 -z 或 -z1 为低压缩率(快速);-z2 为高压缩率(中速);-z3 至 -z9 压缩率依次增大(速度依次减慢)。 19.-clone 这是实现 Ghost 无人备份/恢复的核心参数。 使用语法为: -clone,MODE=(operation),SRC=(source),DST=(destination),[SZE(size),SZE(size)...] 此参数行较为复杂,且各参数之间不能含有空格。 其中 operation意为操作类型,值可取:copy:磁盘到磁盘;load:文件到磁盘;dump:磁盘到文件;pcopy:分区到分区;pload:文件到分区;pdump:分区到文件。 Source 意为操作源,值可取:驱动器号,从1开始;或者为文件名,需要写绝对路径。 Destination 意为目标位置,值可取:驱动器号,从 1开始;或者为文件名,需要写绝对路径;@CDx,刻录机,x 表示刻录机的驱动器号,从1开始。 下面举例说明: 1.命令行参数 -clone,mode=copy,src=1,dst=2 完成操作:将本地磁盘1复制到本地磁盘2。 2.命令行参数 -clone,mode=pcopy,src=1:2,dst=2:1 完成操作:将本地磁盘1上的第二分区复制到本地磁盘2的第一分区。 3.命令行参数-clone,mode=load,src=g:\,dst=1,sze1=450M,sze2=1599M,sze3=2047M 完成操作:从映像文件装载磁盘1,并将第一个分区的大小调整为450MB,第二个调整为1599MB,第三个调整为2047MB。 4.命令行参数 -clone,mode=pdump,src2:1:4:6,dst=d:\ 完成操作:创建仅含有选定分区的映像文件。 从磁盘2上选择分区1、4、6。 八、一些示例 -clone,mode=copy,src=1,dst=2 -sure 硬盘对拷 -clone,mode=pcopy,src=1:2,dst=2:1 -sure 将一号硬盘的第二个分区复制到二号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clone,mode=pdump,src=1:2,dst=g:\ 将一号硬盘的第二个分区做成映像文件放到 g 分区中 -clone,mode=pload,src=g:\:2,dst=1:2 从内部存有两个分区的映像文件中,把第二个分区还原到硬盘的第二个分区 -clone,mode=pload,src=g:\,dst=1:1 -fx -sure -rb 用 g 盘的 文件还原 c 盘。 完成后不显示任何信息,直接启动 -clone,mode=load,src=g:\,dst=2,SZE1=60P,SZE2=40P 将映像文件还原到第二个硬盘,并将分区大小比例修改成 60:40 自动还原磁盘: 首先做一个启动盘,包含 , , , , 文件(可以用 windows 做启动盘的程序完成)。 包含以下命令: -clone,mode=pload,src=d:\,dst=1:1 -fx -sure -rb 利用在 D 盘的文件自动还原,结束以后自动退出 ghost 并且重新启动。 自动备份磁盘: -clone,mode=pdump,src=1:1,dst=d:\ -fx -sure -rb 自动还原光盘: 包含文件, , (CDROM 执行程序), (ATAPI CDROM 兼容驱动程序), 。 内容为: DEVICE= /D:IDECD001 内容为: /D:IDECE001 /L:Z Ghost -clone,mode=load,src=z:\,dst=1:1 -sure -rb 可以根据下面的具体说明修改示例: 1.-clone -clone 在使用时必须加入参数,它同时也是所有的 switch{batch switch} 里最实用的。 下面是 clone 所定义的参数: mode={copy|load|dump|pcopy|pload|pdump}, src={drive|file|driveartition}, dst={drive|file|driveartition} mode 指定要使用哪种 clone 所提供的命令 copy 硬盘到硬盘的复制 (disk to disk copy) load 文件还原到硬盘 (file to disk load) dump 将硬盘做成映像文件 (disk to file dump) pcopy 分区到分区的复制 (partition to partition copy) pload 文件还原到分区 (file to partition load) pdump 分区备份成映像文件(partition to file dump) src 指定了 ghost 运行时使用的源分区的位置模式及其意义。 对应 mode 命令 src 所使用参数例子: COPY/DUMP 源硬盘号。 以 1 代表第一号硬盘 LOAD 映像文件名。 g:/back98/ 或装置名称 (drive) PCOPY/PDUMP 源分区号。 1:2 代表的是硬盘1的第二个分区 PLOAD 分区映像文件名加上分区号或是驱动器名加上分区号。 g:\:2 代表映像文件里的第二个分区 dst 指定运行 Ghost 时使用的目标位置模式及其意义。 对应 mode 命令 dst 所使用参数例子: COPY/DUMP 目的硬盘号。 2 代表第二号硬盘 LOAD 硬盘映像文件名。 例 g:\back98\ PCOPY/PLOAD 目的分区号。 2:2 代表硬盘 2 的第二个分区 PDUMP 分区映像文件名加分区号。 g:\back98\:2 SZEn 指定所使用目的分区的大小: n=xxxxM 指定第 n 目的分区的大小为 xxxxMB。 如 SZE2=800M 表示分区 2 的大小为 800MB n=mmP 指定第 n 目的分区的大小为整个硬盘的 mm 个百分比。 2.-fxo 当源物件出现坏块时,强迫复制继续进行 3.-fx 当ghost完成新系统的工作后不显示 press ctrl-alt-del to reboot 直接回到DOS下 4.-ia 完全执行扇区到扇区的复制。 当由一个映像文件或由另一个硬盘为来源,复制一个分区时,Ghost将首先检查来源分区,再决定是要复制文件和目录结构还是要做映像复制(扇区到扇区)。 预设是这种形式。 但是有的时候,硬盘里特定的位置可能会放一些隐藏的与系统安全有关的文件。 只有用扇区到扇区复制的方法才能正确复制 5.-pwd and -pwd=x 给映像文件加密 6.-rb 在还原或复制完成以后,让系统重新启动 7.-sure 可以和 clone 合用。 Ghost 不会显示 proceed with disk clone-destination drive will be overwritten? 提示信息 九、注意事项 1.在备份系统时,单个的备份文件最好不要超过 2GB。 2.在备份系统前,最好将一些无用的文件删除以减少Ghost文件的体积。 通常无用的文件有:Windows 的临时文件夹、IE 临时文件夹、Windows 的内存交换文件。 这些文件通常要占去100 多兆硬盘空间。 3.在备份系统前,整理目标盘和源盘,以加快备份速度。 4.在备份系统前及恢复系统前,最好检查一下目标盘和源盘,纠正磁盘错误。 5.在恢复系统时,最好先检查一下要恢复的目标盘是否有重要的文件还未转移,千万不要等硬盘信息被覆盖后才后悔莫及啊。 6.在选择压缩率时,建议不要选择最高压缩率,因为最高压缩率非常耗时,而压缩率又没有明显的提高。 7.在新安装了软件和硬件后,最好重新制作映像文件,否则很可能在恢复后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数据备份有哪些手段

1、完全备份(full backup)每天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完全备份。 例如,星期一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星期二再用另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依此类推。 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 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 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 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 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 2、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星期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 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 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 例如,系统在星期三的早晨发生故障,丢失了大量的数据,那么现在就要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二晚上时的状态。 这时系统管理员就要首先找出星期天的那盘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然后再找出星期一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一的数据,然后找出星期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 很明显,这种方式很繁琐。 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 在这种备份方式下,各盘磁带间的关系就象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 比如在上例中,若星期二的磁带出了故障,那么管理员最多只能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一晚上时的状态。 3、差分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上。 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 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灾难恢复也很方便。 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一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备份策略通常是以上三种的结合。 例如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或差分备份,每周日进行全备份,每月底进行一次全备份,每年底进行一次全备份。 4、日常维护有关问题备份系统安装调试成功结束后,日常维护包含两方面工作,即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 如果硬件设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系统正常运行后基本不需要经常维护。 一般来说,磁带库的易损部件是磁带驱动器,当出现备份读写错误时应首先检查驱动器的工作状态。 如果发生意外断电等情况,系统重新启动运行后,应检查设备与软件的联接是否正常。 磁头自动清洗操作一般可以由备份软件自动管理,一盘dlt清洗带可以使用20 次,一般一个月清洗一次磁头。 软件系统工作过程检测到的软硬件错误和警告信息都有明显提示和日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管理员。 管理员也可以利用远程管理的功能,全面监控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 网络数据备份系统的建成,对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各种系统故障的及时排除和数据库系统的及时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自动化带库及集中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备份的质量,加强数据备份的安全管理。 同时,近线磁带库技术的引进,无疑对数据的恢复和利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手段。 希望更多的单位能够更快地引进这些技术,让系统管理员做到数据无忧。 5、存储数据备份恢复随着各单位局域网和互联网络的深入应用,系统内的服务器担负着企业的关键应用,存储着重要的信息和数据,为领导及决策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查询的服务,为网络环境下的大量客户机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查询、数据处理和internet等的各项服务。 因此,建立可靠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保护关键应用的数据安全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发生人为或自然灾难的情况下,保证数据不丢失。

创建备份设备与数据库备份有什么关系?

不管您是从事什么职业,在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都会涉及到数据安全性和数据备份存储的问题。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看,想要完美地避免数据丢失问题的发生,就得在一定程度做好备份的操作。 然而,近期有用户咨询小编,经常看到的数据备份存储和数据备份是不是一个意思?或者说两个名词是什么关系?请不要担心,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相关内容,一起来看下吧。 数据备份存储和数据备份是什么关系其实,数据据备份存储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据备份有所不同,这里面涉及到更加完整、安全、稳定的数据备份,同时还要以很高的效率将数据存储在相应的介质上面。 从效率角度上来看是非常必要的,很多用户不希望因为一个备份而导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下降,当然也更不希望因为备份而导致一些信息外泄,产生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所,尤其对一些企业用户来讲,在选择数据备份存储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其他重要因素,就其具体备份方案,会有很多种。 数据备份存储和数据备份的关系而不管是数据备份存储和数据备份,想要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做好,就必须要借助一款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来搞定。 这里建议您可以试试看“Disksync”,它具有全面保护、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四大特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Disksync备份数据的操作方式:步骤1:打开安装好的Disksync数据备份恢复,软件左边选择“本地磁盘/共享目录”,然后添加电脑中需要备份的数据所在文件夹;中间设置文件同步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即可。 步骤1步骤2:如下图所示,右边设置备份目标,如果你要备份到电脑其他磁盘或者U盘和移动硬盘,就选择“本地磁盘/共享目录”,然后添加备份路径。 此外,软件还支持备份到网络网盘、服务器等。 步骤2步骤3:输入备份任务的名称,然后点击“创建任务”的红色按钮,创建任务成功后会自动跳转到任务管理页面。 点击对应任务右边的“开始”图标,开启转换程序,当下方执行结果显示成功的时候,说明数据备份成功了。 步骤3关于数据备份存储和数据备份有什么关系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也欢迎与我们一起分享交流。 最后,如果您觉得上述分享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能够帮忙点赞收藏。


相关标签: 保障数据安全创建可靠的备份系统创建可靠的备份服务器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5355.html

上一篇:oray经过ICANN认证的域名注册商,值得信赖的...
下一篇:oray荣获ICANN认证为您的域名提供卓越服务w...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