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了解最新手机趋势,并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了解最新手机的痛点)


文章编号:107392 / 分类:行业资讯 / 更新时间:2025-01-09 02:38:24 / 浏览:
并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努比亚红魔5G游戏手机强势发布 144Hz风冷旗舰诠释“比快更快”

2018年2月,努比亚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首次展出了内置风扇的概念机型,一度引发了业界的震惊。 那个时候,业内甚至都还没有明晰的“ 游戏 手机”概念,而努比亚不仅率先洞察了 游戏 手机的庞大市场需求,更领先一步将 游戏 手机的基本设计方向,确立面向专业及赛事级的设备。

正因为有着极高的起点和对玩家需求更深入的理解,努比亚红魔系列 游戏 手机自2018年推出以来,就迅速成为了手游玩家群体中备受推崇的“神级装备”。 其首倡的风冷散热、精准操控,以及 游戏 肩键等创新设计,不仅推动了这个品类的体验革新,甚至直到今天也依然是这一领域的“标准”。

很显然,红魔已经在过去的三年里证明了自身作为 游戏 手机领军品牌的实力。 但也正是这样,进一步的突破和进化才会变得更为困难和可贵。 好在,2020年3月12日晚间,努比亚在外界的众多期待中发布了划时代的5G旗舰 游戏 手机产品。 这,就是红魔5G。

144Hz超竞屏,引领5G手游电竞时代

众所周知,5G时代对于智能手机而言最大的体验改变就是“快”:联网速度快,下载 游戏 快,每场对决的加载速度自然也就更快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体现5G时代的“快”,给玩家带来更极致的5G 游戏 体验呢?红魔5G给出的答案当然是一块高刷新率、高素质的屏幕,不是90Hz、不是120Hz,而是当前行业最高的6.65英寸 144Hz“超竞屏”!

为什么努比亚要选择144Hz的屏幕?首先,144Hz是当前智能手机领域屏幕刷新率的最新、最高标准。 作为始终坚持为玩家带来最佳体验的 游戏 手机产品,红魔5G要做自然就做到最好,不存在妥协;其次,与60Hz、90Hz、120Hz的屏幕相比,144Hz超竞屏的显示流畅程度分别快了142%、61%,以及20%,这就意味着红魔5G的屏幕能够带给玩家迄今为止最高速、最顺滑的 游戏 体验,没有之一。

当然,要在5G 游戏 手机上第一个实现144Hz显示,背后的工作量也绝不仅仅只是“用上一块屏”这么简单。 努比亚的工程师不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和 游戏 适配测试,甚至还专门开发了Touch choreographer 游戏 插帧算法,以确保即便是在激烈的场景变换中,也能稳定维持最高帧率的顺滑画面,既满足了玩家严苛的视觉需求,同时更是为极致电竞环境下的精密操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正因如此,红魔5G在专业 游戏 性能评测机构GameBench的测试中,在60帧、90帧、144帧三档不同 游戏 场景下全部达到了满帧。 其中特别是在144帧的 游戏 测试中,红魔5G的实测帧率波动水平更是仅为±0.37fps,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代表最高级别的“Ultra”认证。 与此同时,一大批主流APP以及来自腾讯、米哈游、网易的多款大作,也已经提前适配红魔5G的144Hz超竞屏,无疑也显示出144Hz刷新率对于次世代顶级电竞手游的强大吸引力。

顶级性能更要顶级散热,有风才是真的强

作为5G时代迄今为止最为极致的 游戏 手机,红魔5G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全方位的“顶配”硬件组合。 其全系配备骁龙865 5G芯片方案、LPDDR5内存、UFS3.0闪存,和WiFi6无线模组。 不仅如此,努比亚还与高通专门就骁龙865的GPU进行了联合调制,充分发挥了Adreno 650的强大性能,为144Hz的 游戏 体验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红魔5G还成为首款配备16GB超大容量LPDDR5内存的国产5G旗舰机型,配合全系支持的双模5G特性,为未来更高画质和更极致感官享受的5G手游或云 游戏 做好了准备。 而努比亚专利的Magic Write闪存性能优化技术,此次也在红魔5G上首发,它可以让开发者无需专门修改就立刻用到安全且持续的性能提升,更能让红魔5G 游戏 手机在长期重度使用后,依然保证流畅不卡顿。 正因为有以上这些强大的性能加持,红魔5G这次在安兔兔和鲁大师两款综合测评软件中,分别得到了和分的惊人成绩,也充分展现了其极致性能的实力。

但是熟悉努比亚红魔的老玩家都知道,红魔 游戏 手机自2018年的初代开始,就一直在强调“稳定而持久的性能,才是真正的 游戏 性能”。 正因为如此,本次红魔5G不仅配备了目前顶级的硬件配置,更带来了由主板背部的L型液冷管、主板正面的大面积导热凝胶、多层石墨导热膜、大尺寸导热铜箔,以及内置高效能离心风扇和全新设计风道,所组成的“ICE 3.0立体多维散热系统”。

与上代红魔3系列机型相比,红魔5G的散热系统主要有两点改进,一是内置的高效能离心风扇转速进一步提升至转/分,甚至超过了波音747发动机的转速;二是将机内的风道改良为“南北通透”式的设计,极大降低风阻和噪音的同时,还使得风道的散热表面积增大56%,能覆盖到更多的关键热源。

与市场上的旗舰级产品相比,红魔5G最大的优势自然就是内置主动风扇散热的设计。 正如红魔5G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只导热不散热,都是耍流氓”。 毕竟只要没有内置风扇,不管如何“堆料”,本质上最终都是把热量传导到手机表面,然后才能靠自然辐射、外挂的厚重风扇,甚至是用户的手来“散热”。 而这,就必然会导致手机的外观、手感,以及握持舒适度遭到破坏。

唯有红魔5G,靠着独创的液冷+风冷散热架构,能够在热量传导到手机表面之前就将其主动排出。 不仅能够保证长时间 游戏 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发挥,还首次实现了手机充电过程中电池及相关电路主动风冷式散热设计。 配合支持PD3.0 PPS协议的55W快充方案,仅需15分钟便能充入56%电量,40分钟就能充到100%,并且电池温度更低,寿命与安全性自然也就得到了改善。

手机里的电竞主机,红魔5G带来全方位专业体验

迄今为止最快的屏幕刷新率、毫无妥协的顶级硬件,再加上独创的内置风冷散热——如果努比亚红魔5G不是专业的 游戏 手机,那么这样的配置其实早已堪称当今的顶级性能旗舰。 但是正因为努比亚深知,真正 游戏 玩家需要的其实还有更多细节上的专业体验,因此除了顶级的性能表现之外,红魔5G这次还带来了更多旨在进一步改善 游戏 体验,降低专业电竞门槛的创新功能。

在玩家颇为看重的 游戏 操控体验方面,努比亚作为最早提出 游戏 手机理应重视触控表现、最早采用肩键设计的品牌,这次不仅给红魔5G配备了高达240Hz的屏幕触控报点率,还独家采用了全球唯一的双触控IC肩键解决方案。 通过给每一个肩键单独配备一块控制芯片,做到了高达300Hz的触控报点率,和完全互不干扰的3.3毫秒极速肩键响应。 无论是在按键寿命、按键延迟表现,还是在 游戏 中的可靠性方面,均达业界的最高水准。

在对 游戏 氛围影响极大的音频方面,努比亚多年来坚持采用立体声扬声器并保留3.5mm耳机接口。 并在红魔5G上与业界顶级音频解决方案商DTS进行合作,实现了DTS-HD多声道音频硬件解码器和专业DTS:X Ultra认证音效在 游戏 手机上的落地。 除此之外,位置经过精心设计的 游戏 专用3Mic,则可以保证无论玩家用那种姿势握持,都能带来清晰的降噪语音沟通体验。

在专业的 游戏 辅助功能方面,红魔5G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令玩家失望,拨动红魔招牌的竞技键,就会打开全新升级的 游戏 空间。 这次它不仅能够以最炫酷的方式管理 游戏 ,还提供了包括性能、显示效果,以及音效在内的多重 游戏 体验增强功能。 玩家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 游戏 类型选择不同的增强效果,以获得更大 游戏 优势。 而基于用户对小屏转大屏的痛点,努比亚方面与合作伙伴乐播一起进行了深度优化,在延时和画质上能够做到媲美iOS设备的投屏效果,并支持照片、视频、 游戏 等应用的投屏,用更宽广的视角,更直观的体验,更清晰的细节,来实现客厅 娱乐 。

不仅是顶配 游戏 装备,更是一台出色的旗舰手机

当然,一款出色的 游戏 手机,首先必须是一台足够好的手机。 这就要求红魔5G不仅仅要在 游戏 使用场景中“大杀四方”,而且还要能够提供顶尖的日常使用体验,为此,努比亚的工程师也做了不少努力。 首先,他们重新打造了红魔5G的机身设计,出自风洞仿真实验室的航天级纳米材料机身不仅触感温润顺滑,其表面的高导热性还有助于快速散掉手掌的热量,减轻日常使用和 游戏 中的出汗几率,因此也极大提升了握持舒适度。

其次,备受好评的努比亚RedMagic OS这次在红魔5G上,升级为全新的赛博版。 颇具赛博朋克风格的全新视觉元素,大幅强化的底层代码,让红魔5G不仅在 游戏 中能够提供最佳的性能表现,日常使用中也同样流畅。

最后,作为努比亚品牌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的技术研发方向,专业的影像系统这次当然也成为了红魔5G的重要组成部分。 6400万像素的索尼IMX686主摄、具备超广角和超微距能力的变焦三摄系统,令红魔5G首先在相机用料上就足以脱颖而出。 而全新的赛博朋克滤镜、针对5G而生的视频防抖功能,以及有趣的“凌波微步”特效视频拍摄功能,也更令红魔5G在 游戏 之外还多了几分 时尚 的社交魅力。 更不要说努比亚的传统强项,功能丰富多彩的NEOVISION相机家族,无论是光绘还是星轨、电子光圈,还是8K摄像,只要一机在手,你就是全场的焦点所在。

再度引领 游戏 手机行业进步,红魔5G“比快更快”

从最早提出内置风冷 游戏 手机的理念,到最早带来 游戏 手机的肩键,从首家解决手机内置主动散热设计难题,到率先实装144Hz超竞屏。 多年来努比亚一直凭借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带给手游玩家愈发专业和贴心的 游戏 体验,更引领着整个 游戏 手机领域的发展方向,更大力推动着手游电竞正规化和专业化。

在今天发布红魔5G 游戏 手机的同时,努比亚也已经确认,目前正在与《都市阿尔法》、《巅峰战舰》、《巅峰坦克》、《跑跑卡丁车》等热门 游戏 进行144Hz高帧率的联调,并同时还有包括《崩坏3》和《虚荣》在内的等近百款 游戏 已经支持高帧运行。 与此同时,努比亚还首家在开放了144Hz帧率应用的调试申请,以鼓励更多开发者加入144Hz阵营,共同造福用户。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彰显努比亚红魔 游戏 手机“竞无止境”的产品态度,也为了给喜爱 科技 极客风格的玩家提供更为独特的产品体验,红魔5G此次除了赛博霓虹、骇客黑以及火星红三种赛博朋克风格的配色版本外,还将带来了极具科幻色彩的氘锋透明版本,通过内部结构的巧妙设计,让转的内置风扇、精细的机身风道,以及突破性的充电散热等设计原原本本呈现在玩家的面前。

售价和配置方面,红魔5G非常丰富,还有全球首款量产16GB大运存。 关键是所有配置方面都是全系标配,绝不缩水,比较厚道。 努比亚红魔5G 游戏 手机的骇客黑、火星红、赛博霓虹版本8GB+128GB配置售价仅3799元, 12GB+128GB配置售价仅4099 元, 12GB+256GB高配售价4399 元,16GB+256GB顶配售价4999 元! 氘锋透明版,,可看到风扇转动,12GB+256GB高配售价4599 元,16GB+256GB顶配售价5199 元!各版本之间相差的只是颜色和容量,诚意十足。 目前这款全新电竞 游戏 旗舰将于3月12日晚在努比亚官网、努比亚京东旗舰店、中国联通同步开启预售,于3月19日10点在以上渠道开启首销。

雷军如何回应小米上市首日股价破发?

7月9日,小米集团(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虽然已经按照询价下限进行定价,但上市首日开盘,小米依然跌破了17港元的发行价。 当天,小米集团以166港元的股价开盘,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235%,集合竞价时段成交23亿港元。 截至发稿,小米股价报1632,下跌4%。 对于上市首日股价破发,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大势不好,刚才我的同事告诉我,远超我们的预期。 我觉得小米基本面非常出色,也是非常创新的公司,相信长期表现会越来越好。 ”在开始不久前的演讲中,雷军也提到,最近正是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候,感谢十多万投资者在此刻真金白银的投入,表达了对小米的认可和支持,包括李嘉诚、马云和马化腾等,“感谢!尽管大势不好,但好公司依然会脱颖而出!除了股价破发,何时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雷军表示,“我们两周前跟证监会反复沟通后,达成一致,决定暂缓。 我们先上港股,等港股运转合适后,再上CDR。 原因,CDR是很重要的试点,要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上港股和CDR,现在不是最佳时间点。 ”来源:澎湃新闻网编者按 马云说,风口来时,如果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当风口过了,摔死的一定是猪。 这句话很应和雷军当初的豪言,也很适合现在的小米,靠风口来维系企业运转一定不是长久之计。 当发家“王牌”之性价比模式成为小米的痼疾,多元化、层级化、双品牌、AIOT…饮下何种良药才能不作痛系列报道(一 ) 5G风口 小米能祭出新“王牌”么? 2018年的手机行业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中小手机厂商或倒闭或于夹缝中艰难求存,市场趋于饱和之下、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频率的降低让2019年手机市场充满挑战,调研机构TrendForce的报告显示,今年预计智能手机产量141亿台,比2018年下降33%,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则下降比例将扩大至5%。 如此严峻形势下,不少研究机构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行业的下降趋势或延续至今年5G的到来。 众手机企业也将5G作为“救命稻草”纷纷展开布局,而“热搜”体制的小米自然也不例外,在展示了折叠屏工程机的同时,小米也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将其作为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凋零”的手机市场需要“生机” 无论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18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显示,2018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414亿部,同比下降 156%;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 390 亿部,同比下降 155% 。 IDC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2018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共计为亿台,年同比下滑41%。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台,同比下滑5%,智能手机行业首次出现全年下滑。 对此,IDC分析,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并没有看到很多积极的活动迹象,这其中有几个因素,包括手机延长更换周期、增加渗透率。 许多大市场,政治和经济出现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断上升的产品价格导致消费者的挫败感增加。 ““受宏观经济环境与手机同质化两大因素影响,现阶段智能手机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手机行业分析人士杨博丞告诉中国家电网,“ 手机同质化太过严重,无论是小米华为还是OPPO vivo,虽然说一直都在发新机,但他们的产品区别并没有特别明显。 ””在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技术进步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厂商们从营销角度出发挖空心思激发购买冲动,但产品创新力却不足以支撑用户购买力,用户需求只能如涓涓细流,不断收窄。 过去一年,产能3600万部/年的天津三星被曝关厂停工、活在倒闭破产传闻中的锤子 科技 已出售部分专利、昔日国产手机巨头金立遭遇破产、越走越偏的魅族手机销量惨淡、同样不堪销量重压的美图“嫁”给了小米、小米进入资本市场后大起大落、苹果在高售价风波中订单大幅削减、乐视风波后未能再焕生机的酷派面临着“退市”风险、沦落至边缘地带的联想仅剩下04%国内市场份额、而被联想收购后的摩托罗拉甚至已经从消费者的选购列表中消失,中国手机市场“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在大浪淘沙中一去不返。 智能手机寻着家电行业的发展轨迹,开始进入寡头时代。 国内某手机厂商负责人表示,整个手机行业处于跌宕起伏的阶段,在市场相对饱和时期份额会向少数厂商集中。 对于破局之策他提到了5G,“5G技术的到来,可能会有所改变。 有些厂商现在看起来很好,可能很快掉队,有的公司因为有创新技术,可能很快发展起来。 ”“由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换机周期延长,智能手机的发展经历了数次‘换机潮’。 ”有业内人士从换代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一次的“换机潮”都伴随着一项解决消费者使用痛点的技术应用。 “在5G手机商用前,手机销量下滑趋势仍将延续。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5G时代必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竞争焦点,无论行业或企业,都希望5G作为一个新的风口,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活力。 这对小米来说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小米对5G技术的期待值不低于任何一家手机企业,毕竟这家才上市半年多的公司,市值已经累计蒸发千亿多,正急切盼望在资本市场找回“自信”。 “低迷”的小米需要新“王牌” 性价比与饥饿营销是小米自创立以来一直所独有的“优势”,多少手机品牌曾试图模仿,却从未超越。 这一优势让小米在手机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也助力小米成功港股上市。 但上市后的小米,交出的答卷却并不理想,股价一跌再跌,市值不断蒸发,处境堪忧。 以最初17港元/股的发行定价来看,小米最初市值543亿美元。 7月9日小米上市首日,开盘价16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市值约520亿美元。 虽然上市之初,德意志资本、麦格理、光大证券、西南证券等券商机构均在研报中曾给予小米“增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在196 -303港元/股之间,但资本市场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上市次日有过开盘17港元/股、收盘19港元/股的“乍暖还寒”后,低走的主旋律几乎从未动摇,去年10月30日跌至114港元/股。 到了年初1月8日,小米股价自开盘后几乎一路下跌,盘中一度下跌783%,截至收盘报111港元,全天大跌75%,较发行价跌去347%,成交1034亿港元,市值跌至338亿美元左右。 1月9日,小米30亿股解禁,开盘股价为1064港元/股,再次大跌逾5%,市值也缩水至330亿美元左右。 自解禁以来,小米的股价更是不断下探,1月16日报收97港元/股,较前一日下跌261%。 至此,小米的股价较半年内的最高点跌幅已超55%,市值累计蒸发超过1500亿港元。 经历过1月16日的最低谷,自1月17日开始,小米分别于1月18日、1月21日、1月22日三次回购股票,耗资总计近2亿港元,回购近2000万股,试图稳定股价。 但在业内人士来看,这也只是短时间对股价构成支撑,在全球智能手机进入负增长时代,股价“风雨飘摇”中的小米未来业绩仍然呈下行趋势。 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于小米而言,也正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萧何”。 伴随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中高端手机市场崛起,并在萧条的大环境中行情走俏,除苹果、三星之外,华为、oppo等旗舰机型冲击中高端市场格局,并留下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足迹。 当然,这些跟小米是无甚关系的,虽然出货量也在世界前五之列,但小米的销量更多来自于印度、越南等符合其性价比定位的中低端海外市场。 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海外市场出货量增长了60%,收入220亿元,占据小米总收入近4成多。 没有高端“代表作”是小米的痼疾,所以它开始“蓄谋”高端路线以期挤入“上流”市场。 《2018年小米中期报告》显示,2018年度小米在国内的战略重点是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超过25%;第四季度,小米推出了高端市场试水作MIX系列的第三款产品MIX 3,但很显然收效甚微。 “ 小米一直在走比较保守的中规中矩路线 ”,杨博丞说,即使目前售价最高的MIX 3,其实也就是一个全面屏+滑盖,“发布后外界有很多声音说它是一种倒退,并没有做成那种不是滑盖的全面屏。 ”数据显示,2018年9月底,小米的库存相比6月底增加了22%,相比2017年12月更是大增62%。 另有IDC报告显示,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国内出货量1030万台,同比2017年第四季度大降349%,对比同期华为233%的增量,小米竞争压力空前。 Strategy Analytics总监隋倩分析认为,由于库存积压,以及面临来自华为和Realme等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地区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小米的增长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大幅下降。 他直言“小米在2019年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如果增长继续下滑,可能难以维持利润。 ”雷军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小米模式下的诸多问题,春节前夕,小米对外宣布将红米品牌正式独立,定位“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旗舰机则专注于智能手机高端市场。 2月20日,小米9发布,雷军称“这可能是小米手机最后一次定价在3000以内。 ”诚然,他似乎也认为2999元的价格并不符合人们对高端市场的高溢价印象。 在将“性价比”托付给红米的同时,小米也对曾经引以为傲的扁平化管理作出了告别,在近日正式推行一项针对内部员工的层级改革,将公司员工的管理层级细化为专员、经理、总监、副总裁及以上,并配上与华为类似的13至23个等级评定。 专员级别为13级左右,经理为16级到17级左右,总监为19级到20级左右,副总裁为22级。 对此改革措施,外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小米将红米独立,进一步细分了低端与中高度市场,管理模式从扁平化到层级化的转变,有利于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但也有人担心小米在建立职级体系后会丧失其扁平化管理的优势。 “红米Redmi”品牌独立发布会上,雷军曾说:“创办小米前我是华为铁杆粉,任正非很多讲话我都会背了,我也多次跟大家讲国产品牌要团结,枪口抬高一尺。 ”可见无论外界看法如何,作为“华为铁杆粉”的雷军正驱使小米加紧向华为学习却是既定事实。 除了学习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多品牌、多产品线、多渠道管理经验之外,更在学习华为成熟的管理经验。 这对于成立8年员工数已达2万的小米来说,也实为一个新的征程。 “手机+AIoT”能成为下一个筹码么 雷军说,当前全球手机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的低潮,会延续到5G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来临,而小米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也会在质量、创新、交付等方面继续勤练内功、夯实基础,为5G的春天做好扎实的准备。 ”在内部管理改革之外,欲搭乘5G顺风车的小米,在5G春天来临之前主动出击了。 1月11日,小米年会,雷军正式宣布并启动了自2019年起的小米未来五年核心战略,也即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未来5年,小米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这一战略在1月17日的回购股份公告中也有体现,小米公告称,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公司以股份回购表达对当下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手机+AIoT”双引擎,其中手机是一道过不去的槛儿,按雷军的说法,“手机业务始终占稳全球第一阵营就是胜利”,但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 小米目前的全球第一阵营,更多是靠低端红米手机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撑腰,定位中高端的小米手机功劳几无。 也许有人会以2月26日“小米9首销日53秒售罄”的记录来进行反驳,诚然,这确实反映出小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但从外界反馈来看,谁又能说这不是其一贯的高性价比+饥饿营销策略说回海外市场低价策略的全球第一阵营话题,小米这种低价模式固然会在短时间内带来出货量的激增,但与苹果、三星、华为等高端定位的品牌相比,小米的利润率则明显不足,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小米的双品牌战略与管理模式改革进展顺利且行之有效还好说,如若不然,目前这样的增量市场又能维持多久从AIoT布局来看,AIoT指AI+IoT,即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这是5G时代被业界最为认可的两大应用场景,随着该新概念被不断超热,从BAT到AI行业的独角兽,都不约而同地官宣了AIoT战略。 不过小米的AIoT似乎有所不同,雷军表示,对于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 客观来讲,小米在IoT是有一定优势的。 2013年,小米以手机为中心孵化出生态链,经过多年发展小米在IoT布局上已经有领先一步的趋势,截至2018年11月,小米IoT平台已连接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支持超2000款设备,号称“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 年初,小米战略入股TCL,为即将布局大家电业务在供应链、代工产能等方面已经开始提前布局。 不过有意思的是,雷布斯说着“All in IoT”,小米对外放出的口号却是AI+IoT,那小米在AI的布局优势是什么呢小爱同学杨博丞认为,小爱同学更多是通过语音交互去实现IOT的链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现阶段的小爱同学还在获取大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去分析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手机+AIoT”是小米为5G时代所筹备的核心战略性“王牌”,那么无论是作为一家雷军定位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作为一家资本市场评定的“硬件公司”,有生态缺核心技术的小米,距离祭出这张牌,似乎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小米之痛 没有风口只有现实

编者按

马云说,风口来时,如果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当风口过了,摔死的一定是猪。

这句话很应和雷军当初的豪言,也很适合现在的小米,靠风口来维系企业运转一定不是长久之计。

当发家“王牌”之性价比模式成为小米的痼疾,多元化、层级化、双品牌、AIOT…饮下何种良药才能不作痛?

系列报道(一 )

5G风口 小米能祭出新“王牌”么?

2018年的手机行业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中小手机厂商或倒闭或于夹缝中艰难求存,市场趋于饱和之下、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频率的降低让2019年手机市场充满挑战,调研机构TrendForce的报告显示,今年预计智能手机产量14.1亿台,比2018年下降3.3%,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则下降比例将扩大至5%。

如此严峻形势下,不少研究机构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行业的下降趋势或延续至今年5G的到来。 众手机企业也将5G作为“救命稻草”纷纷展开布局,而“热搜”体制的小米自然也不例外,在展示了折叠屏工程机的同时,小米也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将其作为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凋零”的手机市场需要“生机”

无论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18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显示,2018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4.14亿部,同比下降 15.6%;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 3.90 亿部,同比下降 15.5% 。

IDC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2018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共计为14.049亿台,年同比下滑4.1%。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297亿台,同比下滑5%,智能手机行业首次出现全年下滑。 对此,IDC分析,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并没有看到很多积极的活动迹象,这其中有几个因素,包括手机延长更换周期、增加渗透率。 许多大市场,政治和经济出现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断上升的产品价格导致消费者的挫败感增加。

“受宏观经济环境与手机同质化两大因素影响,现阶段智能手机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手机行业分析人士杨博丞告诉中国家电网,“ 手机同质化太过严重,无论是小米华为还是OPPO vivo,虽然说一直都在发新机,但他们的产品区别并没有特别明显。 ”

在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技术进步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厂商们从营销角度出发挖空心思激发购买冲动,但产品创新力却不足以支撑用户购买力,用户需求只能如涓涓细流,不断收窄。 过去一年,产能3600万部/年的天津三星被曝关厂停工、活在倒闭破产传闻中的锤子 科技 已出售部分专利、昔日国产手机巨头金立遭遇破产、越走越偏的魅族手机销量惨淡、同样不堪销量重压的美图“嫁”给了小米、小米进入资本市场后大起大落、苹果在高售价风波中订单大幅削减、乐视风波后未能再焕生机的酷派面临着“退市”风险、沦落至边缘地带的联想仅剩下0.4%国内市场份额、而被联想收购后的摩托罗拉甚至已经从消费者的选购列表中消失,中国手机市场“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在大浪淘沙中一去不返。

智能手机寻着家电行业的发展轨迹,开始进入寡头时代。 国内某手机厂商负责人表示,整个手机行业处于跌宕起伏的阶段,在市场相对饱和时期份额会向少数厂商集中。 对于破局之策他提到了5G,“5G技术的到来,可能会有所改变。 有些厂商现在看起来很好,可能很快掉队,有的公司因为有创新技术,可能很快发展起来。 ”

“由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换机周期延长,智能手机的发展经历了数次‘换机潮’。 ”有业内人士从换代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一次的“换机潮”都伴随着一项解决消费者使用痛点的技术应用。 “在5G手机商用前,手机销量下滑趋势仍将延续。 ”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5G时代必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竞争焦点,无论行业或企业,都希望5G作为一个新的风口,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活力。 这对小米来说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小米对5G技术的期待值不低于任何一家手机企业,毕竟这家才上市半年多的公司,市值已经累计蒸发千亿多,正急切盼望在资本市场找回“自信”。

“低迷”的小米需要新“王牌”

性价比与饥饿营销是小米自创立以来一直所独有的“优势”,多少手机品牌曾试图模仿,却从未超越。 这一优势让小米在手机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也助力小米成功港股上市。 但上市后的小米,交出的答卷却并不理想,股价一跌再跌,市值不断蒸发,处境堪忧。

以最初17港元/股的发行定价来看,小米最初市值543亿美元。 7月9日小米上市首日,开盘价16.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市值约520亿美元。 虽然上市之初,德意志资本、麦格理、光大证券、西南证券等券商机构均在研报中曾给予小米“增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在19.6 -30.3港元/股之间,但资本市场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上市次日有过开盘17港元/股、收盘19港元/股的“乍暖还寒”后,低走的主旋律几乎从未动摇,去年10月30日跌至11.4港元/股。 到了年初1月8日,小米股价自开盘后几乎一路下跌,盘中一度下跌7.83%,截至收盘报11.1港元,全天大跌7.5%,较发行价跌去34.7%,成交10.34亿港元,市值跌至338亿美元左右。

1月9日,小米30亿股解禁,开盘股价为10.64港元/股,再次大跌逾5%,市值也缩水至330亿美元左右。 自解禁以来,小米的股价更是不断下探,1月16日报收9.7港元/股,较前一日下跌2.61%。 至此,小米的股价较半年内的最高点跌幅已超55%,市值累计蒸发超过1500亿港元。

经历过1月16日的最低谷,自1月17日开始,小米分别于1月18日、1月21日、1月22日三次回购股票,耗资总计近2亿港元,回购近2000万股,试图稳定股价。 但在业内人士来看,这也只是短时间对股价构成支撑,在全球智能手机进入负增长时代,股价“风雨飘摇”中的小米未来业绩仍然呈下行趋势。

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于小米而言,也正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萧何”。

伴随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中高端手机市场崛起,并在萧条的大环境中行情走俏,除苹果、三星之外,华为、oppo等旗舰机型冲击中高端市场格局,并留下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足迹。 当然,这些跟小米是无甚关系的,虽然出货量也在世界前五之列,但小米的销量更多来自于印度、越南等符合其性价比定位的中低端海外市场。 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手机海外市场出货量增长了60%,收入220亿元,占据小米总收入近4成多。

没有高端“代表作”是小米的痼疾,所以它开始“蓄谋”高端路线以期挤入“上流”市场。 《2018年小米中期报告》显示,2018年度小米在国内的战略重点是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超过25%;第四季度,小米推出了高端市场试水作MIX系列的第三款产品MIX 3,但很显然收效甚微。

“ 小米一直在走比较保守的中规中矩路线 ”,杨博丞说,即使目前售价最高的MIX 3,其实也就是一个全面屏+滑盖,“发布后外界有很多声音说它是一种倒退,并没有做成那种不是滑盖的全面屏。”

数据显示,2018年9月底,小米的库存相比6月底增加了22%,相比2017年12月更是大增62%。 另有IDC报告显示,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国内出货量1030万台,同比2017年第四季度大降34.9%,对比同期华为23.3%的增量,小米竞争压力空前。 Strategy Analytics总监隋倩分析认为,由于库存积压,以及面临来自华为和Realme等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地区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小米的增长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大幅下降。 他直言“小米在2019年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如果增长继续下滑,可能难以维持利润。 ”

雷军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小米模式下的诸多问题,春节前夕,小米对外宣布将红米品牌正式独立,定位“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旗舰机则专注于智能手机高端市场。 2月20日,小米9发布,雷军称“这可能是小米手机最后一次定价在3000以内。 ”诚然,他似乎也认为2999元的价格并不符合人们对高端市场的高溢价印象。

在将“性价比”托付给红米的同时,小米也对曾经引以为傲的扁平化管理作出了告别,在近日正式推行一项针对内部员工的层级改革,将公司员工的管理层级细化为专员、经理、总监、副总裁及以上,并配上与华为类似的13至23个等级评定。 专员级别为13级左右,经理为16级到17级左右,总监为19级到20级左右,副总裁为22级。 对此改革措施,外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小米将红米独立,进一步细分了低端与中高度市场,管理模式从扁平化到层级化的转变,有利于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但也有人担心小米在建立职级体系后会丧失其扁平化管理的优势。

“红米Redmi”品牌独立发布会上,雷军曾说:“创办小米前我是华为铁杆粉,任正非很多讲话我都会背了,我也多次跟大家讲国产品牌要团结,枪口抬高一尺。 ”可见无论外界看法如何,作为“华为铁杆粉”的雷军正驱使小米加紧向华为学习却是既定事实。 除了学习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多品牌、多产品线、多渠道管理经验之外,更在学习华为成熟的管理经验。 这对于成立8年员工数已达2万的小米来说,也实为一个新的征程。

“手机+AIoT”能成为下一个筹码么?

雷军说,当前全球手机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的低潮,会延续到5G真正大规模商用的来临,而小米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也会在质量、创新、交付等方面继续勤练内功、夯实基础,为5G的春天做好扎实的准备。 ”

在内部管理改革之外,欲搭乘5G顺风车的小米,在5G春天来临之前主动出击了。

1月11日,小米年会,雷军正式宣布并启动了自2019年起的小米未来五年核心战略,也即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未来5年,小米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这一战略在1月17日的回购股份公告中也有体现,小米公告称,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公司以股份回购表达对当下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手机+AIoT”双引擎,其中手机是一道过不去的槛儿,按雷军的说法,“手机业务始终占稳全球第一阵营就是胜利”,但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 小米目前的全球第一阵营,更多是靠低端红米手机在海外市场的销量撑腰,定位中高端的小米手机功劳几无。 也许有人会以2月26日“小米9首销日53秒售罄”的记录来进行反驳,诚然,这确实反映出小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但从外界反馈来看,谁又能说这不是其一贯的高性价比+饥饿营销策略?说回海外市场低价策略的全球第一阵营话题,小米这种低价模式固然会在短时间内带来出货量的激增,但与苹果、三星、华为等高端定位的品牌相比,小米的利润率则明显不足,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小米的双品牌战略与管理模式改革进展顺利且行之有效还好说,如若不然,目前这样的增量市场又能维持多久?

从AIoT布局来看,AIoT指AI+IoT,即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这是5G时代被业界最为认可的两大应用场景,随着该新概念被不断超热,从BAT到AI行业的独角兽,都不约而同地官宣了AIoT战略。 不过小米的AIoT似乎有所不同,雷军表示,对于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

客观来讲,小米在IoT是有一定优势的。 2013年,小米以手机为中心孵化出生态链,经过多年发展小米在IoT布局上已经有领先一步的趋势,截至2018年11月,小米IoT平台已连接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支持超2000款设备,号称“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 年初,小米战略入股TCL,为即将布局大家电业务在供应链、代工产能等方面已经开始提前布局。

不过有意思的是,雷布斯说着“All in IoT”,小米对外放出的口号却是AI+IoT,那小米在AI的布局优势是什么呢?小爱同学?杨博丞认为,小爱同学更多是通过语音交互去实现IOT的链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现阶段的小爱同学还在获取大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去分析判断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手机+AIoT”是小米为5G时代所筹备的核心战略性“王牌”,那么无论是作为一家雷军定位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作为一家资本市场评定的“硬件公司”,有生态缺核心技术的小米,距离祭出这张牌,似乎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关标签: 并在竞争中领先一步了解最新手机的痛点了解最新手机趋势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07392.html

上一篇:在值得信赖的手机店购买,确保质量和满意度在...
下一篇:vivo手机的充电进化深入了解其快速充电技术...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