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大哥大风靡中国,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李泽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于1992年创办了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同年推出了第一款国产大哥大BP机。
随着大哥大市场的逐渐萎缩,波导开始转型手机业务。1999年,波导第一款手机9188正式上市,以其小巧玲珑的外形、时尚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迅速赢得市场青睐,销量直线飙升。
波导手机曾是中国手机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但如今已不再属于国产手机行列。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我们从波导手机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当前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波导手机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台湾,当时台湾的电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众多电子公司纷纷寻求手机市场的机会。 1995年,波导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手机研发团队,正式进军手机制造领域。 1999年,波导推出了首款手机——波导S680,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和实用的功能,在市场上获得了初步成功。 随着波导手机不断推出新产品,其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2003年,波导手机在中国市场销量登顶,成为了首个在销量上超越国际品牌的本土品牌。 次年,波导又推出了音乐手机和拍照手机,这两款产品在市场上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波导手机开始面临挑战。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款iPhone智能手机,凭借其卓越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迅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之一。 然而,波导手机却在创新和竞争力方面显得不足,无法跟上市场的快速变化。 如今,波导手机的市场地位已经有所下滑。 尽管它在市场上仍占有一定份额,但品牌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品牌影响力的减弱;二是产品缺乏创新;三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同时,波导手机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导致其产品竞争力不足。 总而言之,虽然波导手机曾是中国手机市场上的佼佼者,但如今已不再是主流品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波导手机要想重新崛起,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不断创新产品。
后来,我拥有过很多部手机,但都没有第一部手机来得珍贵。 还记得你的第一部手机吗?不记得了,这么重要的事都忘记,真拿你没办法。 那就一起走进手机的时光隧道,去找你的第一部手机吧。 手机历史隧道加载中,时光之旅:史上最全手机图鉴。 1973年4月3日,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打通了史上第一个移动电话,而那时候人们的脑海里还没有“手机”这个词。 10年后,1983年6月,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手机摩托罗拉Dyna TAC 8000X,售价3995美元,模拟手机时代(1G)来了。 1987年,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3200进入中国市场,当然,它有一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大哥大”。 1988年,北京晚报的一条消息标志着开始迈入手机时代,1990年,中国邮电部杭州通信设备厂与摩托罗拉签定一项代工合同,拉开了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序幕。 其实也没有很远啦,这时距离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也就还差个10年。 当时一台“大哥大”售价高达数万,而工薪阶层的月薪只有几十块或两三百块,别说当时了,现在一万块的手机,我也买不起。 而且,你可能还没出生呢。 不过,10年后,你将在警匪港片里频繁见到“大哥大”的身影,墨镜+手夹包+BB机+大哥大,大佬的标配。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比手机更早流行起来的是公用电话亭和BB机。 公共电话亭、BB机,那时的摩登男女,裤腰带上,不挂个BB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时代的弄潮儿。 跨上这个BB机,你就是这条Gai最靓的仔,而BB机的留言功能还引发了一股“数字告白”的恋爱风潮。 ,我想你;520,我爱你;000,要kissing。 恕我直言,各位现在玩的520告白都是60后、70后当年玩剩下的。 而当BB机被无数年轻人别在腰间时,GSM手机时代(2G)已经悄悄来临了。 1995年,中国大陆出现第一款GSM手机,爱立信GH337。 同年,第一款揭盖式手机摩托罗拉8900、9900问世,那时谁要是能拥有一部揭盖手机,都会在意无意地在等待的人群中掏出手机假装看时间。 1996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开始进入手机操作系统,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8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诺基亚变色龙6110,这款手机有3款游戏,贪吃蛇、记忆力、逻辑猜图。 80后90后,谁小时候还没玩过几把贪吃蛇?1999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而手机界也是风起云涌。 摩托罗拉推出第一台折叠手机“掌中宝”328c,颠覆了大家对手机的传统印象,同年推出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 这一年,爱立信推出第一款三防手机R250,防水、防尘、防震,诺基亚推出第一款内置天线机型诺基亚3210,也正是在这一年,国产手机市场杀出一匹黑马波导,1999年8月波导推出第一台手机波导RC818,我姐的第一部手机就是波导。 而此时,在刚竣工不久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出现了一群衣着随意的程序猿,在西装革履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就是华为的研究人员,他们所在的华为上海研究所就是海思芯片的前身。 那时谁也想不到20年后,他们将成为华为的中坚力量。 2000年,传说中的千年虫危机没有来,BB机和邮票齐齐被放到了抽屉的最深处。
波导手机曾以“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语广为人知,连续六年领跑国内手机市场。 2003年,波导的销量突破1000万部,超越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成为市场的佼佼者。 然而,到了2006年,波导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降至不足1%。 从2010年起,波导因主营业务亏损,开始加大对委托贷款的投资,其贷款对象多为房地产公司。 委托贷款业务的收益一度超过手机业务。 尽管波导尚未正式退出手机市场,但已从曾经的“国产手机第一品牌”沦为三线小众品牌。 目前,波导主要专注于海外市场和贴牌代工业务。 尽管偶尔仍会推出新产品,但已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 实际上,波导并未倒闭,而是转为OEM手机代工。 过去,波导手机主要出口,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佳,营销策略失效,渠道过度扩张,产品更新不及时。 随着智能机的兴起,波导等品牌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尽管波导曾推出安卓手机,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在功能手机时代,波导和其他国内品牌如中电、科健等曾经广告做得轰轰烈烈,但最终未能抵抗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的竞争,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做工与国外品牌相形见绌,销量一路下滑,最终被市场边缘化。 波导未能像华为、中兴、联想等品牌那样抓住安卓系统带来的机遇,因此无法翻身。 如今,波导和其他一些传统手机厂商一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的挑战。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0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