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缘导航网

解锁手机极限:跑分测试的艺术 (手机解锁限制时间)


文章编号:102835 / 分类:行业资讯 / 更新时间:2025-01-07 04:16:34 / 浏览:
手机解锁限制时间

机械革命设置u盘启动项失败

机械革命设置u盘启动项失败(机械革命设置u盘启动项失败怎么办)笔者在2018年底曾花了7000人民币DIY了一台台式机,当时一方面是为了玩游戏,另一方面则是方便自己在家办公。 不过事与愿违,这台电脑组装好了之后,几乎每个月开机的次数都是个位数,后来我认真想了想,这台台式机之所以会吃灰,一是自己本身就没时间去玩游戏,二是这台主机实在是过于沉重和庞大,不方便携带和移动,每次回老家或者是出差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它却又无能为力,同时又懊恼,当时怎么就不买一台性能笔记本呢?既方便携带,又能畅玩游戏大作...时至今日,PC的硬件性能和轻薄设计仍是矛与盾的关系,要轻薄,就必定失去部分性能体验,要极致性能体验,那免不了庞大的机身。 但是呢,如果将设计和性能都稍微“折中”一下,比如无需达到台式机那种极致的性能释放,但也能满足绝大部分玩家们流畅游戏的需求,比如比轻薄本厚一点也无妨,日常出差回家也方便携带,岂不是美滋滋?这种想法并不是天方夜谭,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众多的“轻薄向”的性能本可供消费者选择,比如笔者今天评测的这台机械革命Umi Pro II,作为一款“轻薄全能本”,机械革命Umi Pro II既满足了我游戏需求,也兼顾了“轻薄和便携”,尽管机械革命Umi Pro II比传统的轻薄本仍要厚了不少,但也能做到塞到包里说走就走,想玩游戏了,通过雷电接口外界显示器,笔记本变身“主机”。 当然,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每个人对体验的理解也不同,下面笔者就简单分享一下,使用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跑分表现和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外观设计作为2014年诞生的游戏电脑品牌,提到机械革命,你脑海中或许会闪现出厚重同时带着灯光污染的粗犷游戏本造型,但实际上,机械革命Umi Pro II基本看不到游戏本设计的影子了,全新的模具设计让机械革命Umi Pro II显得非常简约大方,但RGB键盘和机身线条的运用,又有了传统轻薄本所欠缺的肌肉感。 机械革命Umi Pro II ACD三面都采用了银色的镁合金材质,金属质感,但是同时又具备塑料的重量,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屏幕尺寸为15.6英寸,凭借着航空级的镁铝合金材质,机械革命Umi Pro II将重量控制到了1.79KG,比轻薄本重一些,但要比传统的游戏本轻了不少,甚至比一些传统的15英寸笔记本还要轻,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机身厚度为19.7mm,毕竟机身内部塞进了45W 的十代 i7 处理器和功耗达到115W的RTX2060显卡以及庞大的铜管、风扇散热系统。 单论机身的重量和大小,机械革命Umi Pro II是可以轻松塞到稍大一点的双肩背包内的,作为日常的上下班通勤,1.79KG的重量越不会让人感觉特别累。 不过机械革命Umi Pro II自带的230W AC适配器就略显大了一些,重量也不算轻,当然,考虑到笔记本的工作功率,配这么一个电源也是可以理解的。 来到B面,机械革命Umi Pro II屏幕分辨率为1080P,拥有100%sRGB色域,同时官方表示,每一台机械革命Umi Pro II出厂前都会进行专业校色,做到了其Delta E小于2,并且自带软件中支持色准恢复。 机械革命Umi Pro II屏幕边框为4.85mm,屏占比为88%,采用了三窄边的设计,下巴边框相对宽一些,底部内置了一枚 IR 摄像头,支持 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登录,和手机不同的是,笔记本的人脸识别登陆是要比指纹识别更方便,手指无需操作,脸部盯着屏幕就能完成解锁,这也是部分高端笔记本采用的功能。 不过在设计上,这枚 IR 摄像头位置更偏下,笔者个人认为有点不协调,显得屏幕的下边框留白有些多。 C面的键盘设计上,基本与此前的机械革命 Umi Air II保持一致,悬浮式的大键帽之间略显紧凑,棱角分明,手感偏软,但键程很长,同时在系统内,还支持RGB调色。 触控板的面积较大,但手感很一般,特别是左右下方向位置,按压的手感略微发涩,不果断,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产生单击变双击的问题。 触控板左上角还有一枚白色的呼吸灯,双击该区域就能实现触控板的锁定。 在键盘位置的左上角,除了一枚电源键之外,还有一枚按键,用来切换办公、渲染模式,以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 电脑机械革命Umi Pro II D面的设计就非常粗犷了,大面积的进风口和散热孔设计以保证性能释放的彻底,按照官方的说法,机械革命Umi Pro II采用了第五代双风扇智能散热系统,包括双风扇、8mm厚的散热风扇叶片、四个出风口、四根热管以及暴力熊液态金属高效率液金导热介质等等。 和轻薄本设计不同的是,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出风口放在了机身背面,避免了转轴区域散热导致热风吹屏幕的问题,在长时间的游戏中,机械革命Umi Pro II吹出的热风全部在机身背部,减少了热风和手掌的直接接触,这一点设计要点赞。 作为一款全能本,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接口非常丰富,左侧是一枚USB3.1、耳机麦克风接口,右侧包括Micro SD读卡器、两枚USB3.1。 背面包括一枚雷电3、一枚HDMI、一枚RJ45网络接口和电源接口。 机械革命Umi Pro II搭载的这枚雷电3接口数据传输吞吐量达到了40Gbps,八倍于USB3.0,两倍于雷电2,雷电3不只是传输速率快,你还可以用它来外接显示器、外接显卡,比如外接显示器方面,雷电3一个接口,就可满足4K@120Hz的高刷新率需求。 电脑额外说明一点,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屏幕也是支持单手开合的,这一点要点赞。 性能参数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i7-H显卡:Intel UHD 核心显卡 + NVIDIA GeForce RTX2060 6GB显存(GDDR6)内存:16GB DDR4 2933Mhz,双通道硬盘:512GB PCIE电池:62Wh【屏幕】根据鲁大师的硬件识别,机械革命Umi Pro II搭载了一块京东方屏幕,15.6 英寸,1080p 分辨率,刷新率为60Hz。 按照官方的说法,机械革命 Umi Pro II 的很大一部分受众为平面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因此屏幕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IT之家用红蜘蛛 5 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色域达到了 100% sRGB ,色彩呈现更加鲜艳饱满。 【CPU】机械革命 Umi Pro II搭载了 i7-H处理器,基于 Comet Lake-H 架构的 8 核心 16 线程设计,标准 TDP 为 45W;基础频率 2.3GHz,最大睿频可达 5.1GHz,16M 三级缓存,核心和线程数的提升,从参数来看,i7-H看起来更像是一款低频版的 i9 处理器。 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是 CPU 渲染能力的基准测试软件,其中Cinebench R20 为当前和下一代 CPU 提供了改进的基准精度,集成了英特尔的 Embree 光线跟踪技术和 AMD 和英特尔现代 CPU 的高级功能,可测试机器在高 CPU 负载下是否运行稳定。 首先,IT之家开启笔记本的高性能「渲染模式」进行了5轮的CineBench R15 测试,通过下面的截图可看到,在5轮测试中,i7-H 单核得分均为200+,多核得分在1505-1799之间。 同样开启机械革命 Umi Pro II的「渲染模式」在 CineBench R20 中,机械革命 Umi Pro II所搭载的 i7-H处理器单核得分为 490 分,多核得分 4055 分,相比上一代的 i7-9750H 来看,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接着是国际象棋测试。 机械革命 Umi Pro II多线程跑分达到了,比 i7-9750H 的多线程提升了 20+%,这个幅度还是比较可观的。 【固态和内存】机械革命 Umi Pro II搭载了一块512GB的固态硬盘(512GB PCIe NVMe SSD,具体型号为三星PM8512GPTCB4B8TF-E13T4),IT之家通过测试工具CrystalDiskMark测得,(1GiB测试)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2545+MB/s、1847+MB/s,表现不错。 SSD读写测试▲内存读写测试▲【GPU】GPU部分,机械革命 Umi Pro II搭载了NVIDIA GeForce RTX 2060显卡,GeForce RTX 2060基于图灵架构,拥有1920个CUDA、6GB GDDR6显存,显存位宽192bit,基础频率960MHz,显存频率为1375MHz,Boost频率1200MHz。 不过IT之家通过GPU-Z工具查看机械革命 Umi Pro II显卡规格的时候,发现频率都要比官方公版的更高一些。 借助GeForce RTX 2060显卡,机械革命 Umi Pro II可实现游戏的光线追踪以及最新的DLSS2.0技术。 此外,机械革命 Umi Pro II借助 NVIDIA RTX显卡,对上百种设计师类软件的也有了特殊优化的加成,比如视频编辑常用的Ae,Umi Pro II借助 NVIDIA CUDA 技术,GPU 加速的关键特效能够更快完成渲染;再比如PS,30 余种 GPU 加速功能可助摄影师和艺术家快速流畅地修改及调整图像,如模糊画廊、液化处理、智能锐化和透视变形等。 【游戏】由于3DMark在测试时应用报错,所以我们直接通过三款游戏来测试机械革命 Umi Pro II 的具体表现。 IT之家选择了「古墓丽影:暗影」、「CS:GO」、「孤岛惊魂5」三款游戏进行测试,其中「CS:GO」对显卡性能的要求较低。 首先,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我们通过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获得,在1080P的默认画质下,机械革命 Umi Pro II 的平均帧率为91FPS,渲染帧数为。 随后我们将游戏的画质、纹理设置到最高,同时开启垂直同步,经过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获得,机械革命 Umi Pro II 的平均帧率为52FPS,渲染帧数为8261,这个表现比较出众,对于机械革命 Umi Pro II 来说,诸如「古墓丽影:暗影」这样的单机大作显然不在话下。 「孤岛惊魂5」同样是一款出色的单机游戏大作,发布于2018年,由Dunia 2引擎所打造,画质和性能表现都不错,同样是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1080P默认画质下我们获得平均帧率为102,最高帧率达到了119,最低帧率为89。 我们将游戏的所有画质选项均调到最高(分辨率为1080P),开启垂直同步后,我们测得机械革命 Umi Pro II 的最低帧数为32,平均帧数为38,最高帧数为45,显然最高画质的「孤岛惊魂5」跑起来略微吃力,但将近40FPS的表现依旧是可圈可点。 「CS:GO」这款游戏跑起来就非常轻松了,默认画质下,机械革命 Umi Pro II 几乎有60%左右的时间帧数保持在300FPS之上,偶尔团战或者是遇到烟雾弹场景,帧率会降到240FPS左右,但肉眼是无法察觉这种变化的,整体非常流畅。 补充一点,我们还想测试机械革命 Umi Pro II在《荒野大镖客2:救赎》上的具体表现,但无奈R星服务器太不给力,游戏始终登陆不上,遂放弃。 后期有时间的话,IT之家将进一步测试机械革命 Umi Pro II在游戏上的性能表现。 【烤机测试】为了挖掘机械革命 Umi Pro II的极限性能,IT之家还进行了烤机测试。 Aida 64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其压力测试经常用来 “烤机”,从而测试电脑在极限负载下的稳定性,配合 HWiNFO64 可以查看温度和频率等信息。 机械革命 Umi Pro II搭载的 i7-H 的 PL1 长时功耗为 120W,开启高性能【渲染模式】后 PL2 短时功耗也为120W,性能释放的非常激进。 在负载最高的单烤 FPU 模式下,机械革命 Umi Pro II有接近10分钟的时间保持在105+W的性能释放,此时最高温度达到了96度。 10分钟之后,机械革命 Umi Pro II的功耗降到了81W左右,在之后长达20分钟的烤机中,机械革命 Umi Pro II一直保持在81W,整个烤机过程,机械革命 Umi Pro II所搭载的 i7-H可以稳定90W的性能释放,温度稳定在89度。 很明显,机械革命 Umi Pro II的性能释放非常彻底和激进,尽管机身更加轻薄,但依旧保持了游戏笔记本的“凶猛”作风。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机械革命 Umi Pro II的发热也比较严重,热量集中在键盘的中上部位置,温度几乎达到了烫手的程度,但笔记本左右两侧游戏常按键区域(比如WASD等)和触控板左右两侧的位置未有发热现象,因此在玩家长时间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并不会直接触碰到机身的发热区域。 【软件】机械革命 Umi Pro II内置了“机械革命控制中心”、“机械革命电竞服务中心”两款应用,前者可以控制电脑的发光灯效、显示器电源、显示器性能(显示效果)、性能管理、系统检测和电池保养。 在“机械革命控制中心”应用内,你可以设置键盘的发光效果,设置性能模式,设置显示器显示模式等等。 后者则帮助用户更好的查看电脑的运行状态、配置,以及简单的应用管家(更新驱动、设置开启启动、应用卸载、开机画面设置等等)、服务支持等等,功能简单,操作也相对方便,也没有繁琐的附加项功能,对普通玩家来说还是非常友好的。 总结:在京东平台,机械革命 Umi Pro II已经正式开售,618秒杀价为7969元,单从配置和价格来看,Umi Pro II依旧是延续了家族高性价比的DNA,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来说,Umi Pro II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从笔者的体验来看,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性能释放足够彻底,没有因为“轻薄”的机身就丧失了部分性能,屏幕虽然没有达到2K,但100% sRGB和ΔE 小于 2 的高水准显示效果可以满足不少设计师和创作人员的需求。 回到文章最开始,机械革命Umi Pro II的性能表现和台式机的差距是存在的,但前者在游戏方面的表现绝对远超传统的轻薄本,如果你追求相对的“便携”,又是一个游戏大作爱好者,那么机械革命 Umi Pro II会是你非常合适的选择。 电脑

华为mate40手机怎么样

华为Mate40手机全方位评测:

一、前言:“等等党”的胜利 找回对旗舰手机的单手掌控感

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离不开的信息获取工具、休闲娱乐器材、掌上办公必备要素,而过小的屏幕会引起使用上的不便、带来对机身内部结构设计的较大挑战,手机的大屏化甚至巨屏化成为了一个不可逆的主流态势。

用户对智能手机的具体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俄罗斯方块到大型3D游戏;从满足于扫码即可到今天塞入直逼卡片机的图像传感器展开手机影像竞赛……这通通都要求手机置入更多更强的元器件挤占机身空间。

综上,为了能够承载更大的信息量和容纳更多的元器件,主流的大尺寸手机几乎都成为了向时代妥协的产物,牺牲了包括便携性、手持舒适度在内的掌控感。

这对手小的用户特别是女性群体影响相当大,单手操控手机变得越来越难。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需要的是更易于掌控的小尺寸手机,并不是小屏幕手机,对厂商的整机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至于小尺寸手机尤其是小尺寸旗舰在今天越来越少见。

今年的华为Mate40系列为我们保留了大屏、小尺寸机身的旗舰选择——华为Mate40,其通过高屏占比的全面屏设计,在长约158.6 mm、宽约72.5 mm、厚约8.8 mm(玻璃版)/ 9.2 mm(素皮版)的机身当中塞下了一块6.5英寸的大屏幕。

由于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华为Mate40在正式发布的近两个月之后才上市销售,结合4999元起步的售价,以及笔者近段时间对Mate40全系列所有机型的上手评测来看,做一个Mate40的“等等党”是相当值得的。

单说手感方面,笔者作为一个大手用户,长且宽的Mate40 Pro/Mate40 Pro+/Mate40 RS保时捷设计握在手里刚刚好,但对于手掌较小的以及女性用户来说就不尽然了,而Mate40握在手里,让人能感受到的是难得的小巧精致和单手掌控感。

在维持6.5英寸机身和最轻能达到188克小体型的同时,华为Mate40还置入了与同胞大哥们同款的1/1.28英寸超级大底主摄、诸如AI隔空手势等创新体验、90Hz高刷屏幕、双扬声器……算是克服了内部堆叠设计的重重考验。

接下来是我们对华为Mate40的评测体验。

二、外观欣赏:华为Mate40系列当中的瘦美人

华为Mate40系列的外观有着统一的设计语言,极具辨识度特征。

正面来看,华为Mate40延续了华为旗舰机型经典的双曲面全面屏中轴对称式设计,其中前置相机方面不同于家族的老大哥的双打孔,它采用了左置单打孔设计,走差异化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Mate40还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集成姿态感应器模块,实现前置超广角拍摄、人脸解锁和AI隔空操控等多个强大功能。

该机配备曲率为68°的双曲面屏,视觉效果确实依旧惊艳,而且还能规避大曲率双曲面屏的误触问题,兼顾实用性和曲面美学。

目前90Hz屏幕配合麒麟9000系列芯片、EMUI 11系统等软硬件协同加持,有着非常流畅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Mate40在系统设置中支持标准和鲜艳两种不同的色彩模式。 与以往产品不同的是,新标准模式指 “显示系统进行完整的色彩管理”,并非指只支持sRGB色域。 该机还提供了屏幕防频闪开关,开关打开后能够在全亮度范围内规避频闪。

华为Mate40系列配备实体电源键+音量大小调节键,同时也保留了Mate30系列上出现的双击两侧屏幕边缘来悬浮调节音量大小的虚拟按键,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

最薄至8.8mm、188克的机身为华为Mate40提供了大容量电池5G手机中难得的舒适握持体验。

星环是Mate40的核心设计要素,让三颗摄像头和闪光灯一起排列成环状。

机身配色方面,Mate40和Mate40 Pro一样,均提供五种机身配色可选,其中包括亮黑色、釉白色和秘银色这三种玻璃材质版本,此外还有夏日胡杨和秋日胡杨两种素皮版本款型可选。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40自带双扬声器。

40W快充充电器

三、关于麒麟9000E:5nm 5G SoC!麒麟9000一芯之下

——麒麟9000与麒麟9000E有什么区别?

麒麟9000系列包括麒麟9000和麒麟9000E,两者均采用完全相同的5nm制程工艺。

CPU方面,麒麟9000与麒麟9000E均采用跟上代麒麟990一样的八核心设计(1个超大核A77+3个大核A77+4个中核A55),最高主频达到3.13GHz。 其中的那颗Cortex-A77超大核心的3.13GHz主频,甚至比被奉为骁龙865超频版的骁龙865 Plus的3.1GHz主频还要更高一些。

GPU方面,麒麟9000和麒麟9000E都跳过G77,直接用上了Mali G78。 Mali G78 GPU算是Mali G77的升级版,两者都采用Valhall图形架构,最突出的是首次支持到24个核心,相比Mali-G77的设计上限16个核心增加了有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000拉满到Mali G78的设计上限,即24核,一改过去GPU方面高频少核的保守行进路线,大有放手一搏的意味,而麒麟9000E只比前者少了2个核心。 两者差距极小,除却暴力满血调度的特殊场景,日常使用其实没有差别。

麒麟9000的NPU部分采用2个大核+1个微核的组合,麒麟9000E为1个大核+1个微核的组合。 此外,麒麟9000与麒麟9000E的内部均集成自研的第三代巴龙5G基带芯片,同样集成了华为最为先进的ISP技术。

简单来说,麒麟9000与麒麟9000E的差别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二者均选配Mali-G78图形图像处理器,只不过麒麟9000采用的是24核心版本,而麒麟9000E则为22核心。 总体来看,麒麟9000E就是麒麟9000的“微调版”,CPU、基带、ISP等都未做调整,主要是GPU和NPU做了变动。

华为Mate40所选用的就是其中的麒麟9000E,这里我们也顺便进行了一些简单测试。

《和平精英》帧数记录

《原神》帧数记录

四、影像体验:凑齐三大件 IMX700感知有多强

华为Mate系列对手机影像能力提升边界的极限追逐旷日持久。

在Mate40系列当中,华为以不同的镜头数量该系列机型进行了区分。 其中的华为Mate40搭载的徕卡三摄系统,具体规格与之前的华为P40基本一致,有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1600万像素超广角+800万像素长焦这三大件,支持3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30倍数字变焦。

相比之下,Mate40 Pro、Mate40 Pro+等机型主要还是拔高手机影像能力的上限,探索超远距摄影、超广角摄影等无人区,提高极限场景的影像创作能力。 而Mate40所服务的则是打开手机随手一拍的大多数普通用户。

该机所聚焦的是大家日常的“随手拍”,点开相机,不做参数调整,按下快门,就能拍下画质细腻的最佳画面。

这一点表现在Mate40有着与自家大哥Mate40 Pro同款的定制索尼IMX700 CMOS,直逼卡片机的1/1.28英寸大底达到了目前智能手机上的顶级水平,单位像素为1.22μm,四合一输出1250万像素的照片时,成像像素尺寸为2.44μm,依旧采用RYYB阵列提升进光量。

在实际体验当中,凭借着这颗自带超大感光大底的强悍主摄,Mate40有着相当准确的对焦判断能力,无论正常环境还是逆光等极限环境合焦操作十分迅猛。

(添加滤镜)

(添加滤镜)

得益于XD Fusion图像引擎,配合麒麟9000E芯片强大的ISP、最新达芬奇架构NPU以及自研的感光和处理算法,Mate40夜拍以及暗光的表现自然非常突出。

即便是主摄之外的超广角、长焦影像能力也相当可靠。

超广角

超广角

3X长焦

5X混合变焦

3X长焦抓拍(添加滤镜)

3X长焦

3X长焦

3X长焦夜间拍摄

五、使用体验:5G杀手级应用开始落地

——畅连大文件闪传

5G一直都是华为的基本盘所在,在5G SA与NSA之争、外挂与集成之争的两个关键节点上都走在了最前面,到了Mate40系列已经是华为的第三代5G手机,这一次则是抢先完成了7nm工艺向5nm工艺的转变,5G性能提升的同时相对降低芯片功耗。

在Mate40系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对5G技术领先优势落地转化成终端领先体验的动作,最典型的当属畅连大文件闪传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难免会遇到发送几个G的超大文件的需求,无论是传统的蓝牙传输还是云端转送都相当费时费力,目前广泛采用的互传助手和隔空投送又有着传输距离较短的局限。

要知道麒麟9000E在Sub-6GHz的5G网络下行速率理论达到4.6Gbps,上行速率为2.5Gbps,实测来看,即便在普通的商用网络下的传输速率也远远超过4G网络。

于是华为把5G技术的领先优势转化到了这一大文件传输这一应用上,借助于5G夸张的上行速度和点对点传输技术和华为5G超级上行专利技术,其运用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协同工作,高频低频互补,时域频域聚合,合力提升5G网络上行覆盖和上行带宽能力,然后推出了5G杀手级应用——畅连大文件闪传。

该应用解决了大部分传输工具所存在的传输距离短、速度慢及不支持超大文件的老问题,在理想的网络环境当中上行速度可以达到305Mbps左右。

在支持的文件容量上,单个文件尺寸的上限实际上是16EB(1EB=1024PB,1PB=1024TB),发布会上只写了400GB,是因为目前不可能有16EB容量的手机,后面升级版本可以支持从外挂硬盘上发送和接收文件。

而且,最关键的是该功能还支持断点续传。

不过,目前畅联大文件闪传功能仅支持华为旗下设备。

——AI隔空操控

AI隔空交互早在Mate30系列上就大受欢迎,华为Mate40在有限的微孔空间下仍保留了全新姿态感应器,对动作的捕捉能力和识别准确性与自家老大哥Mate40 Pro无异,同样支持智慧扫码和手势交互等玩法。

华为Mate40系列的AI隔空操控实现了灭屏状态下的手势唤醒,用户只需将手悬停于手机上即可亮屏,配合3D人脸识别,无接触就能解锁。 无论是电子书、图库、音乐、短视频还是新闻资讯,只需隔空上、下、左、右的滑动即可随意翻页、滑屏。

AI隔空操控让华为Mate40系列成为了能隔空接听来电的手机,只需隔空一个按压动作即可接听并外放通话。 来电时,眼神注视屏幕,华为Mate40系列还能让来电铃声音量即刻变弱。 在音频播放的过程当中,对华为Mate40系列做出隔空按压手势,即可实现暂停。

——智感支付

华为Mate40系列全系都支持更便捷的扫码支付玩法。 将手机解锁后的主界面靠近扫码支付盒子,即可智能识别选定的付款二维码完成支付。 目前可支持支付宝和华为钱包作为触发及付款通道。

——EMUI 11带来全新AOD

华为Mate40自带全新的EMUI 11,这个大版本更新带给用户感知最强的部分当属全新的AOD熄屏显示设计。

早在EMUI 10上华为就引入了艺术AOD,此次EMUI 11是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丰富,熄屏美学进一步升级。

我们看到,EMUI 11的AOD熄屏显示加入了蒙德里安、孟菲斯和矛盾空间等极具想象力的艺术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大师风格的形状组合以及色彩,按照喜好进行搭配。

从左至右,依次是孟菲斯、蒙德里安、矛盾空间艺术设计

以笔者个人最为喜欢的蒙德里安设计为例,进行拍照/图片取色的过程当中,EMUI 11会自行解析图片颜色,自动匹配出最优的配色方案运用到熄屏显示,同时搭配出解构于图片的形状。

同时,EMUI 11还为部分AOD熄屏显示设计加入了动态支持,熄屏显示的图案可以动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EMUI 11提供了使用照片进行DIY的AOD熄屏显示自定义功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静态图/Gif图/动态照片进行编辑。 笔者使用Mate40拍的许多精美照片,这时都能派上用场了。

此外,华为Mate40所搭载的EMUI 11也支持用户输入文字内容,系统将根据用户选择的设计风格自动进行排版适配,然后作为AOD熄屏显示。

——AI字幕

除了全新的AOD,华为Mate40所搭载的EMUI 11还提供了AI字幕功能。

借助AI字幕功能,手机可以实时将音视频翻译成中文,并且以字幕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就是在追“生肉”剧集以及学习英文的时候获得相当大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AI字幕功能不需要外放视频,可以直接转换音、视频中的外语。

六、充电续航:双超级快充加持 Mate40难得跃进

在保持机身单手可控的同时,华为Mate40仍旧坚守住了4200mAh的电池容量,这在华为目前的旗舰机当中居于主流水平。 同时5nm的麒麟9000有着更好的功耗表现,而90Hz的屏幕也不会太耗电,加上华为在节电方面的技术积累,Mate40系列机型的续航表现从来不让人担心。

20%音量,70%亮度。 从100%电量开始,48分钟之后,剩余电量94%。 耗电6%。

华为Mate40支持40W有线闪充,同时还支持40W华为无线超级快充,相比较前几代的产品提升相当大。

这里我们也进行了简单测试,息屏开机状态下60分钟即可从2%回血到99%。 对于一块容量达4200毫安时的电池而言,这样的充电速率确实是相当之快。

OPPO Reno评测:影像性能称王 靠的不止10倍混合光变

【IT168 评测】自打在MWC 2019的OPPO创新大会上,体验过OPPO的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后,一直对支持该技术的新品翘首以盼。 最终,该技术由OPPO新系列Reno首发,而我们也在苦苦等待之后拿到了工程样机。 有点意外的是,OPPO Reno除了拍照体验值得期待,还是一款屏占比达到93.1%的影像旗舰。 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拥有93.1%屏占比带来的震撼,OPPO Reno 10倍变焦版也是继Find X后屏占比最高的手机。 与之前拿到的工程样机不同,这次到手的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带着保密外壳(文章后面部分手机图片带保护壳),因此外观部分有待后续给大家解读。 除了屏占比高,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这块全面屏也达到了6.6英寸,分辨率为2340×1080。 上面覆盖了康宁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据官方资料显示能经受15次从1米的高度到粗糙表面的跌落,比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表现翻倍。 ↑不但更大,真全面屏看着更舒适,不犯强迫症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这块屏幕比前代手机更清晰明亮,这是因为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采用了新型发光材料,并支持DCI-P3色域。 另外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加入了DC调光模式,可以让OLED屏幕在低亮度下实现无频闪显示。 相信还在坚守LCD屏幕的用户,这下没有理由不换手机了吧。 实际上OPPO Reno 10倍变焦版也通过了,德国莱茵实验室护眼认证。 ↑对于模式的切换,我觉得可以在下拉栏增加一个快捷方式↑P3模式比较适合游戏、电影,柔和模式比较适合网页浏览、阅读↑有了这个功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近视了↑正常模式最低亮度,会出现频闪↑同样设定最低亮度,打开DC调光频闪消失拥有更好的观感之余,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的屏幕还有更多的黑科技加持。 首先是升级了全新光感屏幕指纹技术,屏下镜头模组由2P升级至3P,降低畸变并提升进光量,从而获得更清晰准确的指纹图像。 并采用镜头互补的打光方式,准确弥补镜组光学结构带来的打光不均,让整个区域亮度均匀,增强指纹图像质量。 资料显示,Reno 10倍变焦版系指纹解锁成功率比上代提升20%-30%,解锁速度优化10%。 ↑确实很快很准,这里连续多次解锁不翻车全新光感屏幕指纹还利用AI,优化了干/湿手指指纹纹路变化带来的错误率。 由于指纹的纹路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湿度较高“拍”到的指纹图像质量会好一些;手指湿度变干,指纹图像质量相对较差。 针对这个问题,全新光感屏幕指纹通过大量的指纹图像样本供算法学习,可以算出用户在干手指情况下输入指纹所缺失的纹路,智能的将不清晰的指纹照片修补为清晰的指纹照片,在识别率方面提升明显。 ↑由于最近湿度大, 干脆直接沾水试试,发现只要不留指印都是可以解锁的从实测的效果来看,全新光感屏幕指纹不但更快更准确,甚至在湿手状态下还能进行解锁,可以说这个屏幕指纹解锁体验在业界中属于领先水准。 OSIE超清视效+杜比音效在OPPO Reno曝光阶段,副总裁沈义人就通过“回忆杀”点赞了OPPO的影音基因。 实际上,工程师们也没有浪费这块6.6英寸大屏。 除了新型发光材料和DCI-P3色域带来更清晰通透的观感体验,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拥有OSIE超清视效+杜比音效,分别对应视觉体验和听感体验。 ↑从设定看,OSIE是针对互联网视频APP的一个优化补偿功能OSIE超清视效可以有效解决用户观看短视频时看不清、颜色暗淡的问题,它是通过对视频通过平台解码后解析出的YUV帧进行算法优化,将编码器差异、服务器差异和硬件差异造成的视频质量下降统一进行优化。 ↑OSIE超清视效的效果对比,开启(左)后无论是亮度还是清晰度明显增强目前OSIE超清视效支持腾讯视频、爱奇艺长视频APP,以及抖音、微视、美拍、微信、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APP。 ↑打开OSIE超清视效后,爱奇艺观看《变形金刚》系列,可以明显感受到视觉上的提升↑打开OSIE超清视效后,爱奇艺观看《变形金刚》系列,可以明显感受到视觉上的提升OPPO Reno 10倍变焦版内置了杜比全景声音效,分别针对电影、游戏、音乐进行适配。 这个音效在外放状态下是默认开启的,配搭耳机时可以选择关闭。 实际体验中,打开和关闭杜比全景声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 开启全景声后,沉浸感会有大幅增强。 ↑杜比音效覆盖了全面的音频需求场景影像旗舰不止10倍混合光变OPPO Reno 10倍变焦版采用了三摄组合,分别由4800W像素主摄像头、1300W像素长焦摄像头、800W像素广角摄像头共同组成。 广角镜头等效焦距为16mm,长焦镜头等效焦距为160mm,长焦镜头的有效光学焦距是超广角镜头的10倍。 ↑堪称豪华的广角长焦三摄全家桶,注意摄像头不突出尽管焦距达到了160mm,但从屏幕的实时取景可以看到,整个画面保持的较为平稳。 这是因为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搭载滚珠式+棱镜旋转双重OIS光学防抖,其中滚珠式防抖用在主摄镜头,通过嵌入陶瓷滚珠,让马达驱动整个模组在x、y上的偏移来补偿拍摄中的抖动;棱镜旋转防抖用在长焦镜头,借助共马达设计,通过转动棱镜的方式,分别补偿x、y轴上的抖动,防抖范围为±1°。 ↑手持10倍混合光变没压力,而变焦功能在视频拍摄时也可以使用除了双重OIS光学防抖,最难得的是,整个长焦镜头潜望式模组的厚度只有5.75mm。 而普通方式堆叠的三摄模组,厚度可以达到15.6mm。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OPPO Reno 10倍变焦版采用了共马达设计,将4800w和800w镜头中原本独立的两个对焦马达合二为一,节约2.95mm的空间。 同时,首次采用了非对称注塑成型工艺的“D-cut”光学镜片,犹如在圆形镜片上平行切割了两刀,在保证有效光学尺寸的同时,获得了更优秀的光学参数,降低镜片高度。 ↑长焦镜头镜片结构那么10倍混合光变体验到底如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变焦方式。 ↑点击焦距按钮变焦,提供了超广/1倍/2倍/6倍/10倍共5档变焦↑拉伸取景窗变焦↑模拟相机拨轮变焦上边说到,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焦距最长可达160mm。 可能大家没有太明确的概念,其实这个焦距已经可以入门“打鸟”了。 通俗点说,外出散步突然发现树上有好看的鸟儿,又或者远处有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不用爬高或者走近直接变焦拍就可以了。 ↑最近天气都不好,所以就以树上的雨滴为例普通的手机只有广角摄像头,普通手机变焦靠脚,但像树上的景物就很难爬上去拍了。 更有意义的是,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实现了特写拍照功能。 以6倍变焦为例,等效焦距为96mm,这就是相机常用的特写焦段。 ↑3米多高树上的一片叶子,上边的水滴和毛刺也显得足够清晰大家关心的画质方面,尽管是工程样机,但从实拍样张看来长焦端的清晰度已经能满足日常的需求。 而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方面的优化还在不断改进中。 光线不是十分充足的室内,酒店大堂远处的吊灯工艺品,可以看到玻璃制品上的细节呈现。 关于10倍混合光变我们最后想试试极限在那里,所以在17楼高的房间往路上拍,注意外边光线和大厦玻璃清洁度都不太好。 ↑最长焦端,大众出租车上电召号码清晰可见↑尝试了一下拍车牌上的号码,这个就有点勉强了↑能看到上边的数字,但不能完全辨别车牌可以看到,当一款手机覆盖了超广角到长焦焦段后,其带来的拍照体验是颠覆性的。 可以说,OPPO Reno 10倍变焦版释放了用户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想象力。 不过作为影像旗舰,仅仅拍的更广更远是不够的。 因此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带来了更多影像技术的更新。 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的4800万像素主摄,采用了索尼IMX586传感器。 不但日常拍照获得更多细节,这个传感器还具备四合一像素聚合技术,基于1/2.0英寸大底和F/1.7光圈,在弱光夜拍场景中有着更好的发挥。 ↑普通模式夜拍,曝光适中,色彩还原也接近真实场景,关键噪点得到很好抑制而针对弱光夜拍,超清夜景模式也升级至2.0。 据资料显示,超级夜景2.0除了能拍摄高动态范围的夜景照片,还优化了人像在这个模式中的表现,以及大大缩短夜拍模式处理时间至1~2秒。 ↑普通模式↑超清夜景2.0模式,更高的动态范围,同时注意到整体的自然度↑普通模式夜拍通过超清夜景2.0模式拍摄夜景,不但整体画面会更明显,细节上也会更清晰锐利,恼人的噪点更是大幅减少。 ↑超清夜景2.0模式,在拍摄主体偏暗时使用效果更明显↑超清夜景2.0模式,换整体感觉还算干净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拍照体验的革新,还有来自对色彩的重新审视。 包括炫彩模式2.0、人像模式2.0、电影级视频拍摄,都通过色彩的全新解读达到体验上的提升。 ↑大家注意哦,是普通模式、人像模式、摄像模式各有自己的滤镜组人像模式2.0则是在光效和滤镜的基础上,定制了5种高级人像风格,加上美颜、虚化,在这个模式中是同时作用的。 这个模式很好上手,即使你不会后期,也可以拍出有个性风格的人像照片。 ↑当然色彩是灵活运用的,人像模式拍风光同样好使在视频拍摄方面,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支持3D LUT调色。 这是一种电影常用的调色手法。 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提供7个不同的电影风格配色,并配有暗角效果,使画面具有电影色彩般的氛围感。 而这些都是实时出效果的,用户可以一键拍出具有电影般色彩风格的视频。 ↑拍摄时就选好风格,省去后期调色的麻烦,不过如果后期升级至1080P就更好了时间关系,后面再给大家分享更多样张。 更快更好看的ColorOS 6除了各种亮眼新技术的加持,ColorOS 6也随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的发布正式上线。 作为ColorOS系统的又一次大更,ColorOS 6提出无边界美学的设计理念,通过对UI布局、色彩、字体等多方面的调整,为用户提供更加出色的沉浸式体验。 ↑全新的UI和图标显得更耐看了,简约的下拉栏区间也足够分明在主视觉上,ColorOS 6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布白手法汲取灵感,大量消除具象的分割线。 相反,通过空间去区分空间,从而把界面变得更纯粹了。 这种无边有界的视觉效果,能将系统界面与屏幕更好的相融,也更好地表现出OPPO Reno 10倍变焦版全面屏的优势。 ↑新系统支持整体切换显示比例,相同的分辨率可以显示更多内容↑由于屏幕足够大,缩小比例后字体显示反倒是刚刚好ColorOS 6引入“渐进色”的概念,在多个系统应用和UI设计上,使用偏淡雅的颜色降低视觉刺激的阈值,舒缓视觉体验,再用淡雅颜色到白色的渐变过渡,形成渐进色,让人长时间的使用手机时更加的舒适,淡雅轻量有节奏。 ↑ColorOS 6素雅的基调,应该会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额外舒适的是,ColorOS 6拥有流畅跟手的操作,而这离不开动画特效大量的细节调整。 但这并不是简单地加快了,相反的是采用了“慢”而舒适的动画体验。 每一处动画,都更多考虑了物理上的呈现。 例如窗口的展开关闭、页面的变动、按键的特效,都有从慢到快、由快变慢、由深到浅的视觉变化。 首发上线的还有Breeno个人助理,相比传统的语音助手,Breeno集感知、决策、学习进化于一体,旨在通过自然的多模交互,让⽤户享受个性化的智能服务。 Breeno打通了OPPO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平台,构建了一套融合全系统能力的技术框架。 通过感知技术和自然交互模态的融合,Breeno能够更好地理解⽤户需求。 Breeno拥有语音、识物、识屏、速览、空间、建议、驾驶7大模块,为用户提供便捷信息,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Breeno更倾向主动和用户进行交互,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AI分析由于AI需要收集分析数据,而评测上手时间较短,故而这里只提体验部分主动调用的功能,如语音指令、智慧识屏、智慧识物等。 其中语音指令方面,已经支持快捷指令。 对于不太习惯和手机作太多语音交流的用户,直接语音唤醒Breeno,并下达简单的快捷指令,不会尴尬之余也能高效处理事情。 如指令“去公司”,Breeno会自动打开GPS、蓝牙并导航至公司,同时播放今日新闻。 这个场景相信很多商务人士都很熟悉,普通手机需要多个操作去完成,而Breeno只需要动动嘴巴。 ↑Breeno可以语音唤醒,并直接使用录入好的既定语音指令↑识屏功能加入了收藏,这是Breeno的统一收藏,方便查找而不用去翻APP的收藏↑不过识物的目的性要加强下,到底是百科还是购物,有点分不清关于Breeno便捷性的体验,在更深入相伴体验后,再和大家一一细说。 性能/续航毫无疑问,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拥有不俗的影像功能,但大家不要忘了它还是搭载了骁龙855的性能旗舰。 其中按照存储划分,又分为8+256/6+256/6+128GB三个版本。 而我们这次拿到的工程样机,则为骁龙855搭配6+256GB的次顶配。 ↑安兔兔跑分接近37万,符合骁龙855移动平台手机的水准除了高性能的硬件配置,OPPO Reno 10倍变焦版的流畅表现离不开系统层级的优化。 实际上ColorOS 6对优化方案HyperBoost进行了升级,内含的Gameboost 2.0、Systemboost和APPboost,分别对应游戏流畅度、系统运行速度、APP开启速度。 其中Gameboost 2.0由Frame Boost、Touch Boost组成,前者优化帧率减少卡顿,后者优化触屏的速度和准确率。 官方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帧率稳定性提升20.09%,《刺激战场》戏帧率稳定性提升38%。 《王者荣耀》移动响应速度提升16.2%,《刺激战场》移动准心的速度最高提升了21.6%。 实际运行游戏方面的情况也很是理想,尽管目前帧速测试软件暂不能读取帧速。 但是根据录屏回访看,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运行《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均能达到满帧状态,即使两款游戏都设定为最佳画质。 ↑团战不掉帧↑开镜的灵敏度要优于上一代OPPO Reno 10倍变焦版内置了4065mAh电池。 因此即使采用了尺寸更大的屏幕,以及性能最好的骁龙855处理器,续航方面依然位于平均水准之上。 另外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还内置了铜管散热,不过因为带保密外壳的关系,我们无法进一步体验。 耗电情况《王者荣耀》《刺激战场》15分钟5%5%30分钟9%10%电池容量增大的同时,OPPO Reno 10倍变焦版也升级了VOOC 3.0充电技术,该技术优化了70%电量之后的充电效能。 完全充满一次电池,OPPO Reno 10倍变焦版耗时约78分钟。 体验后记从年初OPPO全球首发十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到MWC 2019上首次体验到搭载该技术的原型机,直至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正式发布。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强烈感受到OPPO打造一款影像旗舰的诚意。 但意想不到的是,OPPO Reno 10倍变焦版带来不仅是突破性的十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而是从外观设计、性能、系统全方位的突破。 十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的正式商用,彻底打破了光学变焦结构在手机上配置的体积问题。 而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更是一步到位,不但摄像头不突出,一体式结构的机身还能周全手感与外观设计。 除此之外,OPPO Reno 10倍变焦版对用户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造就影像旗舰的基础。 针对时下用户拍摄以及观看短视频的普遍性,加入视频电影调色以及OSIE超清视效,一站式解决了更有个性地拍和更清晰的看的难题。 OPPO Reno 10倍变焦版更大的魅力在于,包括广角、长焦、夜景、高像素、双OIS防抖等一系列技术,解决了用户全场景的拍摄需求。 而且不仅是能拍更是能拍好,毫无疑问,OPPO Reno 10倍变焦版为手机的影像技术,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手机拍照技术的未来从此改变。


相关标签: 跑分测试的艺术解锁手机极限手机解锁限制时间

本文地址:http://www.hyyidc.com/article/102835.html

上一篇:疫情防控新利器,手机预约挂号,减少人群聚集,保...
下一篇:移动医疗利器,手机预约挂号,给您高效就医体验...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hyyidc.com/" target="_blank">好有缘导航网</a>